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自考证据法试题答案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论述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2.如何理解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3.论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意义。
4.论述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
5.推定的主要特征有哪些?三、案例分析(20分)1992年7月13日凌晨,在杭(州)肖(山)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事故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摩托车,尸体旁边有被害人的血迹。
尸体不远处有汽车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
被害人手腕上的手表已被摔坏,时针指在5点50分。
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拍摄了一张现场全景照片。
法医鉴定结论: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
有妇女张某对侦查人员说,她丈夫告诉她,事故发生时,他行走在离事故现场50米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撞倒被害人后逃离而去。
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碑记明事故发生地距肖山15公里。
肖山市交通管理局查明,5点50分左右曾有二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处。
其中有一辆肖山某厂车辆。
经侦查人员查看,该车上有一处漆皮新脱落的痕迹。
厂调度证明司机刘某13日早晨5点55分回厂。
侦查人员询问刘某和与司机同车的赵某,两人均否认他们当天早上发生过交通肇事。
问:上述案例中哪些属于直接证据?哪些证据属于辩护证据?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论述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1.检察机关、公安机关或自诉人承担。
(1)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与其承担的控诉职能相联系。
检察机关决定提起公诉,必须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否则,法院将会作出无罪判决。
(2)公安机关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主要涉及有关程序法事实。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必须就所认定的犯罪事实提供准确、充分的证据。
(3)自诉人向法院提出控诉,必须提供证据。
否则法院将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裁定驳回。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即没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
但犯罪嫌疑人并不享有沉默权。
3.在下列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承担证明责任(1)涉及"资产来源不明罪"的案件。
(2)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如果他提出反诉,对反诉要承担证明责任。
(3)对于一些程序法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承担证明责任。
(4)对于一些程序法事实,被害人也可提出请求,此时也负有举证责任。
2.如何理解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对此可以作以下理解:(1)据以定罪的证据均亦查证属实;(2)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3)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4)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结论是唯一的,排除了其他可能性。
3.论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意义。
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关案件情况,向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即通常所说的口供。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有着重要的意义:(1)确定侦查范围;(2)犯罪嫌疑人的辩护和辩解意见,可以祈祷兼听则明的作用;(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对查明案件事实也有一定的作用;(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检举揭发,有利于公安、司法人员发现新的情况和线索,查破案件,使隐藏很深的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4.论述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
1.在证据的收集中,要努力寻找、发现并尽可能地获得原始证据。
司法和执法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地追根求源,尽最大努力去发现原物、原件,直接听取原始证人、当事人的口头陈诉,以获得对案件事实的最深入的了解。
即使在无法取得原始证据的情况下,也应尽可能地获取最接近案件事实的传来证据。
2.传来证据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对传来证据的运用,首先要树立起传来证据也是证据的观念,不要对传来证据视而不见。
其次,要充分发挥传来证据的作用。
传来证据是从原始证据派生而来的,收集到传来证据,可以寻根溯源,找到原始证据;传来证据还可以与原始证据互相印证、核实,增强原始证据的证明力;在难于收集到原始证据的情况下,可以用传来证据代替原始证据;传来证据经审查核实,也可以用作定案的根据。
但是,运用传来证据时,除遵守一般的证据规则外,还应遵守相应的特殊规则:(1)来源不明的材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2)在运用传来证据时,应采取传闻、转抄、复制次数最少的材料;(3)只有传来证据时,定案必须持慎重态度,对案件事实不能轻易作出结论。
5.推定的主要特征有哪些?(1)推定是法律所直接认可或间接认可的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特殊规则。
(2)推定应允许当事人提出反证推翻,因而与证明责任紧密相连。
(3)推定既可以依法律规定进行,又可以按经验法则进行。
(4)推定既须有前提事实,又须有推断事实。
(5)不同的推定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
三、案例分析(20分)1992年7月13日凌晨,在杭(州)肖(山)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事故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摩托车,尸体旁边有被害人的血迹。
