《中庸》《大学》必背名句(中华书局,王国轩译注)
1、天命之谓性,,。
——《中庸》第一章
【解析】: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
故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第一章
3、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
【解析】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庸》第一章
【解析】:
5、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中庸》第二章
6、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中庸》第四章
【解析】:
7、,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中庸》第十一章
8、,;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中庸》第十二章
9、子曰:道不远人。
,。
——《中庸》第十三章
10、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中庸》第十三章
【解析】
11、忠恕违道不远,,。
——《中庸》第十三章
12、在上位,不陵下;,。
——《中庸》第十四章
13、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中庸》第十四章
【解析】
14、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
——《中庸》第十四章
【解析】
15、,小人行险以侥幸。
——《中庸》第十四章
【解析】
16、君子之道,,。
——《中庸》第十五章
17、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寿。
——《中庸》第十七章
【解析】
19、夫孝者:,。
——《中庸》第十九章
【解析】
20、,,孝之至也。
——《中庸第十九章》
【解析】
21、,。
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
——《中庸第十九章》
22、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
——《中庸第二十章》
23、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中庸》第二十章
24、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中庸》第二十章
【解析】
25、诚者,天之道也;,。
——《中庸》第二十章
【解析】
27、,,知耻近乎勇乎。
——《中庸》第二十章
2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第二十二章
【解析】
29、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中庸》第二十一章
【解析】
32、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中庸》第二十七章
33、温故而知新,。
——《中庸》第二十七章
34、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中庸》第二十七章
35、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
——《中庸》第二十九章
36、,;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中庸》第三十三章
37、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中庸》第三十三章
【解析】
3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大学》第一章
【解析】
39、,。
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第一章
40、,。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第一章
41、,。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大学》第一章
4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学》第一章
【解析】
43、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
——《大学》第一章
4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wù恶è臭,如好hào好hǎo 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第七章
【解析】
45、,,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大学》第七章
46、心不在焉,,,食而不知其味。
——《大学》第八章
47、,;一家让,一国兴让;,。
其机如此。
此谓一言偾事。
一人定国。
——《大学》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