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语文综合实践学习试题

初三语文综合实践学习试题

初三语文综合实践学习试题1.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睐——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

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

学校拟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另据报道,去年10月,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

材料二:漫画《无题》材料三:元旦放假,礼泉一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

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

”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

(3分)【答案】①中小学生上网的两个主要目的是娱乐与学习。

②中小学生触屏、触网年龄大大提前。

③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上网。

(3分)【解析】这是一个综合学习题型,既考查了学生的信息提炼概括能力,还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这个小题考查了考生从阅读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要抓住表中的数据来把握所包含的信息。

阅读并分析这则图表,就不难得提取出正确的信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仔细观察漫画,写出其寓意。

(2分)【答案】这幅漫画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孩子沉迷网络(玩电脑),家长只顾自己娱乐;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却没有为孩子树立榜样)。

意符即可。

(2分)【解析】这类试题将漫画寓意与学生学习的课本理论相结合,来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图文转化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生在做这类试题时不是理解漫画的寓意有很大难度,就是试题题肢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考生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命题者挖的“坑”中,所以这类试题考生得分普遍较低。

解答这类试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并不是无章可循,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做起题来就会事半功倍。

解题步骤:第一步认真看题,这是解答好漫画类试题的前提条件。

第二步读懂寓意(审题)这是解答好漫画类试题的关键环节。

读懂漫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看漫画的标题。

其次,看漫画的画面。

再次,看漫画的语言文字。

漫画中父母一人一台电脑,却批评儿子总玩电脑,一看漫画,考生就能很快得出寓意:家长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却没有为孩子树立榜样。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3】给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正确理解材料三画线句含义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

(2分)【答案】参考示例:乐乐,手机游戏确实很好玩(很精彩),我也很喜欢,但我们也不能过度啊。

长时间沉迷其中,既会伤害身体,又会影响学习,还会淡漠亲人间的感情(疏远亲人间的心灵距离),甚至还可能会误入歧路,你说呢?【解析】这是一道口语交际题型,考查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必须“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口语交际属于“语言积累与运用”的命题范围,它是学生语文的四大重要能力(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之一,是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

此题要注意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加以整合,清楚连贯地表达出来即可。

然后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要注意语气,要有理有据。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以下是新浪网上的一则微博新闻,请给它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5个字,2分)南京发布 V:【】“长在城墙、挨着城墙长的植物要定期清除,否则要么根系延伸引起城墙的鼓胀塌陷,要么墙面长期阴暗潮湿,加重砖面风化。

”所以,保护城墙得定期“理发”。

南京市园林局公布方案,明城墙外侧15米范围内,挨着城墙根的密集竹林、墙面上的爬山虎都要被清除,还城墙自由呼吸的空间。

【答案】答案示例:南京给明城墙“理发”(关键词南京/明城墙1分,“理发”/去除危害墙体植物1分)【解析】注意关键词语,南京,明城墙,理发。

【考点】筛选材料中的信息。

3.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材料: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自古知兵非好战”的深刻思想,先贤读兵论战并不崇尚单纯以武力制胜。

古代兵家认为“得道者多助,失遗者寡助”,正义之师可以得到民众支持。

常常会“不战而屈人之兵”。

探究结果:【答案】(示例)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人民愿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努力。

【解析】从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热爱和平这个意义上解答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4.综合性学习。

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诚的朋友。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尽管马的作用越来越小,但是我们不能淡忘这个曾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伙伴。

【1】请写出有关马的诗句、俗语各一例。

(2分)诗句:俗语:【答案】①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满分1分。

俗语:①人在衣裳马在鞍②风牛马不相及③驴唇不对马嘴④君子一言,快马一鞭⑤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⑥盲人骑瞎马⑦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解析】关于马的诗句和俗语非常多,但一定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否则不得分。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如果要出一期以马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仿照栏目一、栏目二的标题为这份手抄报再设计两个栏目标题。

(2分)栏目一:点击马的成语栏目二:吟诵马的诗作栏目三:栏目四:【答案】示例:①颂赞马的美文②探索马的起源(满分2分。

每个标题1分,合理即可。

)【解析】注意所写标题一定与前面的标题格式相同,语言简洁。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3】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有人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二者的关系中伯乐起决定作用;也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而不是驽马,不论是否有伯乐,它在任何地方都会显示出卓越的才能。

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理由。

(4分)【答案】提示:不论同意哪种观点,自圆其说即可。

【解析】提示:不论同意哪种观点,自圆其说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5.综合性学习。

(7分)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景山中学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任务:【1】【方案设计】本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

(2分)活动一:班主任、辅导员开展“每月一访”活动。

活动二:开展“手拉手”同学结对、师生结对互助活动。

活动三:。

活动四:。

【答案】(1)示例:开设心理咨询课堂,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组织留守学生开一次座谈会。

【解析】只要是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的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皆可,注意与活动1.2的一贯性。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图片探究】阅读下面两幅关于留守儿童的图片,写出你从中探究出的结论。

(2分)【答案】示例:留守儿童盼望父母归来。

【解析】从照片中的那热切的眼神我们应该想到,他们多么盼望父母回家来。

【考点】筛选材料中的信息。

【3】【口语交际】远在广州工作的父母担心吴玥的安全,要求她每天放学及时回家,不要外出。

吴玥觉得生活很枯燥、单调,听说社区成立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非常想去参加。

于是,她给爸爸打电话说:“”爸爸说:“好的,你去吧!”(3分)【答案】示例:爸爸,我总呆在家里感觉有点单调,听说我们社区成立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很想去参加。

我一定会注意安全的,您觉得可以吗?【解析】注意称呼,想去干什么,语气要委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6.综合运用(8分)汉字作为民族衷化的承载工具,横坚撇捺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下面的任务。

【1】【汉字起源】“步()”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叠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

“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①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②阶段③地步④旧制长度单位⑤用脚走⑥踩,踏⑦用脚步等量地⑧姓 9同“埠”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步”的本义是,理由是。

( 4分)【答案】【解析】根据“步”的甲骨文字形即可了解其本义,理由可直接摘引材料中的句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汉字魅力】汉语非常奇妙,同一字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韵往往很不一样,表现力非常强。

说说下列诗句中的“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4分)①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②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解析】理解诗句中两个“步”所描写的不同身份的人(一为做官之人,一为小女子),拟写他们行走的形象。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7.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共12分)【1】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

根据“关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和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2分)研究下表数据,写出研究结论:。

孝感市食品安全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500人)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答案】只有将近七成的群众对孝感食品安全满意;或有将近三成的群众对孝感食品安全不满意。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图表分析能力,注意关键性的数字,写出表达出的信息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研究下面三则材料,分别提炼观点,在成果展示会上交流。

(6分)材料一那瘦肉多得动你心的猪肉,有可能含有瘦肉精;那颜色白得馋你嘴的馒头,有可能就用过漂白剂;那色彩艳得逼你眼的饮料,有可能就加了塑化剂……材料二公众之所以引起“愁吃”的恐慌,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辞的宣传不无关系。

例如,某个地方西瓜使用了膨大剂,专家证实如剂量适当并不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但由于媒体的片面宣传,导致很多人不敢吃西瓜。

他们把个别问题当成普遍现象,动辄以“致癌”“致死”定论,把食品安全的问题放大了。

材料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主管、职能检测部门,已经开始行动,采取措施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实行全程监控和检测,对黑心者,频出重拳。

主要观点是:①②③【答案】①食品安全确实存在问题;②少数媒体片面宣传和夸大食品安全问题;③行政部门已经对食品领域黑心者实施监测打击。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主题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即可,不能把字写出方格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