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倒立教案
1、认真听,仔细看,明白正确的动作要领。
2、边做边想身体那些肌肉用力了?
3、挑战平地支撑练习,能保持身体直。
4、在增加高度的同时身体仍能保持平直,分组练习时能够互相纠正、评价。
5、小组之间互相配合完成斜坡支撑,注意要领直臂顶肩、收腹立腰。
2
中
中上
2、组织学生进行斜伸支撑的体验练习。提出问题:身体哪些肌肉在用力(肩膀,腹部,腰部等)?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教材为手倒立,单元共5次课,本课第1次课;头手倒立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一种教材,是一种自我练习上肢以及腰腹力量很好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较为喜欢,进行这项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背肌的力量,同时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平衡能力,本节课游戏为小推车,主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时的练习密度,进一步加强手臂力量的练习,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1、音控放松,教师带领做示范,学生跟做动作。
6、根据自己的能力范围自己调整倒立的角度,完成时停三秒。
1、跟随教师做放松活动。
5
1
10
3
小
二、小结
2、教师引导学生谈本课收获
3、宣布下课,回收器材
2、听总结,自评互评
1
2
场地器材
垫子 30 张
心率曲线图预计
170心率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八、教学流程:
九、场地器材及负荷预计
体操垫若干,录音机 1 台,标志物若干。
全课密度:45%,最高心率:140/分,平均心率:120 次/分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三手倒立课时计划
学校:洋河实验小学年级:五年级任课教师:苏海江人数:36
课题
手倒立 5—1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臂顶肩,收腹立腰。
难点:动作的连贯、协调与控制能力。
《体育与健康》手倒立教学设计
洋河实验小学苏海江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课程标准》水平三的要求及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而设计的教学过程,根据课改下提倡教与学方式的转变选择教学方法。教学中采用设疑、解疑、自主、探究等方法,通过“眼看、耳听、脑想、嘴说、身练、心悦”有机地融合,培养学生体操的兴趣,掌握该技术的方法,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5
5
5、讲解示范四人抬一张垫子,做成斜墙,一人保护一人练习的动作,斜坡的角度由练习者能力决定。
若干
5
结束部分
3
分钟
3、拓展延伸,自我挑战、完成倒立。
三、放松身心、回忆内容。
6、讲解示范把一张垫子变成墙,练习者自己爬成头手倒立的基本动作与方法,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根据自己的能力范围调整倒立的角度。能自己爬成倒立并自己爬下来。
四、教学目标
1、初步认知手倒立完整动作要领,通过练习 85%能够独立完成头手倒立动作。
2、通过练习发展上肢力量和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灵活性。
3、培养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和勇于战胜自我的精神。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臂顶肩、收腹立腰。
难点:动作的连贯、协调与控制能力。六、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
学习目标
1、初步认知后蹬墙手倒立完整动作要领,通过练习 85%能够独立完成后头手倒立动作。
2、通过练习发展上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灵活性。
3、培养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和勇于战胜自我的精神。
顺序时间
教学内容
教与学的过程
(组织措施及要求)
学生活动
运动分量
次
数
时
间
强
度
准备部分10
分钟
一、课堂常规: 二、准备活动
90
80分钟
051015202530354045
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45%;最高心率:140次/分;
平均心率:120次/分。
1、慢跑
2、热身操(跟音乐)
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
2、教师领做热身操
3、绕垫子爬行(向前爬、向后爬)
在教师带领下做准备活动,要求精神饱满、充分调动身体各部分关节与肌肉。
1
1
1
5
3
小
中
中上
1
1、平板支撑,相互鼓励、挑战高度
1、讲解示范平板支撑动作要领(五指分开,与肩同宽、直臂顶肩、收腹立腰)。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运动基础,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一时相比也有质的提高。技能的学习也正逐步从模仿向创新发展,自信心不断加强,自我评价意识开始形成,表现欲望强烈,但在学为提供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同时,养成自觉参与锻炼,动脑思考、探究等能力。
2
2
基本部分27
分钟
3、引导学生增加难度,在平地上完成平板支撑动作,时刻提醒灌输要领。
1
2
2、斜坡支撑,小组配合,共同进步
4、鼓励学生逐渐增加脚底高度练习平板支撑,由一张垫子逐渐增加到五张垫子的高度,由集体练习到分组练习,教师分别让学生尝试,抬起一只脚的支撑,和支撑前后平移的动作。让学生在练习中互相指导、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动作。
“设疑”引导学生体验技术的重点,并运用讲解、示范规范学生正确的动作,采用分层教学强化学生技术。七、安全防范
技巧教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教学中首先引领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尤其是头、颈关节;其次,课前检查场地、器材,确保安全;第三,教学中教会学生保护帮助的方法;第四,课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