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系别:经济管理系专业: 2010应用英语专业学号:1002105028指导老师:王晓敏摘要: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日趋融合,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很多人极力研究各种中外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也成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研究部分,本文浅谈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从饮食观念,饮食结构,中美宴请差异,以及餐桌礼,仪四个方面入手,以便更好的了解中美饮食文化,可以避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饮食文化和观念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增进双方的了解和沟通以及促进饮食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饮食差异;避免矛盾冲突:发展饮食行业:1.前言 (2)2.饮食观念 (2)2.1中国人的饮食观念 (2)2.2.1 美国人的饮食观念 (2)2.2.2 造成中美饮食观念差异的原因 (3)3.饮食结构 (3)3.1 中国日常饮食结构 (3)3.2美国日常饮食结构 (4)4. 中美宴请上的差异 (4)5.餐桌礼仪 (4)5.1 美国餐桌上要注意的一些礼仪 (4)5.2.1中国餐桌上要注意的一些礼仪 (4)5.2.2造成中外礼仪差异的原因 (5)6.结束语参考文献 (6)英文摘要 (7)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日趋融合,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饮食文化成了不得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有时候,很好的了解外国商业伙伴的饮食文化可以很好且很有利的获得对方的经济上的合作。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这样的经济超级大国,很好的研究可以更好的获得以及加强与它的合作,也有助于国内饮食行业的发展与推广。
2. 饮食观念2.1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国人的饮食观念比较规律,一天三餐,早,中,晚餐。
中国家庭都是聚餐制,大家都是聚一桌吃同一样的食物,与美国的分餐制相反分开会让中国人觉得不像一家子再吃饭,中国对吃特别注重色,香,味,形,吃的健不健康就是另当别论了,并且中国人不喜欢吃生的东西,例如生菜,认为只要是生的吃了就会生病,中国人在吃上还有一个面子观,碰到节日或者宴请时,排场越大中国人就会越觉得有面子,中国人觉得动物的内脏很补,甚至一些动物,如猪,鸭的血都拿来食用。
2.2美国人的饮食观念美国人做菜放盐少,只及中国人的一半。
美国人对吃的本质认识很深,紧紧围绕着“身体健康”这一中心展开,实践着“科学性”是菜肴最高标准的原则,美国人一般做菜不用味精。
安全性作为菜肴的根本属性,一直以来是最受美国关注的。
美国沿习了欧洲的分餐制,这比合餐制符合卫生要求,美国人认为动物内脏无一例外地含高胆固醇,所以基本不食用。
美国人喜欢吃一些生菜,认为无污染的生菜很有营养,美国人喜一日多餐,美国人节俭理念意识强,一般过节或者请客都比较简单。
2.2.1造成中美饮食观念差异的原因美国以狩猎文明起步,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从动物身上取料炼而制。
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
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饮食结构肉食化,所有所谓“饮食礼仪”就是附着在肉食文化基础上的。
刀叉、聚餐,大量饮酒等等。
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饮食文化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
甚至很长时间内肉食都是稀缺的。
3.饮食结构3.1 中国日常饮食结构中国人的饮食来源比较丰富。
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异,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并不理想。
饮食习惯中的“口味”与“嗜好”等问题决定了其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性与盲目性。
只有真正了解食物的营养特点,并掌握补充营养的一定技巧,才能获得食物补益的理想效果。
中国膳食结构是以植物性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食品多不作精细加工,粮食被视为主食,而“果”(水果、干果)“畜”(肉类)“菜”是副食,而且主食的地位高于副食。
中国的饮食不仅有主副食之分,而且主食高贵,副食低贱(不是指价格,而是指地位),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
中国人还非常重视豆类食品的保健功能,“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而“青菜、豆腐保平安”更成了中国人几千年来不断传承的因饮食“金科玉律”。
中国的饮食餐具结构用的主要是筷子,中国用筷子进餐的历史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
