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试卷考生须知: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时,须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写明校区、考场、座位号、姓名、班级等内容。
答题必须书写在各规定区域之内,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将被视为无效3、本卷所用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12 O---16 N---14 S —32 Cl —35.5 Na —23 Mg —24 Al —27 Ca —40 K —39 Cu —64 Ag —108 Ba —137 Fe---564、本卷中g 取10N/kg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四幅图片中,属于利用做功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2、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中有原子核,所以利用任何物质都能得到核能B 、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即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C 、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D 、自然界的原子核只有在人为的条件下才会发生聚变 3、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 .物质的俗名B .物质的分类 氢氧化钠的俗名——苛性钠 碳酸钠的俗名——纯碱 HNO 3——酸 NH 3·H 2O ——碱C .物质的物理性质D .物质的鉴别干冰能升华 氧化钙加水放热化纤与纯羊毛面料-------燃烧 食盐与硫酸钠------- 加氯化钡溶液4、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是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同时也是组织更新的主要原料的营养物质是A晒被子B打孔钻头很烫C烧开水D铁锅热得烫早餐点心午餐点心茶晚餐87.576.56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pH上午下午时间(时)点心( )A 、糖类B 、脂肪C 、蛋白质D 、维生素5、今年4月央视曝光了“毒胶囊”事件,某些不良企业利用皮革废料加工制成药用胶囊,而合格的药用胶囊主要成分是淀粉,不经咀嚼直接吞服,这主要是保护哪个器官免受药物的刺激( )A 、口腔B 、胃C 、小肠D 、 大肠6、 少年儿童按下图时间就餐,口腔残留食物的pH 在一天中的变化如下:已知口腔若经常保持酸性,容易发生蛀牙,如果只从这一点考虑,你认为三次刷牙时间最好安排在 ( )A 、三次吃点心后B 、早、午、晚餐前C 、早餐、午餐、晚睡前D 、早、午、晚餐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棕色,查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
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 和C ;②Fe 2O 3和C ;③Fe 3O 4和C ;④Fe 3O 4、C 和Fe ;⑤Fe 2O 3、C 和Fe 。
其中猜想合理的是( )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⑤ D 、④⑤ 8、甲乙丙丁四小组同学分别对实验废液中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见下表:其中,A 、甲组乙组B 、丙组丁组C 、甲组丙组D 、乙组丁组9、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小王分别取少量的该固体进行了下列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该固体最可能是 ( ) A 、金属单质 B 、碱C 、盐D 、金属氧化物10.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水蒸气、氢气、氨气等C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D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11.各物质间有着一定的反应和转化关系,下列各组物质间可按下图所示直接转化的是A .Fe →Fe 2O 3→FeSO 4→FeB .CO →CO 2→H 2CO 3→COC .NaOH →NaCl →Na 2CO 3→NaOHD .HCl →CuCl 2→BaCl 2→HCl12、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上,在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弹簧始终保持竖直,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机械能守恒 B 、小球动能一直增大C 、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 、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大于小球重力势能减少量13、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热效应的部分实验电路,甲电阻丝的阻值小于乙电阻丝的阻值。
比较通电后两根电阻丝各自两端的电压U 甲、U 乙以及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分别产生的热量Q 甲、Q 乙的大小,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 )A .U 甲=U 乙,Q 甲=Q 乙B .U 甲<U 乙,Q 甲>Q 乙C .U 甲<U 乙,Q 甲<Q 乙D .U 甲>U 乙,Q 甲<Q 乙 14、 由于小李经常偏食,导致他的皮肤干燥,而且还出现了牙龈出血 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他体内缺乏( )A 、维生素A 、维生素B 1 B 、维生素A 、维生素C C 、维生素C 、维生素D D 、维生素A 、维生素B 115、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一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
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 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检测水中加入固体前后液体的PH 固体不溶解,液体PH 几乎没变化 检测盐酸中加入固体前后溶液的PH 固体溶解,无气体放出,溶液PH 增大 固体灼烧状态下,通入纯净CO固体质量减轻,尾气中只检测到CO 与CO 2甲 乙13题图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16.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17、小明观察到傍晚时候家里的白炽灯比较暗,而在早晨时较亮,他进一步观察发现:傍晚电能表转盘转动比早晨还快一些,这是什么原因呢?()A、傍晚时家里的同盏白炽灯的额定功率比早晨时的小B、傍晚时家里的同盏白炽灯电阻比早晨的大,实际功率小C、傍晚时家里的同盏白炽灯实际电压比早晨的小D、傍晚时家里的用电器总功率比早晨的小18、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3个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D、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20.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下列制备有关物质所设计的方案中,正确的是()21.右图表示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四组概念中依次与a、b、c、d相对应的一组是A.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B.染色体蛋白质DNA 基因C.肾脏肾单位肾小球肾小管D.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2、灯泡L上标有“6V 6W”字样,测得该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现把灯泡L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若电路电压为10V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L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示数为6VB、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电压表示数为7. 6 VC、灯泡L的电阻值随电压表的示数的增大而增大D、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6W三、填空题(23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4分)2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从A熟石灰、B苏打、C一氧化碳、D氮气、E浓硫酸、F盐酸这六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是;(2)常用于工业除锈的试剂是;(3)有毒的物质是;(4)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
24、右图是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示意图,电源电压为110V且保持不变,电路中的电流是5A,质量为50kg的重物在电动机带动下以0.9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计各处摩擦,则电动机消耗电功率是W,电动机的效率是.电动机的线圈的电阻是Ω(g取10N/kg)25、汽车照明大灯的灯泡内,装有两根灯丝,一根是功率大一些的远光灯丝,主要照亮车前较远的路面,另一根是功率较小一些的近光灯丝,主要照亮车前较近的路面。
你认为远光灯丝和近光灯丝的连接是联。
小亮家汽车照明大灯上标有“12V 60W/55W”的字样,在一段回家的路上,一个照明大灯消耗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10分钟内该大灯消耗的电能是__ J。
26、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5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反应;(2)对于该图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②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④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⑤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质量相等27、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NH4Cl、Na2CO3 、BaCl2、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了确定其组成,小东做了以下实验:①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没有闻到氨味;②另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到适量的水中,出现白色浑浊,静置后,上层清液无色;③小心倒掉上层清液,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由以上实验可推断:(1)这包白色固体中肯定存在,肯定不存在;(2)写出②中出现白色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28、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某种名称未知的液体,盛放在相同的两容器中,用阻值相同的电阻丝加热,如图所示,现记录了每隔2min时水和某种液体的温度(如表)。
时间/ min 0 2 4 6水的温度/℃20 26 32 38液体的温度/℃20 28 36 44设电阻丝放热全部被水和液体吸收,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由此可知:①实验记录可知,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有关,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未知液体吸收的热量;②利用该装置还能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__的关系;③该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 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