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技术操作规程之
心肺复苏医护配合程序
判断环境安全
↓
进入现场,医护合力摆体位(如翻身需转体要手、头、肩、臀同步)
↓
↓
↓
↓ ↓
↓
↓
↓
医生判断:患者呼吸断续或停止、对刺激无任何反应,无搏动即可判定心脏停搏。
(站病人右侧)。
呼叫:快来人,抢救!摆好体位。
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吸氧。
护士: 备呼吸囊、氧袋、纱块(挖异物用)、接心电监护。
(站病人左侧)。
开放静脉通道。
A. 开放气道:使患者仰卧在板床或平地上,清除口中异物,仰头抬颏(如有颈部外伤,用不仰头推举下颌法,)。
B. 病人没有自主呼吸,叮嘱用呼吸囊进行人工呼吸:呼吸囊吹气2次,送气2秒/次,检查对通气的反应。
C. 判断循环征象:触及颈动脉搏动、口唇、甲床、面色。
心脏按压:按压胸骨下1/2,频率100次/分,按压:吹气为30:2次。
D. ABCD 程序进行5个轮回评估1次CPR 效果:复苏效果评估:重新判断患者神志、自主呼吸有无好转,散大瞳孔有无回缩,颈动脉有无搏动、唇、甲床有无恢复红润。
护士:已建立静脉通路。
医生: 在初级生命支持中、嘱护士:静注肾上腺素1mg 。
连接除颤监护仪,心电监护显示心室颤动,准备除颤! 护士:是!连接除颤监护仪,选择能量、充电、闪开、除颤。
医生:已完成五个CPR ,进行评估。
仍无自主呼吸、循环征象,继续CPR ,
备气管插管用物。
1.对无反应但已恢复呼吸和循环体征的患者采取恢复体位;交代病情,严密监护下车回科进一步抢救。
2.如无恢复循环体征,继续行CPR 。
↓
↓
↓ ↓
↓
注意:1、医生提除颤器(右侧);2、护士提红、蓝箱(左侧);3、担架工提氧袋、吸痰机及呼吸机(左侧)。
1. 心跳骤停的形式:
(1) 心搏停止;
(2) 心室颤动;
(3) 心电机械分离。
2. 除颤:
(1)位置:心底、心尖;
(2)能量:单向:200J-360J ;双向:150-200J 。
(3)使用非同步。
如需要《心肺复苏医护配合程序操作视频》,请携带优盘或移动硬盘(可用剩余容量最少250兆)到番禺区卫生局办公室陈文烽处复制,联系电话:84640320。
护士:准备气管插管用物:中号喉镜灯亮、导管内径7.5mm 、导管内囊完好、10ML 注射器、管芯距管口1cm 、石蜡油已润管、牙垫、已连接吸痰管、吸痰管通畅,气管插管用物准备完毕,换位进行CPR 。
A:医生:换位进行气管插管(用气管插管模型),口腔内吸痰,左手持喉
镜,右手以执笔式插管,置入牙垫,退镜及管芯,导管内吸痰、口腔内
吸痰、判断导管是否在气管内。
护士:双侧胸廓完好。
医生:有气体逸出。
连接呼吸囊吹气。
护士:双侧呼吸音清、对称,无气过水声。
医生:气管导管在气管内,管口距门齿22cm ,进行外固定、内固定。
B :医生进行CPR 。
护士准备执行医嘱。
C:医生:5%碳酸氢钠50ml iv;肾上腺素1mg iv;阿托品1mg iv ;
护士:复述医嘱后执行并报告。
D:医生:
高级生命支持中 ABCD 程序后进行评估CPR 效果:复苏效果评估:重新判断患者神志、自主呼吸有无好转,散大瞳孔有无回缩,颈动脉有无搏动、唇、甲床有无恢复红润。
护士:检测血压、脉搏并汇报。
1.对无反应但已恢复呼吸和循环体征的患者采取恢复体位;交代病情,严密监护,连接呼吸机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
清点用物并记录。
2.如无恢复循环体征,继续行CP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