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自考外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法制史试题课程代码:00263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汉穆拉比法典》中以神的名义阐明法典立法思想及立法目的的是 P13A(序言 B.正文(关于保证法院公正审判的规定,包括对诬告、伪证及法官擅改判决的处罚等)C(结语(主要告诫后人要严守法典,不得曲解、变更或废除它) D.附录 2(古巴比伦王国中享有充分权利的自由民是 P14A(巴衣鲁(军人,轻装兵在服役条件下可以领得分地)B.穆什凯努(不享有充分权利的自由民,直译为“小人”/“顺从者”,一般是失掉公社社员资格或外来的、依附于王室经济的人)C(瓦尔杜姆D.阿维鲁(直译为“丈夫”,是具有公社社员资格的人,主要包括僧侣贵族、高级官吏、自耕农和独立手工业者)3(古印度的阿育王颁布的要求人们遵循佛法的诏令被称为 P25A(法经 B.法典C(岩石法 D.泥版法4(古代法律制度中被称为种姓法的是 P26A(古希伯莱法 B.古印度法C(古希腊法 D.古罗马法5(颁布“解负令”,宣布取消债务奴役制的古希腊执政官是 P38 (提秀斯 B.德拉古 AC(梭伦 D.伯里克利6(雅典刑事法律制度中最严重的犯罪是P44 国事罪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犯罪A(杀人 B.抢劫C(虐待 D.叛国7(雅典最重要的司法机关是 P45A(迪埃德特 B.赫里埃C(埃菲特 D.阿留帕格斯(最早出现的法院,逐渐演变为具有司法性质的普通审判机关,主要审理故意杀人、毒害及纵火等案件)8(早期日耳曼法对侵权行为进行救济的方式是 P88 A(血亲复仇(由被害人亲属团体对加害人及其团体实行对等报复.复仇不必经过审判机关批准,但必须公开进行,其他亲属团严守中立) B.支付赎罪金 C(赔礼道歉 D.支付补偿金 9(日耳曼法中应经民众大会同意的王室法令是 P83 A(教会法令 B.独立法令 C(补充部族习惯法的法令 D.对官吏下达的训令 10(基督教正式分裂为东西两大教派的时间是 p95 A(476年 B.1054年 C(1295年 D.1640年 11(根据教会法的规定,强占教会财产应受的惩处是 P100 A(弃绝罚(凡强占教会财产的人不得参加圣礼领取圣物,不得接受尊位、恩俸和神品,不得接受教会职位,不得行使选举权,不得与亲友往来) B.报复罚 C(禁止圣事罚 D.罢免圣职罚 12(中世纪同时具有国际性和国家性的是 P119 A(商法和海商法 B.商法和城市法 C(城市法和海商法 D.商法和习惯法 13(最早的城市习惯法汇编发端于 P109 A(英国 B.法国C(意大利 D.匈牙利 14(英国法中对今后类似案件具有拘束力的判决核心部分是 p147 A(异议意见 B.附带意见 C(补充理由 D.判决理由 15(1086年威廉在英国编制的土地调查清册又被称为 P137 A(末日审判书(土地调查使每个封建主的财产分布及其收入状况一览无余,无法逃避任何赋税,人们面对调查就如同面临末日审判) B.权利请愿书 C(自由大宪章 D.土地大宪章 16(开创违宪审查先河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案例是 P216 A(沙利文诉《纽约时报》案 B.普莱塞诉弗格森案 C(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 D.马布里诉麦迪逊案 17(近现代行政法的主要发源地是 P240A(英国 B.法国C(德国 D.美国18(第一次明确和系统地提出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基本原则的法律文件是 P231 A(《自由大宪章》 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 D.《权利法案》19(规定了“流氓罪”和“乞丐罪”的是 P256A(1810年《法国刑法典》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刑法典》 C(1976年德国《经济犯罪对策法》 D.1994年《法国刑法典》 20(历史上首次提出“法人”和“法律行为”概念的法学家是 P286 A(蒂伯特 B.胡果(德国潘德克顿法学派) C(萨维尼 D.祁克21(首次提出“经济法”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P294A(罗马人 B.英国人C(法国人 D.德国人(1906年,1919年颁布的《煤炭经济法》是世界上第一次以经济法命名的经济立法)22(德国法西斯刑法种族主义理论的核心是 P303A(素质论(人类的素质是人类行为的原因,犯罪是由人的素质决定的) B.人性论 C(道德论 D.性别论23(日本最早和最著名的武家法典是 P311A(《大宝律令》 B.《养老律令》C(《御成败式目》(1232年) D.《公事方御定书》 24(《明治宪法》规定国家主权的归属者是 P316A(臣民 B.人民C(国民 D.天皇(天皇总揽统治权) 25(在日本经济法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并有“经济宪法”之称的是 P327 A(《国家总动员法》 B.《禁止垄断法》(1947年颁布,在日本经济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为日本学界所公认)C(《造船奖励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古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再生人”有 P26A(旃陀罗 B.婆罗门(掌握祭祀大权) C(刹帝利(掌握军权大权) D.