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3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第13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两个经济增长模型 第三节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利息率与国民收入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导入案例13-1:利益留给自己,污染偷排他处
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多晶硅作为太阳能 电池的主流材料,其生产规模一度呈井喷式增长。但每 生产1个单位的多晶硅产品就会产生10多个单位的强腐 蚀性有毒有害的副产品——四氯化硅废液。这一废液 本该由生产企业专门处理。然而,一些生产和运输企业 为赚取不法利润,跨地区运输和排放未经处理的四氯化 硅废液,给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严重威胁着人 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与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假定相比较,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关键 性假定是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性特征。正是这一假定使得新古典增长 模型得出与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完全不同的结论。
根据上述假定,经济中使用劳动和资本生产一种产品,则这种产 品的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Y = F ( L,K )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利息率与国民收入
y=f(k)
式中,f ( k ) = F(1, K / L)是人均收入,它取决于人均资本的占有量k。 假定在单位时间内人均资本的改变量为 ,即 = Δk / Δ t,其中,Δ t为 时间的改变量,那么,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可以表示为:
sf(k)=nk+
式中,s为储蓄率,f ( k Y)是=产F出( L量,,Ks)f ( k )即为人均储蓄量;n 表示人口增长率,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利息率与国民收入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人们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 其发展要求的资源基础前提下的发展。”根据对可持续发展的直接理 解,可以得出两个原则。
一是发展的原则。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要延续 下去,就必须顾及到后代的发展权。
S = vΔY 根据假设条件④,经济中储蓄占收入的比率保持不变,于是经济 中的储蓄率s为:
s = S / Y 因此,储蓄S = sY。代入S = vΔY得到: sY = vΔY 于是,得到经济增长的基本公式:
ΔY/Y = G =s / v 式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它表明,当经济处于均 衡时,国民收入增长率等于社会的储蓄率除以资本产出比。例如,假 定资本产出比v = 3,储蓄率s = 15%,则经济增长率G = 5%。
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本章学习目标
1.熟悉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含义。 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要求。 3.领会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理解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思想。 5.了解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思想。 6.熟悉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类型。 7.了解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利息率与国民收入
第二节 两个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基本思想
根据上述假设条件可知,一个经济社会的资本存量K和总产出之 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即:
K = vY 式中,v被称为资本-产出比率。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和资 本数量不能相互替代,因而每单位产出所消耗的资本量保持不变,资 本-产出比率v就是一个常数。随着社会资本的增长,产出按原有的比 例增长,即:
(3)消费不足理论(代表人物是马尔萨斯、西斯蒙弟、霍布森<苏>)。 认为经济中出现萧条的原因是因为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的增长, 而这种消费不足的根源主要在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所造成的富人储蓄过度。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利息率与国民收入
第三节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二、凯恩斯主义以前的经济周期理论
(4)心理理论(代表人物是凯恩斯、庇古)。用资本家的心理变化来解释经济变 动,认为某种原因刺激了投资活动,引起经济高涨,会使其对未来预期过分乐观。这 种乐观心理会导致过多的投资,形成经济的过分繁荣。而在过分繁荣中资本家会发现 预期乐观的错误,转过来变成对未来的悲观预期,从而减少投资,结果经济出现萧条。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利息率与国民收入
第三节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一、经济周期的阶段与特征
经济周期即商业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有规则的波动。这种波动可以 通过许多系列的统计数字表示出来,如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就业 量、消费总量、工业生产指数等,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的系列数字来表 示。如图13-2所示。
对于GDP的周期性波动,西方学者认为,可以从其中找到重复出现 的型式。虽然重复出现的型式很少是完全相同的,但是,他们都被认为 具有由谷底、复苏、高峰和衰退四个阶段组成的特点。
经Hale Waihona Puke 学基础第十章 利息率与国民收入
第二节 两个经济增长模型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思想
新古典增长模型以美国经济学家索洛等人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为 代表。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①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②生产过 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和资本K,而且这两种生产要素 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但不能完全替代,因而两种要素都服从边际产量 递减规律;③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④储蓄在国民收入所占的份额保 持不变;⑤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⑥不存在技术进步, 也不存在资本折旧。
(1)纯粹货币论(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霍特里)。这种理论认为,经济周 期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增减是经济发生波动的唯一原因。
(2)投资过度理论(代表人物是瑞典的卡塞尔、威克塞尔和德国的斯皮 托夫等)。这种理论认为,投资的增加首先引起对投资品需求的增加以及投资 品价格的上升,这样就更加刺激了投资的增加,形成繁荣。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利息率与国民收入
第二节 两个经济增长模型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思想
新古典增长模型给出的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可以用图13-1加以说明。在 图中,横轴表示人均资本量k= K / L,纵轴表示人均国民收入量y = Y / L。人 均收入是人均资本量的增函数即y = f ( k ),如图y随着k的增加而增加,但由 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使得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s f ( k )表示经济中 的储蓄,在储蓄率s既定且小于1的条件下,s f ( k )在y = f ( k )的下方,其形 状与y = f ( k )相同,也随着k的增加而增加。n k表示人均资本按人口增长率 增长,在n既定的条件下,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第二节 两个经济增长模型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思想
由于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则人均产出数量取决于人均资
本占有量,即:
Y 1 F(L, K) F(1, K )
LL
L
以小写字母表示人均量,即y = Y / L表示人均收入,k = K / L表 示人均资本占有量,则公式(12-11)表示的总量生产函数可以按人 均数量表示为: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利息率与国民收入
第二节 两个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基本思想
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R•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 家E•多马在20世纪40年代分别提出来的,由于两人提出的模型和结论 相似,因而被称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由于哈罗德的模型内容较 为丰富,故以哈罗德模型作为代表。 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是在一系列严格假定条件下得到的。主要有: 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作为消费品,也可以作为 投资品;②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和资本K,而 且这两种生产要素之间不能相互替代,每单位产量所需要的生产要素 的数量保持不变;③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④储蓄在国民收入所占的 份额保持不变;⑤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⑥不存在技 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
(5)黑子论或农业收获论(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杰文斯)。这个理论认为,黑子的 出现引起农业减产,又影响工业、商业、工资和购买力、投资等方面,从而引起整个 经济的萧条。并且还以太阳黑子每9~10年有一次变动,而经济周期亦为9~10年一次波 动,从而认为太阳黑子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利息率与国民收入
第三节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导入案例13-3:世界经济呈现全球性经济增速减缓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近10年的良好运行后,全球经济增长率在2000年 达到了周期性高点。进入2001年后,世界经济呈现全球性经济增速减缓。 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形势发生逆转,经济增幅下降之快、下跌之猛, 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 更令人担忧的是,日本和欧盟两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也在放缓。日本经 济已经历10年的萧条,而日本政府为阻止其经济恶化所采取的赤字财政 支出手段未能见效。尽管日本央行已将利率降至接近于零利率的低点, 旨在促使日本经济步入以民间需求为主导的自律轨道,但事与愿违,企 业并未多融资,消费者并未增加消费支出,陷入所谓资金的“流动性陷 阱”。再加上经济对策失去效力,财政状况继续恶化,不良债权难以消除 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多数经济指数都显示出衰退的迹象。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 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 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经济增 长是指实际国民收入或实际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而经济发展是指由 于经济增长而产生的国民的平均生活质量(包括教育水平、健康卫生 标准、人均住房面积等指标)的提高以及社会制度、经济结构等许多 方面的优化。所以,经济发展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 性概念。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则经济发展则是一个 “质”的概念。
经济学基础
第十章 利息率与国民收入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某一地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