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技术管理办法文件

生产技术管理办法文件

华丰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推动我矿煤炭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协调健康发展,强化技术管理,规范技术行为,明确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岗位职责,提高工程技术人员责任心,及时掌握矿井技术管理现状,全面落实上级各项技术文件、规定,保证矿井的长治久安,根据矿井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技术管理制度1、技术例会制度(1)为保证技术工作的顺利开展,矿定期召开技术例会,会议具体要求见表1。

(2)会议组织者要提前确定会议研究内容,由负责人提出初步技术方案,供与会人员研究、落实。

(3)各类技术会议要形成纪要,明确各项工作负责人、完成时间、质量要求及验收人、验收办法、考核要求。

(4)对会议安排的技术工作,各级技术人员要根据要求按质按量完成。

如果在落实过程中确实有困难,负责人要在会议上提出,共同研究落实方案。

2、技术业务复命制(1)各专业副总、主任工程师、业务科长对总工程师安排的技术工作实行24 小时复命制。

(2)各技术岗位在接到直接上级的命令后,即安排任务、落实文件、会议部署、临时性技术工作等,不论任务完成与否,在规定的期限之内均要向下达命令者进行书面或当面回复。

(3)当在执行命令过程中遇到困难,采取措施后仍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时,也要复命,并说明原因。

4)各专业副总、主任工程师、业务科长在接到总工程师安排的技术工作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落实,制定方案,采取措施,保证工作落实到位,提高复命质量。

(5)各技术岗位对矿外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必须经过总工程师批准。

3、技术会议纪要制度(1)对主要技术会议执行会议纪要制度。

(2)会议纪要单位要认真记录会议内容,及时下发会议纪要,各有关单位严格落实会议内容。

(3)主要会议及纪要单位:①技术例会,生产部矿建设计组,机电设计组配合②接续例会,生产部矿建组③防冲会,技术工程部④防火专业会,通防技术部⑤防治水专业会,生产部地质组⑥顶板分析会,生产部采煤组⑦技术事故分析会,主要相关专业业务组⑧方案设计平衡会,矿建方案由矿建设计组负责,机电方案由机电设计组负责⑨系统改造及专题会议根据业务情况以会议安排为准。

(4)会后24 小时内要形成纪要初稿,报会议主持人审阅,终稿后签发。

会议纪要要统一编号并妥善保存,作为资料备查。

(5)会议纪要要明确各项工作负责人、完成时间、完成标准等,便于考核落实。

(6)对下发的会议纪要要进行严格的考核验收,并及时通报考核结果。

4、技术动态汇报制度(1)为及时全面掌握现场的技术动态,在全矿各专业执行技术动态汇报制度。

(2)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及业务科长每周定期向总工程师进行技术业务汇报,以发邮件为汇报方式。

(3)汇报时间:每周日21 :00 前。

(4)汇报内容:①本周现场存在的主要问题;②本周本专业开展的主要技术工作及下周主要技术工作;③本周个人完成的主要技术工作;④本专业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⑤技术例会上需要研究的技术问题;⑥需要其它专业协调解决的问题;⑦平衡各业务部门的工作量,避免工作过于集中,通过会议可就问题的轻重缓急合理确定完成时间。

(5)各位副总及业务科长要对此项工作引起重视,认真编制每一次邮件内容,严禁凑负应付,按时完成此项工作。

(6 )每次评出一名最佳、最差,各奖罚50 元。

5、业务值班制度(1)为及时掌握现场的技术动态,加强业务保安,在全矿各专业执行业务值班制度。

(2)值班人员为各专业副科级以上人员及主要技术骨干,值班时间:每晚19 :30—21:30。

(3)值班期间及时调度井下动态,掌握现场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4)值班期间可参与研究有关技术问题,能保证提供各项技术资料。

6、技术考核制度(1)为保障技术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建立技术考核体系。

生产部是技术考核的主管部门,在总工程师领导进行技术工作考核,生产部设专人负责技术考核。

(2)主要考核范围: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安监处主任工程师、各业务科长、项目部技术员等主要工程技术人员。

(3)考核依据:矿井技术岗位责任制、矿井技术管理制度、矿井技术管理办法及上级技术管理规定等。

(4)每月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挂钩。

(5)对主要技术文件、技术会议纪要、矿领导安排的技术工作等要不定期考核,保证技术工作按期完成。

(6)考核人员要认真负责,保证考核结果及时、全面、公正。

考核结果经总工程师审查签字后生效,在华煤OA 上公布。

(7)工程技术人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正确对待考核结果,出现异议要及时向考核人员反映。

二、技术岗位责任制的落实1、技术管理岗位责任制(1)矿长对全矿生产技术管理全面负责,通过矿总工程师领导技术工作。

矿长要尊重和支持总工程师在技术方面做出的决定,各单位行政领导都要尊重、支持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保证生产技术措施的贯彻执行。

(2)总工程师在矿长领导下,直接对矿长负责;要不断完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

总工程师对重大生产技术问题提出方案和措施,经矿长和上级部门批准后,由副矿长组织实施。

未经矿长和总工程师批准,任何人不得改动(3)副总工程师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对分管的技术工作行使有关职权,直接对总工程师负责。

