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进行生物教材分析-论文

如何进行生物教材分析-论文

如何进行生物教材分析
摘要:本文简要叙述了教材分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必要性,教材分析的主要依据、方法和基本要求。

关键词:教材分析必要性分析依据分析方法
正文:
一:教材分析的必要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实现教学最优化,就必须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和教学过程最优化,以达到课堂效率的最高化。

教材上面的知识只是内容,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把这种贮存状态的内容转化为传输状态的知识,通过学生的再学习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贮存状态的知识,只有设计优秀的教学过程,使教材内容完美转化到学生的知识,才能算是成功的教学。

而教学过程的确定并不是随意的,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如教学思想的指导、教学内容的制约、受教对象的影响。

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的研究,正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只有教师正确理解教材,对教材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挖掘出教材本身没有写出来的知识的能力价值,才能因材施教,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和能力培养。

教材分析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一项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它的深广度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是教师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加深对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物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在中学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在生物学方面已掌握的知识和接受能力受地域、年龄等影响比较大,而且高中生物部分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

另外,生物教学涉及很多实验教学,这又与学校的教学条件紧密联系,如果不进行教材分析和研究,光靠教材提供的教学方法,是满足不了教学需求的。

因此就需要进行透彻的教材分析,在充分了解并尊重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前提下,设计并选取最合适于学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

二:生物教材分析的依据
1.高中生物知识体系
进行教材分析,首先要考虑的是高中生物的知识体系。

在了解了整个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就能掌握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占地位。

高中生物知识体系网络可概括为以下几个大板块:1: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细胞工程;2: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3:人和动物的新陈代谢;4:细胞的生命历程、生物的生殖和发育;5:遗传的物质基础;6:遗传的基本规律;7:生物的变异与进化;8: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9: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0:微生物与发酵工程;11:生物与环境。

认识这个知识体系,在分析教材时,才能看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才能把各部分教材内容放在生物学知识体系中来理解。

认识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从知识方面居高临下,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容,作到深入浅出;才能从发展的观点掌握好知识,避免教学中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2: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教育对整体制定的学科教学指导文件,是指导教学和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评价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分析教材必须研究知识结构的
教学合理性。

这样做不是不尊重教材,而是研究教材。

进行教材分析的时候,要紧密联系这个总的目的要求,重视课标中规定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不能只靠个人经验独断,既要看到教学中具体的问题,也要抓住普遍的大问题。

教师应该非常熟悉课程标准,特别是现在一个课标多种教材的情况下,准确掌握课程标准尤为重要。

只有掌握课标才能对不同教材进行分析比较,以便在使用中做到删选取舍,达到高中生物教学目的的要求。

3:生物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和学的具体依据,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材分析主要的分析主体。

进行教材分析时应站在知识体系、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高度下进行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的研究,避免就教材分析教材。

同时,还要参阅必要的教学参考书,使对教材的分析更全面、更透彻。

4:学生和学校教育环境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是最重要的一个教材分析依据。

必须充分把握学生对高中生物的接受水平、已掌握的生物知识、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材分析,因材施教,设计并选取最合适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而学校教育环境作为限制教学活动进行的重要因素,也应该作为教材分析的依据。

对教材的分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再完美,没有条件进行,所有的努力也是白搭。

三:教材分析具体方法和基本要求
1:分析教材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
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这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更好地发挥教材的实效性。

教材分析不能仅仅针对一套教材,最好结合多种版本的教材来进行。

在对比中分析所选教材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法,明确教材的思路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最大化发挥教材的优点,避免教材在实践中的不足。

同时,明确教材内容铺展规律,即可结合实际确定实践教学如何一步步开展。

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时,切忌对教材进行局部的、孤立地分析,要从整个高中生物知识体系和课标大整体出发,分析教材的作用地位,确定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

2:分析教材内容的价值
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知识价值的研究,在对教材进行分析的时候,要对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的价值和功能进行分析,以便使知识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利用。

结合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分析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生活、学习中具有哪些教育价值,考虑其前后联系及其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教学,有利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连贯,有利于知识的串联,使教学实效最大化。

3:分析教材具体的重难点
从以上方面分析的基础上,已经从整体上把握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就便于确定教材中具体的重难点。

教材具体重点主要是由教材本身性质和功能决定的。

而难点具有变动性,因为根据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水平和能力不同,教材难点也会相对不同。

因此,在分析教材具体重难点时,要注意区分。

重点的分析依据课标和教材,难点的分析还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

4:对学生和教师的分析
在进行这一步分析时,要绝对充分认识教学的主体应是学生。

因此,在进行分析的时候,要换位思考,根据学生从教材里实际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来思考教学什么和怎样教学,思考的方向应聚焦在怎样组织好知识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层次和类别。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理解消化教材,而是要跳出教材进行知识的再组织,使学生不仅仅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消化和理解,而是能对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再组织和拓展思维。

“一个有学问的人对材料的组织方法,不同于一个初学者对材料的组织方法”。

[1]对学生进行分析的时候,要时刻警惕以教师自身的感受和经验对学生进行判断,而要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永远是教材分析的前提,但不应该是教材分析的重心。

”[2]在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就能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类别选取适宜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此外,也要对教师自身特点进行分析,因为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长,分析好自身的特长,扬长避短,更好地将自己的长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教学活动更感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此时,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再是固定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动态的。

不同的学生或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时间,同一个知识点,经过分析,就选取不同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来进行。

5:对其他学科与生物的联系的分析
当今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科之间的知识穿插频繁。

高中生物与其他如数学、化学等学科可谓密不可分,进行生物教材分析的时候,也要对学生在该阶段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生物学科的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快更易更全地掌握目标知识。

教材分析是教学进程中的重中之重,教材分析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中。

教师在教学生涯中,要不断学习和不停思考教材分析方法,使教学更完美,自己更称职。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0.
[2]顾云虎.如何用教学论思维深入分析教材—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修订版的方法论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