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授课人:李蓬勃
习探讨水的电离。
【板书】第2节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
一、水的电离
II. 内容探究讲解
【投影】学习目标
1.知道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一定的温度下,水的离子积
是常数。
2.学会溶液中水的离子积的相关简单计算。
3.理解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45-P46,思考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思考1: 纯水中c(H+)与c(OH-)大小有何关系?
思考2: 在25℃下,纯水中c(H+) 、c(OH-)等于多少?说明水的电离程度如何?
【讲述】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微弱电离。
普通的电流表是无法测定其离子的,只有用灵敏电流计才能检测到电离产生的离子。
【投影】课件展示水分子电离示意图。
【板书】1. H2O + H2O H3O++ OH-
简写:H2O H++ OH-
【分析】与化学平衡一样,当电离达到平衡时,电离产物H+和OH-浓度之积与未电离水的浓度之比也是一个常数。
【练习】写出水电离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投影】展示水的电离常数表达式:
【分析】因为水的电离极其微弱,在室温下电离后n(H2O)几乎不变,因此c(H2O)可视为常数,则K电离. c(H2O) = c( H+) .c( OH-) 。
常数K电离与c(H2O)的积作为一个新的常数,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记作Kw,即Kw= c ( H+) .c( OH-)。
【分析】在25℃时,实验测得1L纯水(约为55.6mol)只有1×10-7mol H2O电离,因此纯水中c ( H+)= c( OH-)=1×10-7mol/L。
【板书】2. 水的离子积
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效率会提高。
教师分析讲解水的电离,引出水的离子积。
25℃时,K W = c(H+) . c(OH-) =10—14【投影】
【讨论】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规律,并解释。
1.水的离子积Kw的大小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改变温度对水
的离子积有何影响?
2.水的离子积Kw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思考与交流】
1. 酸性溶液中是否存在OH-?
2. 碱性溶液中是否存在H+?
3. 盐溶液中又是否有H+和OH-?
【分组讨论】
1. 在水中加入稀HCl后,水的离子积是否发生改变?水的电离平衡是否移动?
2. 在水中加入NaOH溶液后,水的电离平衡是否移动?怎样移动?
3. 在水中加入NaCl固体后,水的电离平衡是否移动?怎样移动?
【投影】课件展示并讲解分析以上问题。
【板书】3.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温度、酸、碱、及其它因素(如活泼金属、某些盐)。
【小结】
1. Kw是一个与温度有关的常数,温度升高,Kw增大;如果没指明温度,一般指的是室温(25 ℃)。
2. 室温时,Kw= c(H+) •c(OH-)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等电解质的稀溶液;
3. 在不同的水溶液中,c(H+)和c(OH-)可能不同,但其乘积是一个常数,即水的离子积;而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c(OH-)总是相等的,而且其乘积一定不是常数;K W = c(H+) •c(OH-) 式中c(H+)、c(OH-)均指溶液中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
4. 对常温下的纯水进行下列操作,完成下表:
分析表格数据,总结规律,训练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设疑、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回答这些问题;
教师讲解、归纳。
课件展示总结。
课件展示,教师强调要点
III. 课堂练习
1. 判断正误:
(1)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
√
(2)任何水溶液中(不论酸、碱或中性)都存在Kw=10-14。
×(3)某温度下,某液体c(H+)= 10-7 mol/L,则该溶液一定是纯水。
×
2.水的离子积的简单计算:
(1)常温下,浓度为1×10-5 mol/L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是多少?
(2)常温下,浓度为1×10-5 mol/L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是多少?
IV.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的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的表达式,离子积的简单计算,以及影响水电离的影响因素。
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练习水的离子积的简单计算加深学生对Kw的理解。
课件展示课堂总结,提纲挈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第2节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
一、水的电离
1. H2O + H2O H3O++ OH-
简写:H2O H++ OH-
2. 水的离子积
25℃时,K W = c(H+) . c(OH-) =10—14
3.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温度、酸、碱及其它因素(如活泼金属、某些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