尸体不远处有汽车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
被害人手腕上的手表已被摔坏,时针指在5点50分。
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拍摄了一张现场全景照片。
法医鉴定结论: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
有妇女张某对侦查人员说,她丈夫告诉她,事故发生时,他行走在离事故现场50米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撞倒被害人后逃离而去。
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碑记明事故发生地距肖山15公里。
肖山市交通管理局查明,5点50分左右曾有二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处。
其中有一辆肖山某厂车辆。
经侦查人员查看,该车上有一处漆皮新脱落的痕迹。
厂调度证明司机刘某13日早晨5点55分回厂。
侦查人员询问刘某和与司机同车的赵某,两人均否认他们当天早上发生过交通肇事。
问:上述案例中哪些属于直接证据?哪些证据属于辩护证据?(1)直接证据有:A.妇女张某的证言;B.司机刘某的陈述;C.与司机同车的赵某的证言;D.法医的鉴定结论。
(2)辩护证据有:A.地上刹车的痕迹;B.摔坏的手表、里程碑和出车表三个书证所证明的内容(共同构成一个辩护证据);C.肖山市交通管理局查明,5点50分左右有二辆解放牌卡车经过事故现场;D。
司机刘某的陈述;E。
与司机同车的赵某的证言。
2013年10月全国自考证据法学试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36.(本题7分)简述行为责任与结果责任的联系。
37.(本题7分)简述调查收集证据的步骤。
38.(本题8分)简述专家辅助人与证人的区别。
39.(本题8分)简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40.论述我国的证明标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41.某地发生一起杀人案,警察到达现场后提取到数枚指纹和一把带血的匕首。
经鉴定,匕首上的血迹系被害人所留。
在走访的过程中,有村民作证说看到甲曾和被害人在现场附近争吵,后甲匆匆离开。
警察认为甲有重大作案嫌疑,遂对甲之住处展开搜查,发现甲在日记上详细记录了其杀人过程。
甲在接受讯问时,也对其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后来,该案由检察机关起诉至法院,甲被判故意杀人罪。
请结合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本案涉及哪些证据种类?每一证据种类包括哪些证据?(2)本案涉及哪些证据分类?2007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证据法学试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36.(本题7分)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于“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等,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请回答上述规定在证据法学理论中应当称为什么?法院在适用上述规定时应遵循哪些程序规则?37.(本题8分)简述证人的条件及其享有的权利。
38.(本题7分)简述我国诉讼证明标准及其特点。
39.(本题8分)简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非法”的基本情形。
四、论述题(本大题15分)40.试论证据保全的内涵,种类及措施。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41.某化工厂附近的居民以该化工厂为被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声称自己的损害是由该化工厂的生产污水造成的,请求法院判决该化工厂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在诉讼中,该化工厂提出了抗辩事实,即自己通过专用地下管道将生产污水储放在工厂外的专用除污池中,某建筑公司在施工时将该专用地下管道损坏,致使生产污水大量泄漏,所以自己并无过错,不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请回答:(1)对居民的损害是否由化工厂的生产污水造成的,应由谁承担证明责任?请说明理由。
(2)对化工厂提出的抗辩事实,应由谁承担证明责任?请说明理由。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36.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则。
37.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倒置的理由。
38.在行政诉讼中,书证的提供具有哪些规则?39.在一起遗产纠纷案件中,继承人A提出被继承人的遗嘱,请求法院依据该遗嘱分割遗产。
继承人B提出证据证明该遗嘱已被A篡改过,但是法院没有审查B的证据,而认为该遗嘱经过了公证,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问:法院的做法是否违法?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40.论刑讯逼供的性质、原因、危害及其杜绝的方法。
五、案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41.A于1998年5月借给B人民币2万元,但是A因为与B是好朋友就没要B立借据。
还款期已过多时,B仍然不向A偿还该借款。
A欲起诉B,但因没有证据就没有起诉。
A非常愤恨,于是在B的房间里偷偷地安放了一台窃听器,录下了B对其妻子谈到了他曾向A借了人民币2万元的话语。
于是,1999年2月,A提起诉讼,请求B偿还2万元的借款,并向法院提供了该证据。
问:(1)法院审查核实该证据是A通过窃听取得的,没有采纳该证据。
法院的做法是否合法?(2)在案件审理过程中,B承认自己于1998年5月向A借了人民币2万元,法院可否根据B的承认作出A胜诉的判决?为什么?答案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36.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则是指执法机关和律师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收集证据时,应当遵守的基本规则。
包括:(1)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的原则(2)调查收集证据与当事人举证相结合的原则。
37.证明责任倒置,是指在一定情形下,将原来由原告负担的证明责任予以免除,而就该待证事实的反面事实,转由被告负担证明责任。
法律设定证明责任倒置的理由主要有:(1)举证的难易。
一般地,由举证容易的一方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2)保护弱者。
对于相互冲突的利益,法律往往选择保护弱者。
而证明责任倒置就是基于对弱者的保护来设定的。
38.在行政诉讼中,书证的提供具有如下三个规则:(1)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书证应当由被告提供。
(2)原告和第三人为了支持自己的主张,有权提供书证。
(3)人民法院认为必要时,有权向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取书证,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人民法院的要求提供。
39.法院的做法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