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妈妈睡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哄、先”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会写“哄、先”等7个字,积累“明亮的眼睛”等短语,会写“明亮、故事”等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3.结合实际,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4.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5.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感受母爱。
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懂得关爱父母,学会感恩、回报。
教学重点: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
教学难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1)听歌曲《我的好妈妈》,了解妈妈平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2)初读课文,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再读课文,借助课文插图,猜想:课文写了怎样的妈妈?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歌曲导入:播放歌曲《我的好妈妈》。
(师在音乐声里读旁白:总有一双温柔的手紧紧地牵着我们,从我们出生的第一刻起,她就怀抱着我们,用甘甜的乳汁喂养着我们长大。
不记得多少个日出日落,她总是用她的双臂迎接着我们,伴随着我们长大,她就是——妈妈。
让我们一起唱唱这首歌,唱给我们的好妈妈听。
)2.揭示课题: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妈妈下班回来,多辛苦啊!妈妈累得睡着了,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妈妈睡了》。
(板书课题:妈妈睡了)3.教师引导:朗读课题《妈妈睡了》时声音要轻柔一些,才不会吵醒妈妈。
引导学生用较为轻柔的语气读好课题。
二、初读感知,总体把握。
1.范读课文:请听老师读课文,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2.课件出示自读提示: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把描写妈妈睡梦中样子的句子画上横线。
3.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偏旁归类识字。
课件出示:哄吸(口字旁)润汗沙(三点水)哄睡呼吸红润汗珠沙沙(2)指名读。
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红润”中“润”的读音是翘舌音。
(3)齐读词语。
(4)指导书写“哄”。
观察这个字的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同桌互评,教师点评。
(5)字串识字。
课件出示:额(页字旁)拓展识字:颜、颈(6)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
课件出示:竹+寺=等战-戈+米=粘泛-氵=乏(7)换近义词、反义词识字。
课件出示:近义词:乏——累反义词:呼——吸先——后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
小组合作交流识字的方法,并全班汇报,开火车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4.交流汇报预习所得,读好短语。
课件出示: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乌黑的头发紧紧地闭着微微地笑着(1)指名读,小老师带读,指导读好含“的、地”的短语,注意读得轻而短。
朗读时不拖音。
(2)读好长句子,先读好停顿,再指导读出轻柔的语气。
课件出示: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教师范读,指名读,读好停顿,读出轻柔的语气。
师生共读,男女生赛读。
5.指名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正确、流利。
(2)指出学生读的不足之处。
6.整体感知,了解文脉。
(1)默读课文,找出第2~4自然段的关键语句,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2)全班交流归纳。
课件出示: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指名读句子,全班读,教师相机板书:真美丽、好温柔、好累。
三、再读第1自然段,体会妈妈的辛苦。
1.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妈妈是怎样哄“我”入睡的。
想一想:你的妈妈是怎样哄你入睡的呢?生汇报,出示句子:课件出示: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1)识记生字“先”:这是一个表示顺序的词语,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后)(2)教师引导:妈妈在哄“我”睡觉,怎么自己先睡着了呢?谁能用两个词说一说妈妈睡得怎么样?文中为什么连续使用了两个带“好”字的词“好熟、好香”呢?(3)指导朗读:朗读这句话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朗读时要轻一点儿)2.小结:妈妈哄“我”睡觉,怎么自己先睡着了呢?因为妈妈真是太辛苦了。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学习“脸、哄、沉”这三个生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同桌相互提醒易错的部件。
2.描红、临写生字,教师个别指导。
3.全班展评,修改。
