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教学设计
鄯善县育才学校张华
基本信息名称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执教者张华课时1课时所属教材目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教材
审定委员会2014年审查通过
课题背景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可就在当下有关中华传统节日日益受到大家重视,民族之风日益扩散和影响到孩子生活的今天,我们却发现他们对很多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了解与感受仍相当有限,对节日民俗活动的理解存在表面化和追捧倾向,相关可接受与参与的节日民俗活动内容也多为单调与零散的,大多孩子只是从大人的口中粗略与简单的了解了一些相关内容。
再加之,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民族教育和民族活动开展之风已受到严重伤害,从而导致少年儿童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表现出了严重的“营养不良”。
因此,我们觉得重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回归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民族教育不光是我们的,更是需要孩子们来感受、认知、传承与创新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但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非
常有兴趣,也非常容易,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动手能力较差。
我将根据学生特点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孩子进行学习、理解,调查,实践。
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班开展了《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
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目标
通过搜集、交流、汇报传统节日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诵读有关传统节
日的诗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过程与方法
目标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
重要性和它的习俗。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
重要性和它的习俗。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以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确定研究小主题,在活动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动手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亲身体验、展示与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民族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注明每个
环节预设的
时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引入课题(5分钟) 师:你们喜欢过节吗?(生:喜欢)
师:过节是我们最盼望的一件事了,
不过有关节日还大有学问呢!有世界
节日、传统节日、民族节日,你们想
不想来研究研究?
生:想。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国
的传统节日。
(板书:传统节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传统节日?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自由讨论) 生:学生简要回答 师小结: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节日,喜欢过春节吗? 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生交流) 1(师播放春节有关图片)春节俗称“过年”,那一天人们按照传统习惯要穿新衣、拜年、贴春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其实每个传统节日各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各有不同的讲究。
同学们:我们的传统节日里有特
殊意义的节日不在少数,“端午节”
就是其中一个。
你们是怎么过端午节?(生自由交流)
2播放端午节的图片。
为了让同学们
对这个传统节日有进一步的了解,我
们此次进行的综合实践课的主题是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教师板书活动主题:走进中国传统文
学生观看欢度春节和端午节活动的画面 通过与
学生交谈,激发他们对传统节日的
喜爱之情,演示课件,以生动的欢
度春节画面,唤起学
生对春节、端午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
氛。
化节日
二、默读课题思考,提出问题 (5分钟)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写下来。
学生思考并写出问题,教师巡视。
学生在纸上写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筛选问题,确定研究课题(27分钟)
一、教师指导如何筛选问题: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
以渔。
”教授给学生知识,提供现成的答案,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答问题。
在短短的时间内,同学们已经写书了好多个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有的问题大家都想去研究,有的问题不值得一提,还有的问题上网上或图书馆一查就知道。
在众多的问题中我们要学会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如:课件展示 1、学生都知道的、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与主题无关的不用提问了。
2、自己想很想知道但是不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小组合作解决的要提出问题。
二、筛选问题,先自己选再小组内选。
(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结组,选一个
有责任心的孩子当组长)
根据刚才学到的筛选方法自己筛选,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每组选出3-4个有价值的问题。
师巡视指导 三、分组汇报,全班筛选问题 师:第一组同学你们组选出哪些问题?如何筛选的? 生:……
学生学习筛选方法。
学生代表汇报问题,并说明如何筛选的。
在平时
的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
培养学生
“提出问题”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生挖掘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
对学生“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增强
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兴趣,又有利于教
师适当调整教学节奏、授课重点、
难点既能促
进学生创造
性思维的发
展,发挥学
生的探索精
神和独创之见,又能促
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师:第二组……
生:……
教师将各组汇报问题写在黑板上。
全
班学生共同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并
将这些问题定为本次综合实践的研究
问题。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具体日期
和来历。
2、端午节节日流传着哪些故事、传说
或诗文。
3、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4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四总结、启发下节课的内容(2分钟) 同学们已经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研究问题,下节课我们具体进行研究。
学生自由选择研究问题,课下进行研究。
让学生学会课下讨论、研究,
激发研究兴趣,提高自身能力。
布置作业
(1分钟)
课下搜集有关资料并整理好。
板书设计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传统节日 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元宵节 腊八节 重阳节
板书设计主
要是几个重
大传统节日
的名称,以及
这些重大传
统节日的手
抄报、图片资
料等,目的是
教给学生更
多的收集、整
理资料的方
法,启迪他们
的思维,激发
学习兴趣,鼓
励他们了解
更多的中国
传统节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