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妈妈睡了》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人教(部编版)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含达标训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难点:懂得关爱父母,并了解文中部分词语。
课前准备:课件、奖励评价志、磁带、二类字小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总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要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反复的读书体会中,赋予汉字情感,渗透汉字文化,总结识字规律,教会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在舒缓、轻重、抒情的音乐声中,教师在走动中有感情地涌读课文。
师: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想说什么,问什么呢?二、板书课题,初步渗透汉字的内涵。
师:(板书课题《妈妈睡了》)注重看老师写“睡”字,左边是“目”右边是“垂”。
三、分层读课文,在阅读中识字。
1、初读课文,自我识字。
师:在你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铅笔把生字朋友轻轻地圈起来,再用课前提到那些方法认一认,有拼音的拼一拼音,没拼音的查一查,问一问,争取把课文中的每个字音都读对,每个句子都读通。
(教师巡视在学生中,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2、练读长句,认读生词。
(点击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和词)师:课文里还有不认识的字吗?3、在语境中渗透识字方法。
师:你知道妈妈是怎样哄自己的宝宝睡觉的吗?(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而谈,体会妈妈哄宝宝的温柔,点击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师:(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后)睡得好熟好熟,还可以怎么说。
(由第二自然段引出问题:“妈妈为什么在哄我午睡时自己先睡着了?”)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累了、乏了”)、“乏”字怎么写,老师不记得了。
谁能帮帮我?师:原来给熟悉的字“之”加上一笔,就是“乏”了,我们今后可以用这种给熟字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字。
师:我们能给“乏”字加上一个偏旁,使它变成一个新字吗?(在学生加偏旁的同时,请他们做出与这个汉字相应的动作,从而使他们更深切地体会到汉字的偏旁不同,代表的意思就不同。
)4、在品读生情中,理解运用词语。
师:老师这里有五个“词语苹果”,分别是、慈祥、红润、均匀、深沉、美丽。
如果请你选一个送给妈妈的话,你会选哪一个?认真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你是这个“词语苹果”的原因。
(学生先自读课文,再与同桌小伙伴交流,最后进入集体讨论)师:老师在写这个“慈”字的时候,想起了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的缝,意恐还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现在你知道“慈”为什么是心字底了吗?师:课文是怎么写妈妈的慈祥的?哪里看出妈妈慈祥了!师:那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呢?请读出你的这种感受来。
四、游戏:汉字魔术。
教师依次出示一组汉字第一组:闭、闻、问、闪、间(教师指读生字时:“门”字框不变,不更换里面的部件)教师相机提问:为什么“问”字里面是“口”?“闪”字里面是“人”?“间”字里面是“日”?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相继出现下面五组汉字)第二组:润一评、第三组:热、熟;第四组:哄、吸,第五组:各、页、额,第六组:乏、说、眨(以上每组形声字出孔时,形旁不变,只换声旁)四、细读课文,感情交融读完了课文,你觉得妈妈对孩子怎样?(妈妈很爱孩子)孩子对妈妈怎么样?(孩子也很爱妈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下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把课文里反映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的句子找出来,画上记号(可以小组讨论)1、妈妈爱孩子(1)像我睡着时妈妈看着我一样(说明妈妈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就连睡觉都陪在我身边)(2)妈妈的嘴巴,眼角都在挂着笑意好像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妈妈的嘴巴,眼角都挂着笑意,为什么小作者会想像成是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肯定是妈妈经常给‘我’唱催眠曲哄我入睡)你的妈妈给你唱过催眠的歌谣吗?(生:小黄狗)指导朗读:谁愿意在读一下这句话,注意要读出妈妈那种亲切,温柔的爱(要显得很亲切,很温暖)(3)妈妈的嘴巴,眼角都挂着笑容好像又想好了一个故事。
为什么从嘴巴,眼角挂着笑意,想到想好了一个故事。
(肯定是妈妈经常给我讲故教育和启迪)指导朗读•(4)她干了好多活儿?干什么了(日夜为我操劳)小结:你的妈妈也一定很爱你,你能说说吗?自由发言,老师我读了一首儿歌,我觉得我的妈妈很像儿歌中的妈妈,我想读给大家听。
2、孩子爱妈妈(1)像我睡着时妈妈看着我一样,我也看着妈妈说明了孩子已经开始懂事,懂得了回报,学会了像妈妈爱护自己一样关爱妈妈。
(2)她真该好好的睡一觉了这是一个真心爱妈妈的孩子发自内心的感慨,反映了孩子对妈妈深深的爱指导朗读:边读边回忆自己的妈妈是多么爱自己,多么辛苦。
五、图文结合,感情升华1、下面我们看课文的插图,你能描述图上的情景吗?(妈妈搂着孩子睡着了,可孩子却睁着眼睛(充满爱意)地看着妈妈,一本大开的书反扣在被子上,似乎妈妈刚刚给孩子讲完一个好听的故事)。
2、老师也试着给这幅画的内容,编了一首儿歌,同学们想听吗?母为子千辛万苦操碎了心子对母知恩图报感激不尽母盼子健康、快乐有出息子祝母幸福、平安永美丽3你能给插图起个名字吗?(母子情深,妈妈的怀抱真温暖,我爱妈妈,妈妈,您辛苦了)六、课外延伸,表述真情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几张妈妈照片或者画几幅关于妈妈的画,下面谁愿意拿出照片或图画,说说自己的妈妈。
