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关于教学法的思考

[教育学]关于教学法的思考

关于教学法的思考
首先,自己来讨论这个题目,心就有点虚。

按说当老师二十几年,关于这个题目,应该还是多少有点话可说的,不管对不对,有道理没道理。

但问题是一个人对某一种工作的经验和见识,不一定和从事的时间成正比。

有的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会对某一工作有独到的经验和超凡的见识,这已经是被大量事实证明了的。

比如前段时间号召大家学习的魏书生老师,从事教学几年,这有了创造性的六步教学法。

我们学习魏书生的事迹,并看不到他有多么出众的天才,看到的只是爱和全身心的投入。

事实上我们只要冷静客观的想一想,任何人,无论是对什么工作,只要有了爱和全身心的投入,都会有所成就的。

而这两样,就自己来说,实在是太惭愧了,少得可怜。

因此来讨论教学法,就心虚得很。

这里勉强来说的话,就只能是一点自己的思考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职业教育的教师要更加重视教法的探索和研究。

有句话说,教是为了不教。

换句话来说,教不是单纯为了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习的方法是很多的,但最重要的方法,也就是最管用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要爱学习。

兴趣是最高明的老师,也是最管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不管用了什么方法来教学,只要或多或少培养起了学生一点学习的兴趣,那就都是很成功的教学法了。

但是很难啊,特别是职教,就更难。

我们的学生,对于学习,不是爱和兴趣的问题,而是讨厌不讨厌的问题。

要克服掉他们的讨厌,培养起他们的爱和兴趣,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

因此,职校的教师探索和研究教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爱和全身心投入是所有教学法的载体和灵魂。

实际上,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这两样,就无所谓什么教学法不教学法了。

而职业学校老师的职业倦怠感也已经不是一个什么需要忌讳的话题,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要让一个怕上课堂,十分厌烦上课堂的老师在教学法上用心思,那也只能是痴人说梦。

我从教务科QQ群上看到有人发上去的讲老师的段子,很长,讲的是教师是社会最底层,教师的种种可怜相,看了后感触良多。

问题在于,不管别人怎么看教师这个职业,我们身为教师却万万不能那么看。

不是说那么看了就会犯什么错误,而是要是我们也那么看待教师这个职业,那我们可就惨了。

那就意味着,我们的人生只能是在炼狱中度过了。

不是有句话吗,态度决定一切,所以为了我们能幸福一点,也要转变这个态度。

也不要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魏书生就说:要是我们最光辉了,那总理省长怎么办,人民解放军怎么办。

所以我们也不要争那个最字,我们就是一个和其它行业一样的一种普普通通的职业。

既然是职业,那就是我们的饭碗,就是我们事业的载体,是不好逃掉的。

鲁迅就讲过这样的话,一个人只做他喜欢做的事而同时又能挣到钞票,这样的时代恐怕永远也不会到来。

我认为,我们做为一名教师,如果还想探索一下教学法,还想在教师岗位上能有一点作为,就要在爱和全身心投入这两个事上多做文章。

三、教学法探索和研究的着力点。

我感觉魏书生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他认为老师就是为学生服务的。

既然是服务,那就先得弄清学生需要什么服务。

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因材施教,要搞清这个材到底是什么状况。

老师的施教,一定要和这个材的状况相适应。

有人说学生和老师的适应,应该是双方的任务,老师应该想法适应学生,学生也要想法适应老师。

这是有道理的。

但是这个适应的主要任务应该在老师身上,特别对于我们职业学校来说,这个任务就更在老师身上。

因为我们有好多学生已经彻底放弃了本应他们也来承担一点的这个适应的任务,就只好我们老师来多担当了。

然而这任务却真是棘手。

这个适应点难找啊。

我们要教学生高数,而学生连小学算数也有问题,怎么办,难道我们就从小学算数开始教吗,那猴年马月才能教到高数呢。

但是,这个适应点再难找也得找啊,要是不找,那我们的工作就谈不上什么效果了,相反会让人感到我们是在演滑稽剧。

全国有名的职教专家张振笋就说过,他有时在教室外观察老师上课的情况,看到教室里学生成片地在睡觉,而讲台上教师却讲得津津有味,眉飞色舞,他说他真实的感觉就是那个老师真有点神经病啊。

那怕就是为了不当这个神经病,我们也要下大力来找这个适应点。

虽然难,但好在职业教育在这方面的环境却是宽松的,只要我们想办法,敢探索,施展手段的空间是很大的。

我们也有许多条条框框,但我们的条条框框没有
普教那么硬那么死。

在突破条条框框方面,做为学校应该有个政策框架性的东西来支持老师做这方面的探索和试验,但是我们教师也应该勇敢一点,只要我们本着为学生着想,为职教尽力的初衷,就不要怕这怕那,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想,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而要找这个适应点,也就不会有什么统一的办法。

虽然教无定法,但却是有规律可循的。

我感觉,自己今后这方面努力的方向应该是两个:一是在教学内容上追求精炼化、实用化、通俗化、直观化、趣味化,二是在教学方法上向手脑并用,学做合一方向多努力。

四、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是一切教学法的基础。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先得有一桶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为什么要这样呢,既然给学生的是一杯水,那我们有一杯水全给他不也是一样的吗?回答是:肯定不一样。

这里面的道理是非常丰富的,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说清的。

简而言之,你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那你就肯定给不好,也给不到位。

这并不是老师有了一桶水就显得体面有尊严的问题,而是教学规律的内在要求本来就是这样的。

因此,我们来说教学法的时候,不能单纯就教学法而说教学法,还是要强调夯实知识基础,提高业务水平。

我认为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分两层意思来注意。

一是加强学习,我们也不要仅限于一桶水,而要多多益善。

应该说,这是无止境的。

就我们学校来说,这个学习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还要强调向生产实践学习。

二是我们做为教师,在学问方面一定要虚心,不要胆大。

对某一知识不知道,不清楚,这一点也不丢人。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