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详案公开课

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详案公开课

认识钟表及整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2.使学生结合生活事例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页。

教具、学具准备
模型钟、实物钟及相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引入时间观念。

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S:这是什么?(钟表)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
S:那同学们在哪里见过钟表了?
T:我在家里见过。

T:我在校园里见过。

T:我在火车站见过。

T:我在商店见过。

……
S:是吗?今天老师给大家来了一些钟表,下面就和老师一起来欣赏吧!(展示准备的各种各样的钟表,学生边欣赏边思考)
S:同学们欣赏了这么多的钟表,你想对大家说写什么?
T:我觉得这些钟表很漂亮。

T:这些钟表的造型各式各样,真漂亮。

T:钟面上的长短有不一样的针。

T:可以从针里面看出时间。

……
S:这些钟虽然大小不一,形状不同,但作用都是用来帮助人们掌握时间的,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认识钟表)
通过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多媒体展示的主题图,使学生对时间产生亲切感,明白时间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媒体出示钟面,教师提问:谁可以说说老师的这个钟面上有些什么?
T:钟面上有12个数字。

(板书:数学-1.2.3…12)
T:钟面上有好12个大格子,还有一根针长,一根针短。

T:老师我知道这根长的叫分针,短的就时针。

S:那谁能够在这个大钟面上指一指哪个是时钟?哪个是分针?(叫一名同学上来指给大家看)
S:时针有什么特点了?
T:时针比分针短,也粗一些。

(板书:分针-短、粗。

)
S:那么分针了?
T:分针长一些,细一点。

(板书:分针-长、细。


口诀:短短粗粗是时针,长长细细是分针。

2.认识整时。

S:平时,我们能从每个钟的钟面上读出许多的时刻,这个钟面上的时刻,你认识吗?
(出示7时的钟面)
T:我知道这是7点钟。

T:我也认为这是7点钟。

……
S:咦,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吖?
T:这个钟面上的分针对着12,而时针对着7,所以就是7点。

T:当时针对着7,分针对着12的时候就是7点。

T:我妈妈告诉我,当分针对着12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

……
S:生活中我们说7点,在数学中我们说7时。

这两种说法都可以。

(板书:7时。


S:看来,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这是我们学校的几个作息时间,你能认出来吗?(出示8时、3时、6时三个钟面)。

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
S:谁愿意说一说,这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认的?
(指着8时、3时、6时。

)
T: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所以是8时。

T: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所以是8时。

T: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就是6时。

(板书:8时,3时,6时。


那此时,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了?(上课)
S:同学们再观察一下这些时间,发现了什么了?
喔..我明白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S:同学们,这个时刻你们认识吗?(出示电子表,并显示9:00)这是几时?
T:9时。

S:这样的时间方式,你们在哪里见过了?
T:在爸爸的手机里看过。

T:在家里面的电视上见过。

S:大家都非常聪明,而且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对自己身边的事物都非常关心,观察也非常仔细。

值得表扬。

S:这是整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叫电子表示法。

“:”右边是两个0,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同学们能把其余的时刻也写成这样吗?
(点名写,其余的同学想写那一个时刻就写那一个时刻,然后集体评讲。

)
3.总结: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交流已经会认、会写整时了,真了不起!
三、欣赏音乐
出示一段一分钟音乐。

S:学了这么多的新知识,让我们一起休息一会吧。

(放一分钟音乐)
S;音乐好听吗?(好听)。

那同学们知道是多久么?(不知道)
其实啊,我们的课堂和生活就是一分钟一分钟的积累起来的。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珍惜时间。

(出示媒体课件)。

在优美抒情的音乐声中,朗诵声起。

媒体出示一分钟价值图片,“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你们看一分钟能创造多少财富,做多少事情,时间的价值是多么巨大呀!小朋友们,对你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时间是人类所拥有的全部财富。

希望你们珍惜每一分钟,读好今日书,成为明日才!
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受到美的熏陶,体验时间的价值。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五的第1题。

你们会用今天学的方法看钟吗,这儿有个小朋友的时间安排,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芳出场,画外音: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小芳,我现在已经是小学生了,我要学会独立生活。

自从我学会看钟以后,我的生活安排得有序多了,你能说出我什么时候干什么吗?
将练习中的四幅图用电脑动画、画外音等创设情境,通过讲述“小芳一天”的故事,从而巧妙地与所学内容联系上。

在情境中让学生产生兴趣,凭着兴趣,自觉、自愿地学习,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芳讲述自己的一天,请学生回答她的作息时间。

看来大家都会读时间,你们会写时间吗?请同学们把小芳一天的作息时间用两种方法写下来。

写好后,集体订正。

这是小芳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

希望同学们都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2.“吃”水果,认时间。

此处选取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内容,通过给小动物找座位和“吃”水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非常快乐,从而真正体验了学数学的乐趣。

小松鼠非常的开心,是我们的小朋友们帮助了它。

小松鼠为了感谢大家,准备了一些水果。

有苹果、梨子、香蕉、西瓜、草莓……它们好吃极了,忍不住让人直流口水,但是它只想把水果送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如果你能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就把它送给你。

投影展示各种水果钟面,请同学们认时间。

教学设计说明
“认识时间”是在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习素材并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教学初始,我引用猜谜语的形式和课本的主题图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1.认识钟面。

2.认识整时。

最后通过“小芳的一天”、“吃”水果,认时间这几个活动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