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线成像

X线成像

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
Part1 X线成像
X线成像基本原理:
1.与X线成像密切相关的特性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
电离效应
①X线能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质并在穿透过程中被物质不
同程度的吸收(即衰减)。

X线的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
②X线能够激发荧光物质,使其发出荧光,使不可见的X线转
化成可见的荧光。

荧光效应是透视检查的基础。

③感光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
④X线穿过任何物质都可以使其电离,而产生电离效应。

是放
射治疗的基础,也是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注意防护的原因
2.人体组织结构根据密度不同分为三类:
①高密度:有骨和钙化灶
②中密度: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以及体液
③低密度:脂肪组织以及含有气体的消化道、呼吸道、鼻窦和
乳突气房
3.X线穿透低密度的组织时,吸收少,剩余的X线多,在X线片上
呈黑影,荧屏上明亮;X线穿透高密度的组织时,吸收多,剩余的X线少,在X线片上呈白影,荧屏上较暗
4.数字X线成像DR依照结构可分为计算机X线成像CR、数字X
线荧光成像DF、平板探测器数字X线成像
5.血管造影是将水溶性碘对比剂注入血管内,使血管显影的X线
检查方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通过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响,使血管清晰显影的成像技术
X线图像特点:
1.X线图像是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组成,是灰阶图像
2.X线图像是X线束穿透某一部位的不同密度和厚度组织结构后的
投影总和,是该穿透路径上各个组织影像相互叠加在一起的影像
3.X线束是从X线管像人体做锥形投射的,因此,X线影像有一定
程度的放大并使被照体的形状失真
X线检查技术:
1.普通检查:包括荧光透视和X线摄影
2.特殊检查:包括软线摄影、体层摄影、放大摄影和荧光摄影,
自CT应用以来,只有乳腺的软线摄影还在广泛应用
3.造影检查:
①高密度对比剂主要有钡剂和碘剂
②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分两型:离子型如泛影葡胺,非离子型
如碘苯六醇
③离子型对比剂具有高渗性,毒副作用较多的特点;而非离子
型对比剂相对低渗性,低粘度,低毒副作用
X线检查中的防护:
1.屏避防护
2.时间防护
3.距离防护
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
1.一些部位如胃肠道,仍主要使用X线检查
2.骨肌系统和胸部也多是首先选用X线检查
Part2 计算机体层成像
CT图像特点:
1.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不同灰度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的灰
阶图像;像素越小,数目越多,构成的图像越细致,即空间分
辨率越高
2.CT具有高的密度分辨率,人体软组织的密度差别虽小,吸收系
数多接近于水,CT也能形成对比,这是CT的突出优点。

所以
CT可以更好的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如脑、肝、胰、脾、
肾、纵膈以及盆部器官等
3.规定水的CT值为0HU,人体中密度最高的骨皮质CT值为+1000HU,
而空气的CT值为-1000HU
4.CT图像是断层图像,并能通过计算机的处理重组冠状位和矢状
位各个方向的断层图像
CT检查技术:
1.普通CT扫描:
①平扫:不用对比增强或造影的扫描,一般都是先行平扫
②对比增强扫描:经静脉注入水溶性碘对比剂后再行扫描的方

③造影扫描
④高分辨率CT,是指可获得良好空间分辨率CT图像的扫描技
术,可清晰的显示微小的组织结构
2.图像后处理技术:
①CTA是静脉内注入对比剂后行血管造影CT扫描的图像重
组技术,可立体的显示血管影像
②仿真内镜
③CT三维立体图像
3.CT灌注成像:CT灌注成像是经静脉团注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后,
对受检器官的选定层面行连续扫描,获得灌注参数图以了解感兴趣区毛细血管血流动力学
4.CT检查的主要不足:
①患者接受的射线量通常比X线多
②增强检查要使用碘对比剂,对碘剂过敏的患者不能行CT增强
检查
③对脑组织和软组织的分辨力不如MRI
Part2 磁共振成像
MRI成像基本原理:
1.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信
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2.磁共振信号有T1,T2和质子密度等参数,主要以T1参数构成的图像为T1加权像(T1WI);主要以T2参数构成的图像
为T2加权像(T2WI);主要以组织内质子密度构成的图像
为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
MRI图像特点:
1.多参数灰阶图像:
①在表述上,不论在那一种加权像,白影都表述为高信号,
黑影都表述为低信号,灰影表述为中等信号,如黑白影
混合则表述为混杂信号
②同一组织在不同加权像上其信号强度可以不同,例如脑
脊液在T1WI上为低信号黑影,而在T2WI上则为高信号
白影;脂肪组织在T1WI上是高密度,而在T2WI上则为
较高密度
③T1长的组织在T1WI上是低信号,反之在T1WI上是高信
号;而T2长的组织在T2WI上呈高信号,反之在T2WI
上呈低信号
3.多方位断层图像:
4.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例如血管内快速流动的血液,在成像
的过程中采集不到信号而呈无信号黑影,即流空效应
5.MRI对比增强效应:顺磁性物质作为对比剂可缩短周围质子的弛
豫时间,称之为质子弛豫增强效应
6.伪彩色的功能图像
MRI检查技术:
1.序列技术
2.对比增强检查技术
3.MR血管成像技术
4.MR电影成像技术
5.MR水成像技术
6.MR功能成像技术
7.磁共振波谱技术
MRI的不足:
1.对骨和钙化的显示不如CT
2.对肺的显示不佳
3.带有心脏起搏器或体内有铁磁性物质时不能行MRI检查
4.重症监护下的危重患者不适于MRI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