首陀罗E(吠舍(从事商业或农业生产)27(雅典设立的专门性法院有 P45A(迈锡尼法院 B.阿留帕格斯法院 C(埃菲特法院 D.赫里埃E(迪埃德特28(中世纪西欧商法的基本内容有 P117A(集市管理 B.商人和商人组织C(票据 D.劳动仲裁E(海事制度29(英国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有 P171A(比例责任原则(注重的是过失的大小,如果被告的过失大于原告,就应该负赔偿责任) B.分担责任原则 C(过失责任原则(无过失即无责任,只有被告的过失是赔偿的基础,如果原告也有过失,哪怕这种过失小到可以忽略的地步,也得不到赔偿) D.比较责任原则E(严格责任原则(1868年“赖兰兹诉弗莱彻”一案确认,被告必须为其承包商的危险行为对原告造成的损害负赔偿责任)30(德国《魏玛宪法》第48条赋予总统的权力有 P291A(强制执行权 B.紧急状态权C(大赦权 D.独裁权E(豁免权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楔形文字法: 古代西亚幼发拉底与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居民创造与发展起来的以楔形文字镌刻而成的奴隶制法的总称32(采邑: 法兰克国王实行“采邑制”,使国王的封赏的土地是有条件的;受封者要为国王尽义务,主要是军事义务。
如果受封者不履行义务,国王可以收回“采邑”。
采邑只能终身享有,不能世袭。
继承人只有重新得到封赏,才能继续占有采邑。
大贵族把自己土地封赏给下属时,也采取这种形式。
这样,随着自由农民丧失土地,“采邑”成为法兰克王国主要的土地占有形式33(教阶制度: 是规定天主教神职人员的等级和教务管理的制度34(沙里阿法院:伊斯兰教的法院,一般有一名“卡迪”主持,主要管辖私法方面条件,依教法审判。
35(《德国商法典》: 德国统一前曾于1861年颁布过一部商法典,1896民法典通过后,两部法典规定的内容,如契约与买卖关系等出现重叠,同时旧商法典已不能适应国家统一后迅速发展的商业流通的需要,迫切要求重新修订商法典。
1897年5月10日新修订的商法典获得通过,并与1900年1月1日与民法典同时实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6(简述伊斯兰法的特点。
,与伊斯兰教有密切联系,法学家对伊斯兰法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外来法律影响较大,具有分散性和多样性37(简述1925年前英国的地产制。
,占有地产权(现在就占有土地的地产权)和将来地产权,残留地产权和复归地产权,完全保有地产权(没有占有期限的地产权)和租借地产权38(简述现代法国民法的发展。
(1)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的范围扩大(2) 所有权的变革,成为一种重要的财产权。
,个人行使所有权不受任何限制发生转变,国家、社会干预私人经济生活的趋向明显,个人所有权的行使受限制。
,动产所有权的地位和功能发生了变化。
,私人所有权在宪法和国际法上的地位有所增强。
(3) 意思自治原则受到冲击,契约自由受到限制和干预,出现“强制契约”、“定式契约”和“集体契约”等新形式。
,确定契约的效力以当事人的外部意思为准,而不强调传统的当事人内心意志。
,由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立法运动的兴起,传统的契约概念、订立过程、契约制度的构成及适 ,用范围都发生了变化。
,契约解释原则由传统以探寻当事人真实意志为唯一目的向维护社会公正的需要转变(4) 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转向兼采过失与无过失责任原则(5) 婚姻家庭继承方面发生变化:,在婚姻关系上,削弱了夫权,使已婚妇女获得了完全的权利,实现了男女平等。
,离婚从传统过错原则向破裂原则过度。
,取消夫权与家长权,实现家庭成员的平等关系39(简述1946年日本宪法的特点。
(1)确立君主立宪的国家基本制度.鉴于天皇在日本社会中深刻的传统影响,天皇被保留了下来,但是天皇的主权以及天皇总揽统治权的规定均已被废除,天皇不再是统治权的中心,不再具有超越其他国际机关的至高权力。
(2)实行三权分立与责任内阁制. 新《宪法》明确规定,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国会、内阁和法院行使,三者之间相互牵制。
关于立法权,国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和国政调查权,不再像《明治宪法》中的“帝国议会”那样仅仅起协助作用,国家的所有立法只能通过国会的议决才能成立。
(3)规定了极为广泛的国民权利和自由.《宪法》第三章“国民权利与自由”共计31个条文,占整部宪法祭文总数的1/3。
从用词上,用“国民”取代“臣民”一词,表明国民的权利并非天皇恩赐,乃是不容侵犯的永久权利。
(4)宣布放弃战争和不得保持武装力量,仅保留自卫权。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40(试述罗马法的基本特征。
(1)私法极为发达。
罗马法学家将罗马法区分为公法与私法,但相比而言,罗马私法更为发达,对简单商品经济关系均作了详尽而明确的规定,不仅内容丰富,包罗了权利主体资格、家庭与婚姻、监护与保佐、物权、继承、债权等详尽而周密的制度,以及权力的各种保护措施等,而且体系完备、概念准确、法理精深,且传世的法律巨作《国法大全》涉及的内容也几乎全部是私法。
(2)立法形式灵活多样。
罗马国家的立法不完全依照立法程序由特定的立法机关执行,而大多是通过审判机关的司法实践与法学家的活动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