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项目融资分析
电厂都归长江电力股份 有限公司,葛洲坝电厂 的利润和三峡工程自身 发电收益均投入到三峡 工程的建设中。 • 若葛洲坝电厂不能 完成预期利润,三峡工 程发电收益也达不到预 期,则资金不能及时到 位,同样会使贷款利息 负担增加,项目现金流 量不能及时到位等,还 会影响后续的移民工作。
移民投资风险
• 移民资金合理配置和移民 三峡工程的移民 • 项目建设中所产生的各种风险 是工程中工作量最大、 因素及其引发的短期和长期危 难度最大的工作。动 害或隐患; 迁人口计120多万,涉 • 移民资金管理及使用中的 人为风险因素对其效果和效益 及到重庆和湖北的19 产生的短期、长期影响; 个市县。预计移民费 • 自然灾害及不利环境条件 400亿元。 对移民生产、生活安置所诱发 的事件及波及范围和严重程度; • 区域经济发展和库区社会 稳定方面的风险对移民投资的 影响等 。这些都会引起移民费 用的波动,甚至极大的变动。
5. 其他融资方式所得 主要有国内商业贷款,资本化利 息及其他私人资金等等。其中到2002年 底,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已累计达到76亿 元,资本化利息达到113亿元。
三、三峡工程资金成本
a. 债务成本 b. 债券成本 c. 权益成本
a. 债务成本 三峡工程的资金来源中有300亿的 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这笔资金需要还 本付息。同时还有部分出口信贷及商业 贷款,这些也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及管 理费用等。它们共同构成了项目的债务 资本。
资金类型 国有资本金 准股本资金 债务资金 占总资金的百 资金额(亿元) 分比(%) 1560 300 179 76.5 14.7 8.8
• 融资风险
完工风险
•
若不能按预期在2003年开 预期从2003 • 始发电,或者发电效益达不到 年起三峡工程自 预期的技术经济指标等;同样, 身开始产生发电 若不能在2009年如期建成三峡 收益,至2009年 工程,或者其综合效益大打折 共得450亿元 扣。即,完工风险。这必然造 成工程建设成本增加,项目贷 款利息负担增加,项目现金流 量不能按计划获得。
资金来源图
三峡工程建设资金 葛洲坝水力发电厂 发电 利润 和提 价收 入 国家开发银行
国内商业银行
国外金融机构
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建设 运营 管理
发电
公众
三峡工程项目
二、三峡工程资金来源
1. 2. 3. 4. 5. 国家投入资本金 国家开发银行长期贷款 发行国内企业债券所得 出口信贷及国际商业贷款 其他融资方式所得
4. 出口信贷及国际商业贷款
进口部分国内无法生产的机电设备, 利用出口信贷及部分商业贷款来弥补部 分资金不足。截止到2002年底,购买国 外设备的出口信贷和国际商业贷款,共 计11.2亿美元(出口信贷7亿,商业贷款4.2 亿,26家商业银行,贷款期21年,用款 期9年,还款期12年,平均年利率7.8%)。
2. 国家开发银行长期贷款 国家开发银行从1994年至2003年连 续十年每年贷款30亿元,共计300亿元, 这部分资金每年需付利息。这部分资金 属于政策性贷款,我们可以看作项目的 准股本金。 3. 发行国内企业债券所得 国内发行三峡工程债券。经国家计 委、财政部批准,1996年度发行10亿元 债券。
金融风险
• 三峡工程预期负债利息约为393亿元。外汇资金筹措方 案是出口信贷6亿美元;发债及国外商业贷款28亿美元。用 汇量大,外汇资金构成的形式不一样,有出口信贷、国家储 备、国外商业贷款等,且贷款期限、利率不一样。
•
在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外汇汇率发生变动和因国家方 针政策的调整而影响还款及汇率时,存在金融风险,加上 三峡工程建成后本身并无创汇来源,这样又加大了风险的 存在。在三峡工程长达16年的建设期内,利率和外汇汇率 总是在不断变化中,由于贷款基额大,时间跨度大,因此 利率和汇率的微小变化即会引起负债利息的极大变化。如,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八点多比一, 变化到如今的6.6:1,对于国外贷款方来说,若采用美元计, 则中国方有利;反之,则相反。
三峡工程项目融资分析
工管0701班
主要内容
一、案例背景
二、三峡工程资金来源
三、三峡工程资金成本 四、资金结构及融资风险 五、总结与思考
一、案例背景
• 三峡工程所需投资,静态(按1993年5月末不变价)900.9亿元 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500.9元,库区移民工程400亿元)。动态 (预测物价、利息变动等因素)为2039亿元。一期工程(大江截流前) 约需195亿元;二期工程(首批机组开始发电)需340亿元;三期工程 (全部机组投入运行)约需350亿元;库区移民的收尾项目约需69亿 元。考虑物价上涨和贷款利息,工程的最终投资总额预计在2000亿元 左右。其中800亿元靠施工期间发电收入补充。 • 建设资金分三个阶段:1、纯投入阶段,第1年至第11年(1993-2003年)。2、投入—产出阶段,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后开始有资 金收入,至第13年(2005年),当年发电收入加上三峡工程建设基金 和葛洲坝电厂利润收入,与当年资金需求达到平衡,该年为资金平衡 年。3、产出—还贷阶段。三峡工程从第14年(2006年)起工程出现 资金盈余,开始偿还贷款本息。据初步测算,2010年以后,可还清全 部贷款本息。其资金来源主要立足于中国国内,采取多渠道、多种形 式融集资金来解决。
b. 债券成本 三峡工程曾于1996年发行了价值10 亿的三峡工程债券,属于企业债券,到 期需还本付息。
c. 权益成本 三峡工程资金中虽然有1560亿元来 自国家资本投入,但是并不是国家的直 接财政拨款,所以我们认为对于这部分 资金仍需要考虑筹集和使用的成本。
四、资金结构及融资风险
• 资金结构
1.
国家投入资本金
1)国家出台的三峡建设基金,即在全国销售电力 中每度电增提电价的专用资金,1996年起部分地区每 度电增加7厘钱。该资金随着全国电量的增长而增长, 预计建设期17年共可获得1000亿元。 2)已经划归三峡总公司的葛洲坝电厂,在原上网 电价每度4.2分的基础上再涨4分钱。17年内可以获得 100亿元。 3)三峡工程2003年开始自身发电的收益也投入三 峡工程建设,2003年到2009年预计可得发电收益450亿 元。 以上三项共计1560亿元,可以视作国家资本金投 入,在建设期无需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