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妈妈睡了》教案1

《妈妈睡了》教案1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7.妈妈睡了人教(部编版)7、妈妈睡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认识13个字,会写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2、看出来了,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歌中唱到了谁?3、你们平时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4、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他观察了妈妈的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妈妈睡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说说听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共有()个自然段。

写的是妈妈在哄我午睡的时候,她自己先睡着了。

睡梦中的妈妈真(),睡梦中的妈妈好(),睡梦中的妈妈好()。

三、读认生字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哄人先后紧闭红润等待粘贴呼吸头发汗珠额头乏累沙沙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借助图片理解词语。

(3)学习多音字,课件出示:发。

四、情景朗读1、分段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2)开火车朗读。

(3)小组赛读。

2、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1)妈妈睡了。

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预设:文章开头要怎么去读才好呢?(2)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预设:怎么读才能读出妈妈的“美丽”来呢?请你试一试。

(3)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

妈妈微微地笑着。

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预设:怎么读才能读出妈妈的“温柔”来呢?谁来试一试?(4)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妈妈的呼吸那么沉。

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她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预设:怎么读才能读出妈妈“好累”呢?你体会到“我”对妈妈的爱意了吗?读出来吧。

五、学写生字1、课件出示“哄、先、闭……”等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巩固生字。

(1)同桌之间相互考查识字情况。

(2)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的词多,哪组获胜。

3、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哄、先、闭……”等生字。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8个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词语。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哄人先后紧闭红润等待粘贴呼吸头发汗珠额头乏累沙沙(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2)齐读。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2、放飞气球,出示带有本课生字的气球。

你都认识吗?请选择一个气球并大声念出上面的生字。

组一个词语然后把气球放飞。

(教师点中气球,气球升空。

)3、回顾:说说课文的大意。

二、合作探究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问题:1、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妈妈对我无私的爱?用彩笔画出有关句子。

2、妈妈睡了是什么样子的?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

课堂交流,汇报成果。

引导学生带着自信,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

三、品读赏析1、课件出示:妈妈睡了。

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预设:为什么妈妈先睡着了?我看到妈妈先睡着了会怎么想?2、课件出示: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预设:你能想象睡梦中的妈妈的样子吗?画一画,试一试。

3、课件出示: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

妈妈微微地笑着。

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预设:我看到睡着了,认为睡梦中的妈妈都在想故事讲给我听,这说明了什么?4、课件出示: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妈妈的呼吸那么沉。

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她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预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睡梦中的妈妈好累?5、课件依次出示:文中除了妈妈无私的爱,也写了我对妈妈的爱,你能找出来吗?四、语言运用1、观察图片,照样子写短语。

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乌黑的头发2、看谁说得多。

明亮的眼睛水汪汪的眼睛()的眼睛乌黑的头发波浪似的头发()的头发五、拓展延伸1、你见过妈妈睡觉的样子吗?当妈妈甜甜地一觉醒来,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2、画一幅画表达你对妈妈的爱意吧。

不要忘了在上面写上几句话哦!播放歌曲《我的好妈妈》。

附:板书设计妈妈睡着了7、妈妈睡了睡梦中的妈妈美丽温柔累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7 妈妈睡了(第2课时)人教(部编版)《妈妈睡了》(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

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

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

我们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的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妈的爱。

目标设定:1.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句。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母的关爱之情。

3.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4.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识字学词。

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

懂得关爱父母。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诵读课文,图文结合展开想象理解课文的情感。

体会父母的关爱之情,懂得关爱父母。

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词语。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2)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3)齐读。

(4)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2.回顾:说说课文的大意。

二、合作探究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问题:1.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妈妈对我无私的爱?用彩笔画出有关句子。

2.妈妈睡了是什么样子的?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

课堂交流,汇报成果。

引导学生带着自信,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

三、品读赏析1.课件出示:妈妈睡了。

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为什么妈妈先睡着了?我看到妈妈先睡着了会怎么想?2.课件出示: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你能想象睡梦中的妈妈的样子吗?画一画,试一试。

3.课件出示: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

妈妈微微地笑着。

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我看到妈妈睡着了,认为睡梦中的妈妈都在想故事讲给我听,这说明了什么?4.课件出示: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妈妈的呼吸那么沉。

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她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睡梦中的妈妈好累?5.课件依次出示:文中除了妈妈无私的爱,也写了我对妈妈的爱,你能找出来吗?(1)描述插图:妈妈搂着孩子睡着了,可孩子却睁着眼睛(充满爱意)地看着妈妈。

你能给图画起个题目吗?(爱,母子情,妈妈你辛苦了,妈妈的怀抱。

)出示儿歌:(我们把图画编成儿歌,读一读)母为子千辛万苦操碎了心子对母知恩图报感激不尽母盼子健康、快乐有出息子祝母幸福、平安永美丽(2)“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这是一个真心爱妈妈的孩子发自内心的感慨,反映了孩子对妈妈深深的爱。

四、语言运用1.观察图片,照样子写短语。

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乌黑的头发2.弯弯的()3.小诗《月儿弯弯》五、拓展延伸1.你见过妈妈睡觉的样子吗?当妈妈甜甜地一觉醒来,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2.画一幅画表达你对妈妈的爱意吧。

不要忘了在上面写上几句话哦!播放歌曲《我的好妈妈》。

3.国学诵读《游子吟》。

六、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先、沉”这两个生字。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妈妈睡着了美丽温柔妈妈爱我累我爱妈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妈妈睡了人教(部编版)7 妈妈睡了文本分析:本文讲述了妈妈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看着熟睡的妈妈,孩子觉得她很美丽,很温柔,同时也感受到了妈妈的辛苦与劳累。

通过孩子观察熟睡中的妈妈的举动,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妈妈满满的爱;而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我们也体会到了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

本文第1自然段描写了妈妈哄孩子午睡的场景,第2~4自然段详细描写了睡梦中妈妈的样子,用3个并列式的段落描写了妈妈的美丽、温柔和辛劳。

最后一段还穿插了场景描写,既表现妈妈睡得很熟,周围的一切都听不见了,又营造了静谧美好的气氛,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感来表达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父母、感恩父母教育的一篇好文章。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力营造母子情深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味亲情的美好,还要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会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目标:1.认识“哄、先”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会写“哄、先”等7个字,积累“的”字短语,会写“明亮、故事”等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关键词句,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教学重难点:通过关键词句,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哄、先”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会写“哄、先”等7个字,会写“明亮、故事”等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学习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利用课文信息,说说睡梦中的妈妈美丽、温柔、辛劳的样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