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专题9 (2)行星风系气压带与风带
专题9 (2)行星风系气压带与风带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 & 考虑地转偏向力
30°N
中纬环流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副热带高气压带
低纬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
南风——西南风——西风(北纬30°附近)堆积下沉
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中 低 纬 纬 西 信 风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做一做:
1、写出南半球近地面的气压带; 90 º 2、用 标出南半球近地面的风带。
60 º 30 º 0º 30 º S 60 º S
90 º S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行星风系
干、冷
下沉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干、冷
暖、湿
副极地低压带
中 纬 西 风
暖、湿
上升 下沉
风
干、热
干、热
副热带高压带
专题9
行星风系
大气环流
阅读课本P83,回答以下问题:
• 什么是大气环流? • 大气环流有什么意义呢? • 大气环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假设1:地球不自转地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
只考虑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
•单圈环流
冷
热
思考:赤道、极地之间的单圈环流是否能够维持? 为什么呢?
•单圈环流
假设2:地球自转 地表均一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不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练习】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 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C )
60° 30° 15° 0° 0° 30° 60° 30° 15°
A
B
C
D
阅读P84专栏
《贸易风;马纬度;咆哮西风带》
•
Thank you!
东 北 信
湿、热
赤道低压带
东 中 南 纬 信 西 风 风
上升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 地 东 风
假设3:地球自转 地表均一 太阳直射点移动
气压带宽度:10个纬度
;移动范围:5个纬度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何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思考: 行星风系的分 布对各纬度带的降 水有何重要影响?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 极地东风带 带
极地高气压带
90°N
60°N
30°N
0°
30°SBiblioteka 60°S90°S按照降水的成因,可将降水分为对流雨、台风雨、 锋面雨和地形雨。 1、对流雨: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时,引起空气热力对 流运动,湿热的空气强烈上升,并伴随着高度的增加气 温急剧下降,其中的水汽迅速达到饱和而冷凝成降水。 (从全球范围上看,赤道地区全年以对流雨为主,常出 现在午后。) 2、台风雨:由台风引起的降水,我国台风主要出现在 夏秋季节。
3、锋面雨:两种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暖湿气流 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就会冷却凝结, 成云致雨。在温带地区最为常见。 4、地形雨:暖湿气流在前进中,遇到较高的山地阻碍 被迫抬升,因高度上升,降温冷却。到达凝结高度时, 便产生凝结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