2出示小诗:《妈妈,您睡吧》3、小结是妈妈给了我们生命,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在妈妈的爱里快乐成长,妈妈的爱像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夏天,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雨天,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水,当我们进步的时候,妈妈的爱是甜甜的吻,阎维文的一首《母亲》唱得好,“你躺在病床上每人为你掉眼泪,你高兴时有人为你乐开花。
”下面,还是让我们一起欣赏母亲的歌。
七、课下作业1、讲到这里,你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妈妈说,让我们发自肺腑地对妈妈说一句你最想说给妈妈的话。
2、把这些话写在纸条上,回家后悄悄放在妈妈能看到的地方。
板书设计:真美丽妈妈睡了好慈祥好累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麻雀人教(部编版)16 麻雀教学目标:1.认识“嗅、煞”等7个生字,会写“奈、巢”等13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
2.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欣赏麻雀图片。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平时,你们都见过哪些鸟儿?是的,大自然中鸟儿的确很多,但我们平常见得最多、最普通的鸟儿你知道是什么鸟吗?(出示麻雀图片)2、导入课题。
麻雀的确太不起眼了,它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动听的叫声,甚至不被人们关注,可是就在它的身上,却发生了一段极不寻常的故事。
3、介绍作者背景。
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心,他把这个故事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边说,一边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屠格涅夫图片及介绍)这就是屠格涅夫,读过他的文章么?今天学的课文《麻雀》就是节选自他的《猎人笔记》。
那么,在这一只小小的麻雀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连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被打动呢?二、整体感知1、了解文章内容。
初读课文,课文出现了哪几个角色?(老师根据学生汇报贴图) 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2、理清课文结构。
(指名说段意)三、合作探究,品读悟文(一)学习第3自然段。
其实故事的发生总有它的起因、经过、结果。
我们先来看一下,故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出示屏幕)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哎,别忘了用笔画一画。
1、学生自由朗读后谈体会。
师:谁来谈一谈,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出示字幕)(1)“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
”(刚出生不久可爱)师:哦,你抓住了外形描写来理解,不错!(2)“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非常弱小不会飞可怜孤单无助需要别人帮助)师:“无可奈何”什么意思?是啊,它飞又飞不起来跑又跑不快,只能拍打着翅膀。
现在你体会到小麻雀那无可奈何的处境了么?师:你是从它的动作、神态上来体会小麻雀非常小,很柔弱。
2、指导朗读。
同学们理解得真好!这就是一只弱小的、可怜的、急需救助的小麻雀!谁能带着这种理解来读一读这段话?(指名读焦急语气)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动画展示的是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的情景。
背景音乐中有风声,和远处传来的犬吠)小麻雀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呢?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一起读这段话。
(二)学习第4——5自然段。
1、体会猎狗的凶猛。
(1)出示猎狗图片。
你对猎狗有什么印象?(凶猛体格健壮行动敏捷)(2)体会小麻雀处境的危险。
对,就是这样一只体格健壮、行动敏捷、异常凶猛的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已经张开大嘴,露出了锋利的牙齿!(出示图片)同学们,此时此刻,小麻雀的处境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板书:吃)(生命危险、危在旦夕、千钧一发)2、默读第5自然段。
(品读老麻雀要拯救幼儿的句子)师:是啊!小麻雀眼看就要被吃掉了。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谁出现了?就在这时候,老麻雀出现了,它要拯救自己的幼儿。
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书上有一句话概括了老麻雀怎样拯救小麻雀的句子,把它画下来。
(1)生汇报,师出示句子。
(指名读)(板书:救)(2)引导学生体会“用身躯是用什么拯救?”(用自己的生命在救孩子)(齐读)3、小组合作学习4、5自然段。
(体会老麻雀如何拯救幼儿)师:老麻雀是怎样用自己的身躯掩护和拯救小麻雀的,它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请四人小组一起合作读4、5自然段,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4、品悟句意。
(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相关的句子)师:谁来说一说,当小麻雀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老麻雀是怎样用自己的身躯拯救自己幼儿的?(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①我想问一下,像一块石头似的说明了什么?(毫不犹豫力量大速度快着急)②指导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