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编号:YR -002 版本号:01xxxxx服务有限公司液化气泄漏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单位: xxxxx服务有限公司编制人:公司预案编制组发布人:xxx批准日期:2018年5月1日执行日期:2018年5月1日批准页制定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及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为提高本公司应对和防范生产安全事故风险的能力,做到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除,应急响应迅速,应急资源准备充分,立足自救,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特制订本预案。
《xxxxx服务有限公司液化气泄漏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现予以公布。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主要负责人:2018年5月1日目录1 事故风险分析 (2)1.1风险分析 (3)1.2 事故发生区域 (3)1.3 事故的危害程度、可能时间及影响范围 (4)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4)2 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 (4)2.1应急指挥机构 (4)2.2 应急救援组织职责说明 (5)3 应急处置程序 (7)3.1处置程序 (7)3.2响应分级 (7)3.3 响应程序 (8)3.4 应急启动 (8)4 应急处置措施 (9)4.1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9)4.2火灾爆炸应急处置措施 (10)4.3压力管道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0)4.4中毒窒息应急处置措施 (11)附件1平面布置及应急疏散路线图 (13)附件2 内部应急人员的职责、姓名、电话清单 (14)附件3 外部救援及报告电话 (14)附件4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清单 (15)附件5液化气物质理化、危害特性表 (16)液化气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风险分析1.1风险分析1、理化性质。
民用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有:丙烷、正丁烷及异丁烷,液化石油气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的性质,经降温和加压处理后密度增大成为液态。
闪点为-74℃,引燃温度为426─537℃,爆炸极限范围约为2─10%,在浓度相当低的情况下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挥发性较强,液态挥发成气态时,其体积扩大250倍,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其热值大,最高燃烧温度可达1900℃。
相对密度为空气的1.56倍,低洼处沉积。
2、燃烧特点。
气相燃烧时,呈明显的黄色火焰。
当压力高气流量大时,火焰高度可达50m,并发出喷燃的哨声;液相燃烧时,呈鲜艳的橙黄包火焰,烟雾较浓;气液相混合区燃烧时,火焰高度呈周期性变化,颜色呈黄、橙、黄交替变化火焰低时是灭火的良好时机;流散液化气燃烧时,火焰高度比燃烧面积直径大2─2.5倍。
3、爆炸特点。
液化气的爆炸极限范围约为2%~10%。
1kg液化气全部气化后,体积近500L,若以2%浓度计算,可组成25m3的爆炸性气体。
液化气的爆炸威力大,爆速2000~3000m/s,1kg液化气的爆炸威力约等于40kgTNT炸药的当量。
液化气爆炸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爆炸时形成的强大气浪不仅会使建筑物倒塌,而且瞬间形成大体积空间火焰,造成重大破坏和人员伤亡。
4、毒性特点。
液化石油气浓度较低,短时间内对人体的危害性不大。
但是,如果浓度较高时,就应采取措施,进行通风,排除气体,否则会导致作业人员麻醉发晕,处于危险状态。
生产过程中,盛装液化石油的钢瓶,储罐及管道、阀门法兰等因老化、受热等原因,造成液化气泄漏,可导致作业人员中毒窒息、着火、爆炸事故。
1.2 事故发生区域储罐区、充装车间、管道区域。
1.3 事故的危害程度、可能时间及影响范围(1)危害程度:液化气管道、阀门发生液化气泄漏易造成区域内作业人员中毒,事故发生后,周边人员盲目进入事故区域施救,发生中毒;区域内液化气浓度达到了爆炸极限范围遇明火易发生爆炸事故;液化气管道着火时,未及时切断液化气来源易发生回火爆炸事故。
储罐、压力管道及气瓶因受热、材质老化或超装等原因,发生超压,造成容器爆炸。
事故发生后,可能衍生大面积火灾及环境污染事故,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2)发生可能时间:正常生产时、检维修时等。
(3)影响范围:罐区、车间、站区及周边区域。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液化气设备、管道及阀门老化、锈蚀;(2)可燃气体报警器报警;(3)作业过程中出现小的泄漏或小型火灾;(4)压力表、安全阀等附件未定期检测,出现故障等;(5)设备检修、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管理混乱,未按规定落实审批、作业票制度。
2 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2.1应急指挥机构公司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建兼职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公司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如下:2.2 应急救援组织职责说明2.2.1 应急救援组长职责公司应急救援组由站长xxx担任组长。
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
组长主要职责如下:(1)贯彻执行国家、各级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相关规定。
(2)组织制定、修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
(3)审批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救援所需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购置。
(4)检查、督促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6)及时向安监、消防及当地政府等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的具体情况。
(7)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并根据事件情况向周边单位予以请求援助。
