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报告

正溴丁烷的制备实验报告

5.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脱水,重蒸馏时为什么要先除去氯化钙?
答:无水氯化钙的吸水原因是生成了结晶水,加热条件下,结晶水会失去,回到正丁醇中,就失去了干燥的意义。
答:不能。因为如果这样加,那么还没加正丁醇,已经有大量的溴化氢气体生成。另外,没有正丁醇和水的稀释,浓硫酸的氧化性很强,会将溴化钠氧化成溴。
2.反应后的粗产物可能含有哪些杂质?如何除去?
答:反应后的粗产物可能含有的杂质有:少量未反应的正丁醇及副产物正丁醚、1—丁烯、2—丁烯。可以用浓硫酸来洗涤除去。
课程
有机化学实验
学院
医药化工学院
专业
10化学工程与工艺(1)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姓名
林裕锋
学号
1015520108
日期
2011/10/10
正溴丁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制备正溴丁烷的原理与方法;
2.练习带有吸收有害气体装置的回流加热操作;
3.学会分液漏斗的洗涤操作;
4.掌握阿贝折光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主反应:
2、以电热套为热源,按实验原理图安装回流装置(。(注意防止碱液被倒吸)
3.加热回流:
在石棉网上加热至沸,调整加热速度,以保持沸腾而又平稳回流,并不时摇动烧瓶促使反应完成。回流约30min。
4.分离粗产物
待反应液冷却后,改回流装置为蒸馏装置(用直形冷凝管冷凝),蒸出粗
产物。
5、洗涤粗产物
将馏出液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10ml的水洗涤(产物在下层),静置分层后,将产物转入另一干燥的分液漏斗中,用8ml的浓硫酸洗涤(除去粗产物中的少量未反应的正丁醇及副产物正丁醚、1—丁烯、2—丁烯。尽量分去硫酸层(下层)。有机相依次用10ml的水(除硫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未除尽的硫酸)和水(除残留的碱)洗涤后,转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1—2g的无水氯化钙干燥,间歇摇动锥形瓶,直到液体清亮为止。
3.用分液漏斗洗涤产物时,正溴丁烷时而在上层时而在下层,如不知道产物的密度的情况下可用什么方法来判别?
答:将一滴水滴入分液漏斗,若上层为水层,则水滴在上层消失;若有机层在上层,则水滴穿过上层,在下层消失。
4.分液漏斗洗涤产物时为什么要摇动后及时放气?应如何操作?
答:分液漏斗洗涤产物时,经摇动后会产生一定的蒸汽压或反应的气体。漏斗应倾斜向上,朝向无人处。
可能的副反应:
三.实验药品:
正丁醇9.7g(约12ml,0.13mol)
溴化钠16.5g(0.16mol)
浓硫酸19ml(0.54mol)
四.实验装置:
五.实验步骤:
1、投料: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4ml水,再慢慢分批加入19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冷至室温后,再依次加入12ml正丁醇和16.5g溴化钠,充分振荡后加入2粒沸石。
6、收集产物
将干燥好的产物移至小蒸馏瓶中,蒸馏,收集99—103℃的馏分。
六.实验产率:
反应物:0.13mol
产物:12.03g/137.03g/mol
所以:产率=产物/反应物*100%=12.03/137.03/0.13*100%=67.53%
七.思考题:
1.加料时,是否可以先使溴化钠与浓硫酸混合,然后加正丁醇及水?为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