4.课外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下沉、先后、哄人、笑脸”等词语。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自然段,谁来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呢?聪明的小朋友会用上课文中的词语,你想用哪个词来说说“睡梦中的妈妈”?(生交流)总结归纳并板书:美丽、温柔、好累。
二、品读课文,体会母爱。
1.感受妈妈的“美丽”。
自由地朗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里读出了妈妈的美丽?(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妈妈的美丽的句子。
全班交流归纳。
出示语句:课件出示: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2)指名读。
随文识字“闭、紧、润”,交流识字方法:①借助反义词识字:“紧”的反义词是什么?(松)②字源识字:生字“闭”的演变。
③生活识字:请学生将眼睛紧紧闭上,在动作演示中感受“紧闭”这个词语的意思。
④偏旁识字:说说为什么“润”字的偏旁是三点水,思考偏旁和字义的联系。
观察同学“红润的脸”,直观理解“红润”的意思。
(3)出示课文插图,图文对照,指导读好“的、地”字短语。
课件出示: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①读好带“的、地”字的短语,注意把“的、地”读得轻而短。
②出示课后第二题,看谁说得多。
课件出示:明亮的眼睛乌黑的头发水汪汪的眼睛波浪似的头发(4)品读句子,体会写法的精妙之处。
课件出示: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①小组讨论,读一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全班交流,自由表达。
②教师小结:把眉毛当人来写,说眉毛也在睡觉,语句生动,真有趣!(5)指导朗读,语气要轻柔,读出对妈妈的爱。
生生互评,齐读,升华情感。
(6)教师小结:这一自然段,我们抓住关键词“美丽”来读课文,读出了对妈妈的爱。
接下来,我们用这种方法来体会妈妈的“温柔”和“好累”吧!2.感受妈妈的“温柔”。
(1)美丽的妈妈,还很温柔,请大家从文中找一找,哪里体现了妈妈的温柔?课件出示: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2)指导朗读:微笑,总会给人一种温柔、温暖、舒服的感觉,哪位同学能带着微笑给我们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①同桌交流:你是从哪里感受到妈妈的温柔的?(交流:从“微微地笑着”等关键词句体会到的。
)②想一想:妈妈在睡梦中想到了哪些让她微笑的事呢?(3)教师小结:让妈妈微笑的事有很多,所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看来妈妈平时讲故事的时候也是“微笑”着的,真是一位温柔的妈妈。
生活中,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是温柔的?(4)指导朗读:语气轻柔,读出妈妈的温柔,读出对妈妈的爱。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通过归纳学法“抓住关键词来品味”,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指导第2自然段的学习,品味睡梦中妈妈的“美丽”。
在教会学生学习策略的同时,启发他们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第3、4自然段,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一课一得,学有所获。
3.感受妈妈的“好累”。
(1)小组合作学习,你从哪里感受到“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在文中画上横线,和同学交流,说说你的感受。
(2)全班交流,抓住“呼吸那么沉”“渗出汗珠的额头”“全听不到”等词语体会妈妈的劳累。
(3)指导朗读,指名读,体会妈妈的辛苦。
4.同桌互读,把喜欢的段落读给好朋友听,并请他评价。
5.师生合作读第2~4自然段,读出对妈妈的热爱之情,感受妈妈对“我”的爱。
三、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1.你看过妈妈睡梦中的样子吗?仿照句式说一说。
2.学生练说,点评,互评。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出示“先、闭”等4个生字,观察生字的特点。
2.教师范写,强调“半包围结构的字——闭”和“穴宝盖”的字的书写规律。
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
4.布置作业:制作贺卡,夸夸自己的家人,写上几句祝福的话吧。
板书设计:7、妈妈睡了很美:明亮弯弯红润好温柔好累妈妈的爱爱妈妈教学反思: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让学生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着重训练了学生提取相关信息,借助词句进行归纳与讲述的能力。
因此,导入环节,我以儿歌《我的好妈妈》切入,在孩子们还未触碰文字之前,先带入情感,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确定课文的情感基调。
接着整体感知课文,抓住第2~4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提炼出词语“真美丽、好温柔、好累”,培养学生借助词句进行归纳、讲述的能力。
通过对比阅读,体会“的”字短语的好处,拓展说出“的”字短语,进而在语句表达中,能准确地使用“的”字短语,凸显出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真正地实现学语文、用语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我设计仿照例句“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说一说,写一写,引导学生想象,说话言之有物,语言的训练落到了实处。
在课堂的结尾处,我设计了课外实践活动,夸夸自己的家人,制作贺卡,锻炼了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