(8)组织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9)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
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件调查等工作。
(10)负责督促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向周边企业、敏感点等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化学品特性、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
2.2.2 应急救援队伍职责2.2.2.1 义务消防队由xxx、xxx负责,其他人员配合。
主要职责如下:(1)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了解事故情况,根据事故情况立即开展初期扑救工作,并及时向组长汇报现场情况。
(2)负责现场人员的救护和撤离。
(3)利用现场器材和装备,控制火势,降低相邻建构筑物、装置温度,防止发生次生火灾。
(4)事故严重时向组长汇报请求外部支援,并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人员和救援队伍。
(5)负责事故现场的污染物收集,清理洗消等善后处置工作。
2.2.2.2 应急抢救组职责由xxx、xxx负责,其他人员配合,主要职责如下:(1)听到报告后,立即奔赴事故现场,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并及时上报应急救援办公室,听从组长的指挥。
(2)根据事故的性质,采取切断设备装置电源、封堵泄漏处、关闭装置阀门、开关等措施,开展抢险救援。
(3)对发生事故的装置设备、设施进行抢修。
2.2.2.3 供应、联络、救护组由xxx负责,其他人员配合。
主要职责如下:(1)解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所需应急物资、装备的拿取、供应、紧急采购和调运。
(2)负责现场救护人员的联络通讯工作。
(3)对救出的伤员进行简单救治。
(4)负责与医院等救护单位进行联系并做好各救援力量的迎接工作。
2.2.2.4 治安保卫组由xxx负责,主要职责如下:(1)协助抢修小组人员搞好人员疏散、隔离和警戒,维持现场秩序划定安全距离,做好治安警戒。
(2)保护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人员疏散后,再检查一遍,确保人员全部撤离现场。
(3)组织清点受灾人员、统计伤亡人数。
(4)事故结束后,保护现场,参与事故调查。
3 应急处置程序3.1处置程序3.2响应分级根据突发液化气事件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由高到低可划分为三级,Ⅰ级(严重)即液化气泄漏,引发火灾爆炸。
Ⅱ级(较重)即液化气泄漏,引发中毒窒息。
Ⅲ级(一般)即液化气泄漏,未造成人员伤亡三个级别。
鉴于公司规模小,人员少,三级响应均为全站工作人员。
3.3 响应程序发生事故后,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安全员或站长报告,站长、安全员组织应急工人员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应立即赶往现场,组织人员查明液化气泄漏部位和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有可能发生事故扩大时,立即上报。
3.4 应急启动3.4.1安全员到达现场后,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
当液化气泄漏存在着火爆炸危险危及到厂内外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助友邻单位、厂区外过往行人在调度指挥协调下,向上侧风方向的安全地带疏散。
3.4.2 站长到达事故现场后,应迅速了解清楚事故的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事故的控制情况,在查明液化气泄漏部位和范围后视能否控制作出局部或全部停工的决定。
3.4.3 应急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中毒人员, 配戴好防毒面具,以最快速度将中毒者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
当出现着火、潜在爆炸时,及时切断液化气源。
并根据现场情况,迅速进行抢修设备,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
3.4.4救护人员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对中毒人员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3.3.5义务消防队人员,应立即了解情况,连接好消防带,做好随时灭火的准备工作。
4 应急处置措施4.1泄漏应急处置措施1、报警及时报告上安全员或站长,并视情况拨打119、120。
2、建立警戒区。
立即根据地形、气象等,在距离泄漏点至少100米范围内实行全面戒严。
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内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对于大泄漏,增大隔离区。
3、消除所有火种。
立即在警戒区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
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
4、控制泄漏源。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容器、槽车,避免液体漏出。
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法暂时封堵。
5、导流泄压。
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烃导入紧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将液化石油气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
6、罐体掩护。
从安全距离,利用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和固定式喷雾水枪对准罐壁和泄漏点喷射,以降低温度和可燃气体的浓度。
7、控制蒸汽云。
用中倍数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减少液化气蒸发;用喷雾水(或强制通风)转移蒸气云飘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扩散掉。
8、处置组织与现场监测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人员随时做好撤离准备。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警戒区直至液化石油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
4.2火灾爆炸应急处置措施1、报警。
及时报告上安全员或站长,并视情况拨打119、120。
2、建立警戒区。
立即根据地形、气象等,在距离泄漏点至少100米范围内实行全面戒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