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广州市玉岩中学勾永强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水中能发生电离;
2.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电离、电解质等概念的建立
【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而深刻的理解电解质的电离,是本节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引出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但找出电解质溶液中真正是哪些离子参加了反应,仍是需要突破的难点。

【设计意图】
高一新生的化学基础差别较大,而本节的概念又比较抽象,所以本节教学设计中的起点比较低,适当增加了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要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亲历学习探究的过程,这也是本节教学设计的目的。

【教学方法】:结合实验进行教学
【教具】:多媒体电脑投影设备、必须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本节在实验室上)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
【教学后记】: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分为紧密联系、层次递进的四个模块来进行:
1.物质间的反应是怎样实现的?
2.物质在水中的反应
3.物质的电离
4.电解质。

概念虽然抽象,但以实验为基础,从实验中得到结论就显得很自然,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教师不是告诉学生概念,而是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