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子午流注与养生)PPT课件
(子午流注与养生)PPT课件
致全身浮肿;下焦肝胆肾,
不通导致下肢浮肿,眼袋浮
肿。
虚症:免疫力下降、易疲劳、
上肢无力、腹部堵胀、呼吸
困难、胃寒等。
.
27
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
别名
解析
当 对应 令 生肖 器
官
循行经脉
常见症状
时辰宜忌
子时 (23:00~1:00)
夜半, 又名子夜、 中夜
由天黑转为天亮这 一时间段
鼠胆
丑时
鸡鸣,
.
8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 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 而醒。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 易感冒、手足冰冷、气 喘、咽喉干、咳嗽等。
.
9
卯时(5—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宿便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 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 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
7
寅时(3—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
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这个过程需要在熟睡状态
中完成。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
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易感冒、手足冰冷、气喘、咽喉干、
咳嗽等。
.
5
丑时(1—3点),肝经旺
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 “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
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 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 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
6
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 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 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 易生肝病。 虚症:易疲劳、视力减退、 月经不调、性功能减退、头 晕眼花、肋痛等
.
25
亥时(21点—23点),三焦经旺
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
体十分有益。可惜现代人能做到的很少,亥时百脉皆通,所以
可以用任何一种进行调理。
.
26
上焦心肺,不通可导致上肢
浮肿,中焦脾胃,不通可导
.
2
.
3
子时(23—1点),胆经旺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人在 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 清”。
.
4
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 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 反之,经常子时不能入睡者, 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 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 成结晶、结石。 虚证:胆囊炎、胆结石、头晕 腰痛、失眠、肋间痛等。
子午流注与养生
主讲:代启朋
.
1
定义
子午流注:子午是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气血循环 结合时辰,注入经脉,达到最佳养生调理效果。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 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 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以时辰配合脏腑保 养,对养生和调理都有很大的益处,根据药味入经的原理,按 各时辰脏腑兴盛服用产品将提高数倍、数十倍效果。
(1:00~3:00) 又名荒鸡
指深夜过后,鸡鸣 之时
牛肝
胆经 头晕目眩、口苦、善叹息
宜:睡觉; 忌:熬夜;吃夜宵
肝经
宜:熟睡
胸闷、疲倦、黑眼圈、特别容易
烦躁
忌:熬夜;生闷气;久
视
寅时 (3:00~5:00)
平旦, 又称黎明、 早晨、日旦
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
14
脾虚者 9点健脾。 虚症:内分泌失调、胃弱、 四肢无力、易失眠、疲劳、 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腹胀 等。
.
15
午时(11—13点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 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 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
12
胃寒者7点养胃健脾。 虚症:消化不良、胃胀、食 欲不振、口腔异味、易打嗝、 饭后容易胃痛、腹泻或呕吐。
.
13
巳时 (9—11点),脾经旺
巳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
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
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
.
19
申时(15—17点),膀胱经旺
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
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失常,咳而遗尿。
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
.
20
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 内津液循环,此时滋阴泻 火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虚症:背部异常、腰痛、 脚神经异常、腿酸、痔疮、 尿频、小便失禁等。
风湿骨痛、内分泌失调等。
.
23
戌时(19—21点),心包经旺
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 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 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
24
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 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 于完好状态。 虚症:心跳异常、气喘、 失眠多梦、心悸亢奋、 语言障碍、手掌发热等。
.
10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 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 肤无光泽、喉干、喘息、宿 便等。
.
11
辰时(7—9点),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早吃好,所以,人在 7点前后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 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牙龈、嘴唇内侧易溃疡, 可以在辰时清胃火。
.
16
心率过缓者 11点补心阳; 心率过速者滋心阴。 虚症:胸闷、脸发红、四肢 沉重、易疲倦、胸痛、心悸、 语言障碍等。
.
17
未时(13—15点),小肠经旺
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精华输送 进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
.
18
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降 肝火、疏肝理气。如小肠 有热,人会咳而排屁, 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 肠排毒降火。
.
21
酉时(17点—19点),肾经 旺
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
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肾阳
虚者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
22
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 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虚症:耳鸣耳聋、失眠健忘、
尿频尿急、腰膝酸软、性欲
减退、阳痿早泄、宫寒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