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公司拟投资建设一个生化制药厂。
这一建设项目的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实施计划。
该项目建设期为3年,贷款实施计划进度为:第一年20%,第二年50%,第三年30%,第四年项目投产。
(2)建设投资估算。
本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的估算额为52150万元,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为4500万元。
(3)建设资金来源。
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
贷款总额为19740万元,从中国建设银行获得,年利率为12.36%,按季度计息。
(4)生产经营费用估计。
建设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以后,全厂定员为1000人,工资和福利费按照每人每年7200元估算。
每年的其他费用为855万元。
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估算为18900万元。
年经营成本为20000万元,年修理费占年经营成本10%。
各项流动资金的最低周转天数分别为:应收账款36天,现金40天,应付账款30天,存货40天。
问题:(1)估算项目建设期分年贷款利息;(2)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拟建项目的流动资金;(3)估算拟建项目的总投资。
解:(1)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
有效利率= (1+12.36÷4)4-1 = 12.95%贷款额度:第一年为:19740×20%=3948(万元)第二年为:19740×50%=9870(万元)第三年为:19740×30%=5922(万元)贷款利息:第一年为:(0+3948÷2)×12.95% = 255.63(万元)第二年为:[(3948+255.63)+ 9870÷2] ×12.95% = 1183.45(万元)第三年为:[(3948+255.63+ 9870+1183.45)+5922÷2] ×12.95%=2359.24(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合计= 255.63+1183.45+2359.24=3798.32(万元)(2)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
应收账款= 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20000÷(360÷36)=2000(万元)现金=(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1000×0.72+855)÷(360÷40)= 175(万元)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 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18900÷(360÷40)= 2100(万元)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用+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修理费)÷年周转次数= (1000×0.72+855+18900+20000×10%)÷(360÷40)= 2497.22(万元)产成品= 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20000÷(360÷40)= 2222.22(万元)存货= 2100+2497.22+2222.22 = 6819.44(万元)流动资产= 应收账款+现金+存货= 2000+175+6819.44 = 8994.44(万元)应付账款= 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18900÷(360÷30)= 1575(万元)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 1575(万元)流动资金=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8994.44―1575 = 7419.44(万元)(3)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额= 固定资产投资额+ 建设期借款利息+ 流动资金= 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 52150 + 4500 + 3798.32 + 7419.44= 67867.76(万元)2、某建设项目有关资料如下:(1)项目计算期10年,其中建设期2年。
项目第3年投产,第5年开始达到100%设计生产能力。
(2)项目固定资产投资9000万,(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预计8500万元形成固定资产,500万形成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年折旧费为673万元,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
(3)无形资产在运营期8年中,均匀摊入成本。
(4)流动资金为1000万元,在项目计算期末收回。
(5)项目的资金投入、收益、成本等基础数据,见表1:(7)还款方式:在项目运营期间(即从第3年到第10年)按等额本金法偿还,流动资金贷款每年付息。
长期贷款利率为6.22%(按年付息),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3%。
(8)总成本费用的80%形成固定成本。
问题:1. 计算无形资产摊销费。
无形资产摊销费=500÷8=62.5(万元)2.编制长期借款还本付息表。
(把计算结果填入表2中,表中数字按四舍五入取整,下同)长期借款利息:建设期贷款利息=4500÷2×6.22%=140(万元)每年应还本金=(4500+140)÷8=580(万元)编制借款还本付息表:3. 编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把计算结果填入表3中)3、某建设项目,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为10年,固定资产投资为1800万(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其中800万元为自有资金,其余贷款解决,年利率为6%,本金按运营期每年等额偿还,利息每年收取,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余值在运营期末收回(按平均年限法折旧,残值率为4%),无形资产为200万元,在运营期内均匀摊入成本。
