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经济学考试复习

工程经济学考试复习

工程经济学考试复习
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 (本大
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总计20 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 个或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
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 分)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10 分)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10 分)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总计20 分)
本大题共 1 小题,计10 分)
本大题共2 小题,第1 小题10 分,第2 小题20 分共计30 分。

)
名词解释:
,也就
是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贴现率.
准贴现率计算的将来值之和时的贴现率。

就是指连个互斥方案构成的差额现金流量的净现值,用△NPV 表示.
等方式来建立全部资产的情况.
的价格。

(影子价格是当社会经济处于最优状态时,能够反映社会劳动的消耗、资源的稀缺程度及最终产品的需求情况的价格。

)
,着重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功能分析,可靠地实现产
品或服务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价值的一种具有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

值。

(变化率)与第i 个不确
定性因素变化幅度(变化率)的比值。

是反映了对资源分配的控制权力从社会的一个个体或部门转移到了另一个个体或部门,这种性质的费用称为转移支付。

按一定的折现率,把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算到计算期初期(第0 年),
然后求其和。

所节省的经费用来回收相对增加的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简答题:
答:⑴折旧的方法分为一般这就法和加速折旧法,其中一般折旧法又包括①直线折旧法和
②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又包括③双倍余额递减法和④年数总和法。

⑵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范围不包括:已提足折旧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
的固定资产、按照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融资租赁方式租出和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答:不确定性分析就是分析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项目目标值得影响。

理由:为了评价项目能否经受各种风险,例如投资超支、建设期延长、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生产成本上升、实测需求变化及产品销售价格波动等,提高经济评价的可靠性和决策的科学性,需要在对项目行进确定性经济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和项目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 预测和估算的误差,科技进步,经济和政治形势变化。

答:①联系:一方面,从评价内容看,都使用各种经济评价指标对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另一方面,从评价方法看,都以项目收入与支出的现金流量为基础,运用静态或动态的方法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② 区别: (1)评价的角度不同; (2)评价的内容不同; (3)评价的指标不同;
(4)效益和费用的划分不同; (5)评价所用的价格和主要参数不同;
(6)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7)适用性不尽不同.
答:(1)F 不变,C 下降;
(2)C 不变,F 提高;
(3) F 提高,C 下降;
(4)C 小幅增加,F 大幅提高;
(5) C 大幅下降,F 小幅下降。

答:⑴、随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推移,它的服务潜力会下降,它所提供的收益也随之下降, 所以,根据“配比”原则,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早期多提折旧,而在晚期少提折旧;
⑵、固定资产所能够提供的未来收益是难以预计的,早期收益要比晚期收益更有把握一些,从“谨慎”原则出发,早期多提、后期少提的折旧方法是合理的;
⑶、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后期修理维护费用要比前期多,采用加速折旧法,早期折旧费用比后期多,可以使固定资产的成本费用在整个使用期内比较平均;
⑷、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并没有改变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和折旧总额,变化的只是在投入使用前期提的折旧多,后期提的折旧少,这一变化的结果推迟了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实际上等于企业从政府获得了一笔长期无息贷款.
答:(1)将方案按初始投资额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 )选择初始投资额最少的方案为最优方案.一般选定完全不投资方案, 即“零方案"为临时最优方案.
(3)用投资额最小的方案减去完全不投资方案,形成常规投资的增量现金流,应用增量分析指标考察经济效果,选出临时最优方案.
(4)继续选择初始投资额较高的方案作为竞赛方案,用该方案减去第(3)步中选出的临时最优方案,继而选出新的临时最优方案。

(5)如此重复步骤(4),直至选出最优方案.
答:① 列出独立方案的所有可能组合,形成若干个新的互斥组合方案(其中包括“零方案”) ; 每个组合的现金流量为被组合的所有独立方案的现金流量的叠加。

② 将所有的组合方案按初始投资额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③ 排除总投资额超过资源限额的组合方案。

④ 对所剩的所有组合方案按互斥方案的比较方法确定最优的组合方案;最优组合方案所包含的独立方案即为该组独立方案的最佳选择.
答:①总成本费用=折旧、摊销费、维简费+利息支出+外购原料、燃料、动力
+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②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答: (1)确定敏感性分析时拟采用的经济评价指标
(2)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
(3)分析不确定性因素的波动程度及其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4)确定敏感性因素
(5)方案决策或方案选择
答:(1)列出可能发生变化的,且相互独立的不确定因素;
(2)列出各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状态;
(3)估计出各个不确定因素在可能的变化状态下发生的概率。

(4)计算目标的期望值.
证明题:
1、名义利率、有效利率
证明:设名义利率为r,每年计息期数为m
每一计息期的利率为:
其一年后的本利和为:
其利息为:
有效利率为:
补充:若一年内计息次数为m,求n 年以后的本利和:
2、复利系数关系
相关公式:
复利公式
单利公式
一次支付终值公式
一次支付现值公式
倒数关系:
(F/P,i,n)=1/ (P/F,i ,n)
(A/P ,i,n)=1/(P/A,i,n)
(A/F,i,n)=1/ (F/A,i ,n)
乘积关系:
(F/A,i,n) =(P/A,i ,n) (F/P,i,n)
(F/P,i,n)= (A/P ,i,n) (F/A,i,n)
3、等值计算公式的推广证明
?
分析:对于现金流量图的不同时间单位[利率周期必须与其一致!] —-年/季/18 个
月,可有不同解法,但结果应该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