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Swyxjc课程类型:B 学分:3
总课时:64 理论课时:48 实践课时:16
教学场地要求:校内标准教室、校内基础医学实验室
任课教师要求:(1)教师应具备医学专业或医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2)专业实训课教师应具备医学专业或医学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职称。
二、课程定位
《医学基础》是生物制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医学基础》课程或活动,使学生能概述现代医学相关知识,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为药物制剂工或医药商品购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品质,树立为病人或患者服务的意识,为发展学生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医学基础的前导课程有基础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基础等课程,掌握有关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医学基础教学奠定了基础。
医学基础为后面的《药物制剂技术》《药品分析与检测技术》学习提供了理论知识,为后续的教学实习、药品生产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知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知道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症状。
2.能力目标
(1)能够准备描述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能够准备识别常见疾病。
3.态度目标
(1)培养认真细致,为人民健康负责的工作态度。
(2)培养自主学习、不断探索新的医药知识。
(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课程设计
1.设计思想
本课程的设计思想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核心,以职业标准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需求,融合药品购销员国际职业标准和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知识能力要求,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三个学习单元20个学习项目。
在这20个学习项目中,又以典型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学习型任务,实施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项目的学习和各项目标。
1、基础知识考核:包括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新技术的应用,占总成绩的50%。
主要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技能操作中的技能点、关键点等的考核。
2、专业技能考核:重点考核技能操作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30%。
技能考核采取学生随机抽题考核(包括操作和口试)的方式进行。
考核内容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能力为主,并考核情感态度以及职业素质等,以实训报告为辅。
3、日常考核:包括出勤、作业、课堂提问占总成绩的20%。
4、课程成绩形成(比例分配)
课程总成绩=日常考核20%+基本知识测试50%+专业技能考评30%
六、教材及其它教学资源
使用教材:《医学基础》,陈跃华,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08月
参考书:《医学基础》,陈跃华,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08月
七、编制说明
编制人:程光明
编制单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生物技术研究室
编制日期:2011月元月14日
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审批:
教学单位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