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变压器反事故措施正式版
变压器反事故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
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
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为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事故,应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预防110(66)kV~5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2004]641号)、《110(66)kV~5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生技[2005]174号)等有关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
1 加强变压器的全过程管理
1.1 加强变压器选型、定货、验收及投运的全过程管理。
应选择具有良好运行业绩和成熟制造经验生产厂家的产品。
在设备订购前,应向生产厂家索取做过相
似变压器突发短路试验的试验报告和抗短路能力动态计算报告;在设计联络会前,应取得所订购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动态计算报告,并进行核算工作。
1.2 严格按有关规定对新购变压器进行验收,确保变压器按订货合同要求进行制造、安装、试验。
1.3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应赴厂监造和验收,按变压器赴厂监造关键控制点的要求进行监造,有关监造关键控制点应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监造验收工作结束后,监造人员应提交监造报告,并作为设备原始资料存档。
2 相关试验和运输要求
2.1 出厂试验要求
2.1.1 测量电压为1.5Um/ 时,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的局部放电试验的放电量:自耦变压器中压端不大于200pC,高压端不大于100pC;其他变压器不大于100pC。
2.1.2 测量电压为1.5Um/ 时,
110kV电压等级变压器的局部放电试验放电量不大于100pC。
2.1.3 500kV变压器应分别在油泵全部停止和全部开启时(除备用油泵)进行局部放电试验。
2.2 应向制造厂索取主要材料和附件的工厂检验报告和生产厂家出厂试验报告;工厂试验时应将供货的套管安装在变压器上进行试验;所有附件在出厂时均应
按实际使用方式经过整体预装。
2.3 认真执行交接试验规程。
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在出厂和投产前,应用频响法测试绕组变形或做低电压短路阻抗测试以留原始记录。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或120MVA及以上容量的变压器在新安装时必须进行现场局部放电试验;110kV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在新安装时,如有条件宜进行现场局部放电试验。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进行涉及变压器绝缘部件或线圈的大修后,应进行现场局部放电试验。
2.4 大型变压器在运输过程中,应按照相应规范安装具有时标且有合适量程的三维冲击记录仪。
到达目的地后,制造厂、运输部门、用户三方人员应共同验
收,记录纸和押运记录应提供用户留存。
3 防止变压器绝缘事故
3.1 加强变压器运行巡视,其中应特别注意变压器冷却器潜油泵负压区出现的渗漏油。
3.2 新安装和大修后的变压器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或厂家规定真空注油和热油循环,真空度、抽真空时间、注油速度及热油循环时间、温度均应达到要求。
对有载分接开关的油箱应同时按照相同要求抽真空。
3.3 装有密封胶囊或隔膜的大容量变压器,必须严格按照制造厂说明书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注油,防止空气进入,并结合大修或停电对胶囊和隔膜的完好性进
行检查。
3.4 对薄绝缘、铝线圈及运行超过20年的变压器,应加强技术监督工作。
如发现严重缺陷,变压器本体不宜再进行改造性大修,对更换下来的变压器也不应再迁移安装。
3.5 对新的变压器油要加强质量控制,用户可根据运行经验选用合适的油种。
油运抵现场后,在取样试验合格后,方能注入设备。
加强油质管理,对运行中油应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对不同油种的混油应按照GB/T7595-2000的规定执行。
3.6 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红外成像测温检查。
4 防止分接开关事故
4.1 无励磁分接开关在改变分接位置后,必须测量使用分接的直流电阻和变比,合格后方可投运。
4.2 加强有载分接开关的运行维护管理。
当开关动作次数达到制造厂规定值时,应进行检修,并对开关的切换时间进行测试。
5 采取措施保证冷却系统可靠运行
5.1 潜油泵的轴承应采取E级或D 级,禁止使用无铭牌、无级别的轴承。
对强有导向的变压器油泵应选用转速不大于1500r/min的低速油泵。
对已运行的变压器,其高速泵应进行更换。
对于盘式电机油泵,应注意定子和转子的间隙调整,防止铁心的平面摩擦。
运行中如出现过热、
振动、杂音及严重漏油等异常时,应安排停运检修。
5.2 为保证冷却效果,变压器冷却器每1~2年应进行一次冲洗,并宜安排在大负荷来临前进行。
5.3 强油循环的冷却系统必须配置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源,并采用自动切换装置,应定期进行切换试验,有关信号装置应齐全可靠。
5.4 新建或扩建变压器一般不采用水冷方式。
对特殊场合必须采用水冷却系统的,应采用双层铜管冷却系统。
对目前正在使用的单铜管水冷却变压器,应始终保持油压大于水压,并加强运行维护工作,同时应采取有效的运行监视方法,及
时发现冷却系统泄漏故障。
6 加强变压器保护管理
6.1 变压器本体、有载分接开关的重瓦斯保护应投跳闸。
若需退出重瓦斯保护,应预先制定安全措施,并经总工程师批准,限期恢复。
6.2 新安装的瓦斯继电器必须经校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瓦斯保护投运前必须对信号跳闸回路进行保护试验。
6.3 瓦斯继电器应定期校验。
当气体继电器发出轻瓦斯动作信号时,应立即检查气体继电器,及时取气样检验,以判明气体成分,同时取油样进行色谱分析,查明原因及时排除。
6.4 变压器本体保护应加强防雨、
防震措施。
6.5 变压器本体保护宜采用就地跳闸方式,即将变压器本体保护通过较大启动功率中间继电器的两付接点分别直接接入断路器的两个跳闸回路,减少电缆迂回带来的直流接地、对微机保护引入干扰和二次回路断线等不可靠因素。
7 防止变压器出口短路
7.1 应在技术和管理上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变压器运行条件,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变压器的出口短路。
为减少变压器低压侧出口短路几率,可根据需要在母线桥上装设绝缘热缩保护材料。
7.2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在遭受出口短路、近区多次短路后,应做低
电压短路阻抗测试或用频响法测试绕组变形,并与原始记录进行比较,同时应结合短路事故冲击后的其他电气试验项目进行综合分析。
正常运行的变压器应至少每6年测一次绕组变形。
8 防止套管事故
8.1 套管安装就位后,带电前必须进行静放,其中500kV套管静放时间应大于36小时,110~220kV套管静放时间应大于24小时。
8.2 定期对套管进行清扫。
8.3 如套管的伞裙间距低于规定标准,应采取加硅橡胶伞裙套等措施,防止污秽闪络和大雨时闪络。
在严重污秽地区运行的变压器,可考虑在瓷套涂防污闪涂
料等措施。
8.4 定期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查运行中套管引出线联板的发热情况及油位,防止因接触不良导致引线过热开焊或缺油引起的套管故障。
8.5 作为备品的110kV及以上套管,应竖直放置。
如水平存放,其抬高角度应符合制造厂要求,以防止电容芯子露出油面受潮。
对水平放置保存期超过一年的110kV及以上套管,当不能确保电容芯子全部浸没在油面以下时,安装前应进行局部放电试验、额定电压下的介损试验和油色谱分析。
8.6 运行人员正常巡视应检查记录套管油位情况,注意保持套管油位正常。
套管渗漏油时,应及时处理,防止内部受潮损坏。
9 预防变压器火灾事故
9.1 按照有关规定完善变压器的消防设施,并加强维护管理,重点防止变压器着火时的事故扩大。
9.2 现场进行变压器干燥时,应做好防火措施,防止加热系统故障或线圈过热烧损。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