副总工程师有权召集各业务部门研究解决分管专业的技术问题,对分管专业所做的技术决定,各业务部门和单位应当认真组织实施。

未经矿长和总工程师同意,不得改变其决定。

副总工程师对于本专业出现的重要技术问题应及时向总工程师汇报,由总工程师确定技术方案进行实施。

(4)各生产技术业务部门在总工程师领导下,对各专业的技术业务管理工作负责,组织落实总工程师和副总工程师做出的技术决定。

各专业技术问题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未经总工程师同意不得随意改变上级技术决定。

(5)总工程师要定期召开副总工程师和各业务部门技术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重大技术工作。

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和各单位技术负责人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处理好现场技术问题。

2、技术岗位遵守的原则(1)必须服从指挥的原则;(2)逐级指挥的原则;(3)逐级请示汇报的原则;(4)遵守复命制的原则;(5)遇到应急重大问题上级有权越级进行总体指挥的原则;(6)上级对下级有临时授权的原则。

三、严格技术管理1、加强工程设计管理1)设计应按照总工程师设计任务书或有关技术规定进行。

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设计规范》、《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和有关技术规定。

(2)采区设计应按照集团公司批准的采区地质说明书和有关图纸资料先编制采区设计方案,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报集团公司审批,依据集团公司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设计。

采区设计方案批准后,设计人员应在一月内将说明书、图纸交档案室。

并及时报送总工程师,发给有关业务部门和施工单位。

负责每月一次对设计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3)采区设计生效后,不得随意修改。

施工中,需对设计进行修改时,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

修改采区设计方案时,要重新编制方案,上报集团公司批准。

(4)施工图是施工的依据,无施工图,现场不准施工。

(5)井下工程采区设计、方案设计、开采设计及其它单项设计由生产部矿建设计组负责,机电工程设计部分由机电设计组负责;设计中有关通防、防治水、防冲方面的专门措施及内容由通防技术部、地质组、技术工程部提供;其他专业与部门要密切配合,及时提供相关资料,保证设计工作顺利进行。

(6)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生产技术方案由采掘、机电、运输、通防、地质业务科室负责,矿建设计由矿建设计组负责、机电设计由机电设计组负责。

(7)设计人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及时指导现场施工,不断完善设计并对设计负责。

2、采掘作业规程管理(1)作业规程的编制①生产部分管采掘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为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人。

各专业部门负责工作面作业规程各生产系统及相关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

②作业规程编制完毕后,由各专业副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对作业规程中本专业编制的内容进行会审,最后由生产部和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共同完成作业规程的汇总编制工作。

③要依照采区设计结合现场实际编制作业规程,作业规程要遵守《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上级有关技术管理规定。

④编制人员要对编写的作业规程中有关数据负责。

编制前要到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并在充分理解采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编制作业规程,确保作业规程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作业规程在施工前十天编制完毕。

⑤采掘作业规程采用专家系统进行编制5所有规程要实现微机绘图。

⑥当现场条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补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后实施。

⑦坚持一工程一规程制度,同一份规程的补充措施要统一编号。

各专业要按照集团公司要求的统一格式编制规程措施。

规程措施要由业务主管部门备案。

⑧要开展优秀作业规程评比活动,每半年进行一次;每月对作业规程全部检查一边,落实整改意见,由生产部负责。

对评为优秀的作业规程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质量低劣的作业规程编审者进行批评处罚,限期重新编写。

(2 )作业规程的审批①作业规程和重要措施必须实行会审制度,一般技术措施进行传签。

会审或传签的单位是:编制单位、施工单位、技术、地测、通防、机电、运输、安监处、有关专业副总工程师。

增减会审单位时,由分管副总工程师确定。

②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完后,先由业务主管部门初审。

编制人员根据初审意见修改后进行会审。

会审由分管副总主持,业务主管部门组织。

根据会审意见修改合格后的规程或重要措施由总工程师签字后生效,一般措施由分管副总签字后生效。

③各业务部门的主任工程师或科长参加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的会审,并对作业规程和技术措施中的有关内容负责。

因作业规程或技术措施质量低劣、脱离实际而发生事故或影响生产的,除追究编制人的责任以外,还要追究有关业务部门和分管总工程师的责任。

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签作业规程及技术措施,如有意见或建议,可以在审批意见中写出,供总工程师纳总意见时参考。

作业规程应在施工前5天审签完毕,技术措施和施工通知书在开工前审签传达完毕。

(3)作业规程的传达学习①作业规程在施工前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传达到每一名职工。

传达学习执行签字考试制度。

凡考试不及格或不听传达者不得参加施工。

②使用期大于3个月的作业规程,每季进行一次重新传达学习考试,使用期达到一年的作业规程要重新编制会审、传达签字。

③参与现场生产管理、安全监察、地质测量及有关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也要认真学习作业规程f并在现场严格落实。

(4 )作业规程的执行①作业规程和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生效后,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

否则要追究施工单位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的责任。

②加强作业规程检查,各业务部门要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每月由副总工程师组织一次全面检查。

③各业务部门负责将每月一次的作业规程的贯彻执行情况以通知单形式报施工单位和分管副总工程亂④对违背作业规程施工和违章指挥者要进行严肃处理,对不符合作业规程的工程必须进行返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