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
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
凡是使用过筷子者,不论华人或是老外,无不钦佩筷子的发明者。
3.2 美国日常饮食结构美国人的食谱通常是:前餐,类似春卷一类的属于此类;生菜和汤;主食,牛肉、猪肉,鸡肉或鱼类海鲜,一般只选其一,然后配上面包,面条或米饭;甜品、蛋糕,冰激淋或水果;饮料,有各种烈性和软性饮料。
美国人的早餐有:炒或煮鸡蛋、香肠、油炸土豆片、薄煎饼、果子冻、烤面包、松饼、桔子汁以及咖啡等。
美国人在吃午餐和吃晚餐之前,通常要喝点鸡尾酒,但在加利福尼亚州,人们大都喝葡萄酒。
同时,在吃主食之前,一般都要吃一盘色拉。
炸蘑菇和炸洋葱圈可作为开胃食品,牛排、猪排和鸡(腿)为主食,龙虾、贝壳类动物以及各种鱼类,甚至包括淡水鱼被统称为海鲜。
炸土豆条则是深受人们喜爱且几乎成了必不可少的食物。
美国人的饮食餐具结构是刀,叉子,勺子。
5.中美宴请上的差异随着经济的发展,去美国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很多生意人被请到正式场合就餐,这也就是特别需要注意一些宴请上的差异,中国人注重饭菜质量美国人注重环境质量中国人碰杯是必需品美国人举杯碰杯或自斟自酌没有差别中国人菜多表示热情接待美国人够吃饱就好美国人到中餐馆不会用筷子而洋相百出,同样,很多中国人在西餐厅不会用刀叉而举止无措。
西餐的食物不丰富,用具很丰富。
一般每人有一碗,一大一小两碟,餐刀一把,餐叉两把,调羹两把。
碗是喝汤用的,小碟是用来吃生菜的,餐刀是用来切割自己盘里的食物,如鱼和肉等。
餐叉,放在离碗盆远的那把是吃生菜用的,近的那把是吃主食用的。
调羹,大的是喝汤用的,小的是吃点心用的。
正式的场合饭菜是送到食客面前的,如果到美国人家里作客,一般会有公用的叉勺,客人不可以用自己的刀叉挟菜。
冰水是奉送的。
每个人都会有一张餐巾纸,可以放在胸前,或放在大腿上。
商业性的会面,最好能提前十分钟到达。
实在不行非得迟到了,别忘了先打电话打个招呼然后赶紧赶过去。
参加家庭晚宴。
一般来说,主人邀请的时候都会注明晚会时间是几点到几点,不要在预订时间之前到达,说不定主人还在忙于准备呢。
逗留的时间不要超过主人通知的结束时间。
参加晚餐会带的礼物,普遍为葡萄酒、鲜花和糕点。
4.餐桌礼仪4.2 美国餐桌礼仪1.辨认餐桌刀叉一份正宗的西餐餐具共包括:牛油刀、面包碟、前菜用刀叉、主菜用刀叉、喝汤用汤匙、甜品用叉匙、红酒酒杯、白酒酒杯。
2.正确摆放餐巾餐巾不仅要摆在腿上,还应该注意要将其对折,并将折痕靠近自己。
中途暂时离席应将餐巾放在椅子上或用刀压着餐巾一角任其垂下,绝对不要将其挂在椅背上或放回餐桌上。
3.如何用刀叉如果实在记不清刀叉用途,就只记住使用刀叉次序一定是由外至内。
还有在使用刀叉时一定不要动用“蛮力”,要以前臂的力气切食物,使刀叉基本呈90度角的状态,如中途离席,刀叉应呈“八”字放置,叉背向上放,这表示“我还没吃完呢”。
叉背向下表示用餐完毕,侍应生会过来收走盘子,已经吃饱的话,应该把刀叉并排放在盘子右面,叉背向下,刀在叉子的右侧。
4.双手取食物向自己的盘中取食物时,一定要用双手。
取一只烤土豆也要用左手拿叉、右手持汤匙将食物夹到自己的盘中。
不要只用一只叉子将食物叉到盘中了事,那是极不礼貌的。
5.喝汤及吃面包汤很热也绝不可以用嘴吹气。
舀第一匙的作用就是“探热”,一般不要舀太满。
汤匙要由内向外舀,汤剩下不多时可以将汤盘轻轻向外倾斜。
吃面包时,一定不要将整个面包拿起来放入口中咬着吃。
合乎礼仪的吃法是把面包用手撕成小片,再缓缓放入口中。
6.主菜礼仪吃肉扒要从左边切起。
吃鱼时要注意,吃完上面的鱼肉后不要将鱼翻身,而应用刀叉挑去整付鱼骨后再吃下面的鱼肉。
吃龙虾时,第一步先要将刀子插入虾壳和虾肉之间,使之剥离,再将肉取出,慢慢地切片享用。
7.水果及甜品吃冰淇淋蛋糕应从自己面前的一侧吃起,如果是三角型蛋糕则应从顶上开始吃。
餐后水果一般都是切皮去籽后的果块,吃起来很方便,如果像哈蜜瓜一样连皮的瓜类,应先切去皮现切小块食用。
8.其他饮用鸡尾酒是一种礼貌,如果你不胜酒力,或不知在这种场合应点什么,那么PINK LADY 或DAIQUIRI保你不会醉醺醺地失态。
饮用咖啡、奶茶或柠檬时,不要用手把糖直接放入杯中。
正确的方法是把方糖先放入茶匙,再将茶匙放入杯中,这样保证不会水花四溅。
用完茶匙后,应将茶匙横放在茶碟向外侧,才合乎礼仪。
去西餐厅、咖啡厅都应将手袋放在背部和椅背之间的位置,放在桌面或膝上都不雅观。
4.3 中国餐桌礼仪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进餐时.先请客人.长着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着,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着.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入座后姿式端正,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
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
食物带计,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呕气。
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喝酒宜各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劝酒、猜拳、吆喝。
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
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计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