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听课记录
高中化学听课记录
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中心问题是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与物质的量之间建立了联系,请问这种联系是什么?过渡: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一些综合计算题,提高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计算能力。投影:例1:有盐酸和CuSO4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Ba(NO3)2后,得到4.66g白色沉淀,过渡后的滤液经检验有Ba2+等;向滤液中加入1mol·L-1的AgNO3溶液150mL,刚好把CI-全部沉淀完全。将沉淀过滤后,继续向滤液中加入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可得到最大数量的蓝色沉淀。计算混合溶液中盐酸和CuSO4的物质的量及的值。引导:读题:请认真阅读题目。
[概括]:的关系,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式或化学方程式。再者注意物质的量是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中心问题,是首先要考虑的。
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各物质的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同温同压下变化的气体的体积之比。
阅读题目。
找出重要词:滤液中有Ba2+、CI-刚好沉淀完全;最大数量的蓝色沉淀。
通过复习加深理论的指导作用。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审题:找出题目已知条件及关键问题。析题:(1)滤液中有Ba2+说明什么?与所求之间有无联系。?(2)所加AgNO3溶液将CI-全部沉淀意味着什么?与所求之间有无关系?(3)最大数量的蓝色沉淀意味着什么?Cu2+要想沉淀下来,溶液中能否还存在大量的H+?NaOH溶液要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小结:通过寻找题目中的一些关键点,建立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就可突破所求。析题:如果采用从所求出发向前推导直至已知的逆向思维,我们再来展开分析:(1)所求CuSO4与已知中的哪个量有关系?(2)所求盐酸与题设中的哪个量有关?(3)欲求NaOH的体积,需先求出NaOH的哪个化学量,而此化学量又与题设中的哪些物质有关?解题:请根据正向或逆向思维过程进行解题,得出答案。小结:(1)本题易出错误的环节在哪儿?提醒学生考虑问题要周全,注意思维的全面性。(2)通过例题1谈谈如何进行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