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选择题题型训练:13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选择题题型训练:13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题型训练:13微粒的模型与符号一、单选题1.(2020·湖州)下图是一定量的B2和AB在一定条件下混合以及混合结果的模型,则( )A. 反应得到的生成物有两种B.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D.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2.(2020·宁波)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直接构成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D. x+y+z=2333.(2020·金华·丽水)“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本质。

浓度为75%的酒精常用作防疫消毒液,其有效成份是乙醇,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符号分析:乙的化学式为CO2B. 宏观分析:甲物质由2种元素组成C. 微观分析:一个丙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D. 基本反应类型分析: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2020·金华·丽水)为了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人们会通过制作模型或模拟实验进行研究。

下列属于模型的是()A. 用力拉板使纸断裂B. 向内推书使书隆起C. 地球仪D.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5.(2020·绍兴)与图示微观变化相符的化学反应是( )A. 2CO+O2点燃__2CO2 B. H2+CuO ≜H2O+CuC. 2H2+O2点燃__2H2O D. H2CO3≜H2O+CO2↑6.(2020·杭州)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C,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A. 原子B. 质子C. 中子D. 电子7.(2019·湖州)2019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

联合国宣布今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无法得知的是某元素()A. 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B. 一个原子的质量C. 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 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8.(2018·绍兴)国际上有铟等7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采用了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测的数据。

由图可知铟元素()A. 是非金属元素B. 质子数为49C. 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克D. 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9.(2018·温州)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4O3N2),茶氨酸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其中①表示的元素是()A. 碳B. 氢C. 氧D. 氮10.(2017·杭州)2017年5月,中科院、国家语委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8号元素为,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符号为OgB. 相对原子质量为118C.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9D.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711.(2017·嘉兴)今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 号、115号、117 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

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金属元素B. 镆的元素符号是moC.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7D. 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12.(2016·丽水)2015年浙江籍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若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她提取的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C15H22O5,说法正确的是()A. 每个分子的质量为282克B.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碳、氢和氧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 碳、氢和氧原子个数比为15:22:513.(2020·台州)食盐是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化学式为NaCl,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钠元素的化合价为()A. -2B. -1C. +1D. +214.(2020·湖州)“价一类”二维图可以表示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右图中的a、b、c、d、e 代表常见的含碳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和氧气反应生成cB. c和水反应生成dC. e可能难溶于水D. 由a得到e至少要经过三步反应15.(2020·宁波)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

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

有关该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 塑料是高分子合成材料B. 铜螺丝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铜锈C. 溴化银分解后,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16.(2020·温州)银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发生化学反应:4Ag+O2+2H2S=2Ag2S+2H2O,产生的Ag2S使银器逐渐失去光泽。

已知银的化合价为+1价,则Ag2S中S的化合价为( )A. +2B. -2C. +1D. -117.(2020·嘉兴)某化合物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将该化合物配制成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判断该化合物可能是()A. CaCl2B. Al(NO3)3C. NaOHD. H2SO418.(2020·杭州)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氧化钠:2NaNO3+10Na=6Na2O+N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NaNO3属于氧化物B. 生成物N2的化学性质由氮气分子(N2)保持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 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 D分析:先根据反应前后相同的粒子是未参加反应的粒子,确定出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微粒,再结合单质到化合物的变化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及“多变一”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分析。

解答:A、划去没有参加反应的粒子,该反应为,由此可知生成物只一种物质,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化合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符合题意;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 D分析:根据图中所给各粒子的构成书写出反应方程式,结合置换反应定义及化学式的配平系数解答。

解答:A、甲物质为甲烷,由分子构成,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中生成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2,不符合题意;D、由反应前后质量关系可知,x+y+z=32+200+1=233,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3. A分析:(1)根据物质乙的分子示意图确定它的化学式;(2)根据甲分子的示意图确定它的元素组成;(3)根据丙分子的示意图确定它的原子个数;(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化学反应种类。

解答:A.根据乙的示意图可知,乙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那么化学式为:H2O,故A错误符合题意;B.根据甲的示意图可知,甲物质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故B正确不合题意;C.根据丙的示意图可知,一个丙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一共有9个原子,故C正确不合题意;D.反应物有两种,而生成物只有一种,因此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4. C分析:1、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或一个公式;2、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解答:A、用力拉板使纸断裂,这是模拟向两侧拉的力的作用下地壳的变化的模拟实验,A错误;B、向内推书使书隆起,这是模拟挤压力下地壳的变形的模拟实验,B错误;C、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C正确;D、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这是模拟地球上远去的帆船实验,是模拟实验,D错误。

故选C5. A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模型和化学反应的类型;解答:由变化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一种化合物的过程,且单质、化合物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6. A分析:物质由分子构成,而分子由原子构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碳原子,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7. B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分析。

解答: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电子数相等,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根据元素名称可判断元素种类,最下方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不能得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

故答案为:B。

分析:质子数就是质子的数量,质子数的计算转换方法是: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铟是金属元素;故A错误;B、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的数字代表是原子序数,也表示质子数为49;故B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是比值,没有具体的单位;故C错误;D、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D错误;故答案为:B。

9. A分析:元素质量分数计算的基本公式是: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解答:茶氨酸的相对分子量为:12×7+1×4+16×3+14×2=164;C%= 12×7164×100%=51.2%;H%= 4164×100%=2.4%;O%= 16×3164×100%=29.3%;N%= 14×2164×100%=17.1%;C%>O%>N%>H%;由图可知,①所占百分比最大;故C符合;故答案为:A。

10. A分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粒子数目的关系,难度不大,注意概念的掌握。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不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图,可知右上角Og为元素符号,故A正确;B、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8为该元素的核电荷数,故B错误;C、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为118,故C错误;D、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为118,故D错误。

故选A11. A分析: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注意知识积累,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A、元素周期表中,以金字旁为偏旁的属于金属元素,因此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元素符号的首字母都是大写的,故B错误;C、的原子序数是117,说明该元素核内质子是117,相对原子质量大于117,故C错误;D、元素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故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