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 行星风系
【知识梳理】:
1.气压与风:
①气压:指某一高度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1个标准大气压=1013百帕)
②气压的影响因素:气温高低、空气的升降运动以及海拔高低等。
一般,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若高度相同,则气温高处气压低;若空气下沉,则近地面形成高压,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注意:垂直方向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的地区,天气晴朗;反之,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的地区,多为阴雨天气。
③等压线: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分布状况的表示方法。
等压线是同一时间内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在等压线图上,中心气压值高,气压值向外逐渐降低的一组闭合等压线,构成高气压系统,简称高压;等压线图上,中心气压值低,气压值向外逐渐增高的一组闭合等压线,构成低气压系统,简称低压。
注意:不同地区气压差异是针对同一时间内某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而言的,对同一地区而言,气压永远是上低下高。
④风——空气的水平运动。
在水平方向,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风。
⑤风向: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
如果风向在某个方位左右摆动不能肯定,就加以“偏”字。
注意:风向是指风从何处来的方向,而不是吹去的方向。
⑥风向频率:表示某个方向的风出现的频次。
⑦风的成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了风速的大小。
其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大小
由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决定)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赤道没有偏向)
摩擦力(大小随风速而变化,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
注意: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是针对风前进方向而言的。
2.大气的运动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根本原因:太阳辐射不均造成高低纬温度差异
3.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地区分布不均——地表冷热差异——大气垂直运动(上升和下沉)——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4.大气环流(作用: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假设地球静止且地表均一——单圈环流(全球两圈)
考虑地球自转——三圈环流(全球六圈)
考虑地球公转——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考虑地表状况不均一——季风、城市风、山谷风和海陆风等
①三圈环流
划分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 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以赤道低气压带为轴南北对称。
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低
压带和高压带相间分布,风带位于
高低压之间。
③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
动:随太阳直射点移动,大致是夏
季北移,冬季南移。
5.行星风系与气候
行星风系构成了地球不同纬度带气候的基本框架,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
①在高气压带,气流以下沉为主,水汽难以冷凝形成降水,是地球表面降水较少的纬度带。
如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
②在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云致雨,是地球上降水较多的区域。
如热带雨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③在终年受西风控制的地区,终年温和湿润,如温带海洋性气候。
④在气压带和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如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6.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注意:关于气候类型的几点说明
①季风气候只有亚洲最为典型,其他洲的类似区域可称为“季风性湿润气候”。
②除南极洲外,其余六大洲共有的唯一的一种气候是地中海气候。
③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单调,有两种或以上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在年内有明显的不同。
④亚洲气候类型最多样化,但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与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⑤气候类型表示方式: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图表解读】:
1. 等压线、等压面图
基本知识和读图要点:
①等压线分布的不同形式,表示气压分布的不同特点。
等压线平直还是弯曲,表示气压分布简单还是复杂;等压线的排列方向,表示气压分布的方向;等压线闭合,表示气压分布有高、低压中心;等压线疏密,表示水平方向上气压差异的程度:同一幅图上,等压线愈密,说明气压梯度愈大,此处风力就越强。
②等压线图是水平方向的,等压面图是垂直方向的
③在等压面图上,用等压线表示气压的空间分布。
等压面凸起的地方(如B),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高。
等压面凹下(如D),表示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低。
④气压系统(天气系统)主要分为:高气压(反气旋)、低气压(气旋)
2.1月、7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要求:
①判断季节、时间和风向,并简述原因
②判断大陆、海洋上的气压中心;被切断的气压带
③判断大陆上的气候特点
3.气压带、风带图示意图
读图要求:
①不同纬度气压带的名称
②不同纬度风带的名称及其风向
③气压带、风带的是如何季节移动
④判断全球多雨带及其成因和降水类型
⑤判断全球少雨带及其成因
⑥不同纬度、不同海陆位置的气候类型、特征和成
因
4.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示意图
读图要求:
①季节移动的规律及原因
②季节移动的影响:对什么纬度什么地区造成什么影响
③读图分析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具有明显的
季节变化的原因
5.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表
读图要求:
①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内容及数值
②根据气温与降水的统计数据及关系判断气候类型、特征
③判断这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和成因
④判断气候类型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补充:气候类型判读方法
①从最冷或最热月判断某地所处的半球。
②从雨型判断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夏雨型: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季风气候;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少雨型:热带荒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6.气候类型分布图
读图要求:
①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②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何种地理信息(气候、降水等)的分布特征、规律
③分析该地理事物这样分布的原因及其影响
④重点掌握中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分布情况及成因
【重点、难点分析】:
1.考试重点:
(1)1月、7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及成因分析
(2)行星风系的基本模式: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名称、分布及移动规律、风向判断(3)行星风系对气候的影响
2.考试难点:
(1)1月、7月海平面及地面气压线状况的成因分析
(2)行星风系的基本模式: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分布规律及移动规律、风向判断(3)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的判读
(4)地中海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的成因分析
(5)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3.与其他章节的联系:
与前面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公转(季节更替)有直接联系;与后面季风、台风、寒潮、梅雨等气候,以及洋流关系密切,是重点章节之一。
4.拓展: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让学生学会分析城市风、山谷风和海陆风的特点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