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 选官
摘要: 科举制度因其强化封建专制制度、奴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抑制学术文化的创新、阻碍自然科学的进
步和社会进步等弊端而早已寿终正寝。
但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 在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培
养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
中国古代文明曾经先于天下超于亚洲及后来的严重落伍, 都不能排除科举制
度的影响。
所谓科举制度, 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
任官的制度。
科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既是我国传统文化
的一部分, 又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科举制这艘航船, 从隋代起锚扬帆, 历经唐代、
宋代、元代, 进入明清, 经过几百年平稳航行之后,
整艘船的复杂精细的结构和部件已变得老化失灵。
行驶至清末, , 它已是破败不堪。
直至清廷将它取消,至此, 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对延续了1300 年的科举制度, 由于历史风云的遮蔽, 使人们的认识难免有局限。
但是科举制度还是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1. 科举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国文官制度的
基础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
其最大的特点就在
于公平。
不管科举制实际上是否能够真正做到“至
公”, 但至少其制度设计是体现“至公”精神的。
因
为它比其他制度更先进, 更公平, 也更适应当时社会的需
求, 所以自隋唐以来历代统治者皆将其作为选拔人
才的首要途径。
这在一定
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
的垄断, 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 从而扩大了统治
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可以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
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和人才选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