流动资金为1200万元,在运营期第一年投入,在运营期末一次收回,有一半为自有资金,另一半贷款解决,年利率为5%,每年偿还利息,本金在运营期末一次偿还。
运营期第二年才出现资金盈余(及资金来源大于资金运用),年维修费为折旧费的39.34%。
年经营成本1000万元,年经营成本的5%作为固定成本,且财务费用不进入固定成本。
问题:(1)填写表4中的所需数据表4 还本付息表单位:万元(2)填写表5中的所需数据年折旧费=[(1800+30)×(1—4%)]÷10 = 175.68(万元)年摊销费=200÷10=20(万元)固定成本=175.68 + 175.68×39.34% + 20 + 1000×5% = 314.80(万元)4、拟建某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58.90万(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但其中包括无形资产600万元),建设期2年,运营期8年。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自有资金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贷款总额为2000万元,在建设期内每年投入1000万元;贷款年利率10%(按月计息),有中国建设银行获得;在运营期初,按照每年最大偿还能力偿还;无形资产在运营期8年中均匀摊入成本;固定资产残值300万元,按平均年限法折旧,折旧年限为12年。
本项目第3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4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90%,以后各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流动资金全部为自有资金。
项目的资金投入、收益、成本,见表6;贷款部分不含建设期利息。
问题:1.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和运营期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费。
实际利率=(1+10%÷12)12– 1 = 10.47%建设期贷款利息= 1000÷2×10.47% + (1000+52.35+1000÷2)×10.47%=52.35+162.53=214.88(万元)运营期固定资产折旧=(5058.90-600-300+214.88)÷ 12 =364.48(万元)无形资产摊销费=600÷8 = 75(万元)2.计算第三年的税后利润并确定当年可用于偿还建设期贷款本金的资金总额。
第三年的税后利润=(3500 - 210 - 2490.84 - 364.48 - 75 -2214.88×10.47%)×(1-25%)= 95.84(万元)当年可用于偿还建设期贷款本金的资金总额= 95.84 + 364.40 + 75 = 535.24(万元)5、某项目投产后的年营业收入为500万元,年营业成本为380万元,其中折旧为150万元,所得税率为33%,则投产后年净现金流量为多少?解:现金流入 = 500(万元)经营成本 = 380-150 = 230(万元)所得税 =(500-380)×33% = 39.6(万元)现金流出 = 230 + 39.6 = 269.6(万元)年净现金流量 = 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 500―269.6 = 230.4(万元)6、某项目研究期为15年,其中建设期为3年,第4年开始投产,第5年达到生产能力,建设投资总额为10000万元,分3年投入,如表1所示。
表1 建设投资(单位:万元)流动资金总额为3000万元,在第3年末投入。
自有资金总额为5000万元,分年投资情况见表2。
表2 自有资金分年投资额(单位:万元)自有资金与建设投资总额之间的差额向建设银行借贷,年利率为8%,银行给予3年的宽限期(只计利息,不付息),第4年投产后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当年利息,并分10年以等额本金方式偿还建设期的全部借款本金与利息。
整个计算期内流动资金从银行借贷,年利率为8%。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经营成本的预测值如表3所示,其他支出忽略不计。
表3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经营成本预测(单位:万元)公司所得税率为33%,按当年税后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5%提取公益金,余下部分全部作为应付利润分配。
借款本金还款来源为折旧和摊销,不够再用税后利润补还。
进行该项目的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1、借款需要量借款需要量的计算(见表4)表4 借款需要量计算表(单位:万元)2、建设投资借款利息建设投资借款利息计算是假定每年借款发生在年中,当年借款只计一半利息,第4年初累计的欠款即为利息资本化后的总本金。
建设期利息计算表5。
表5 建设期利息计算表 (单位:万元)3、固定资产平均折旧年限为15年,残值率5%。
建设期利息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内,第15年回收固定资产余值为2550万元,具体见表6。
表6 折旧与摊销计算表(单位:万元)10624×(1-5%)÷15≈6734、建设投资还款计划与利息根据与银行商定的条件,第4年开始支付每年的利息并偿还本金的1/10,10年内还清,建设投资还款计划与利息计算见表7。
表7 借款偿还计划表(单位:万元)5、利润和所得税计算根据销售收入和所有成本之差计算利润,所得税税率为33%。
利润的分配按以下原则进行:按当年税后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按当年税后利润的5%提取公益金,余下部分全部作为应付利润分配,如果年折旧费不足归还借款的本金,则先归还借款本再分配利润。
见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