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第五章.
六、混合共同担保 (一)概念 混合共同担保,指对同一债权既有第三人作保证人,又 有债务人或者其他人提供的物作为担保,并且物保和人保的 范围相同或重合。 (二)混合担保的处理 1.约定优先的原则 2.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 (1)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 保实现债权 (2)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 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3.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进行追偿 《担保法》第28条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 保的,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 放弃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 证责任。”
(1)抵押物一部分灭失,残存的部分仍担保 债权全部 (2)抵押物被分割的,每个分得人分得的部 分抵押物仍担保债权全部 (3)债权一部分消灭的,未消灭部分仍对抵 押物全部行使权利 (4)债权被分割的,每个分得人分得的部分 债权仍对抵押物全部行使权利 (5)抵押权设定后,抵押物价值上扬,债务 人无权减少担保物;抵押物价值下跌,债务 人无义务补充担保。
八、反担保 (一)反担保的概念 反担保是指替债务人提供担保的第三人,为了保证自己的追偿 权得到实现,可以要求债务人为自己追偿权的实现提供担保 。 反担保是第三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是担保活动中 普遍使用的方法。 (二)反担保适用《物权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 《物权法》第171条 《担保法》第4条规定:“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 的,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反担保适用本法担保的规 定。” 《担保法解释》第2条规定:“反担保人可以是债务人,也可 以是债务人之外的其他人。反担保方式可以是债务人提供的 抵押或者质押,也可以是其他人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者质押 。” 根据《担保法解释》,反担保人不仅限于债务人,可以是债务
第五章 担保物权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担保物权制度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制度,包括担保物权的概念、特 征、分类、功能、作用;混合共同担保、反 担保、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制度的基本 内容。 [重点和难点]:混合共同担保、反担保、抵押 权、质押权、留置权 [学时数]:9学时
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述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 担保物权,是指债权人所享有的为确保债权实 现,在债务人或第三人所享有的物或者权利上所设 定的,就债务人的债务不履行时,或者发生当事人 约定的实现担保债权的情形,优先受偿的他物权。 (二)担保物权的法律特征 1.以支配标的物的交换价值为内容,以担保债务的清 偿为目的的他物权 2.是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物或权利上设定保物权的担保范围 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是指担保人所承担的 担保责任范围。 (一)法定担保范围 根据《物权法》第173条的规定,担保物权 的范围包括: 1.主债权 2.利息 3.违约金 4.损害赔偿金
5.保管担保财产的费用 6、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 (二)约定优先原则 《物权法》173条规定。 对于担保范围的规定,《担保法》第46条、67 条、83条均有规定。 《物权法》与《担保法》所规定的范围是相同 的。
例:甲公司欠乙公司1000万元,约定9月1日前还债,甲 以自己所有的楼房5幢提供抵押,每幢估价约200万元,后甲 到期不还债。设: (1)有2幢楼房被洪水冲走,片瓦未留,但剩余3幢价值均上 涨到350万元以上。则乙欲从该3幢楼房卖款中优先清偿1000 万元,可否? (2)后甲分立为丙、丁两公司,丙分得3幢楼房,丁分得2幢 ,且每幢楼房上涨到350万元以上,则乙只请求拍卖丙的3幢 楼房以足额优先清偿,可否? (3)后甲还款400万元,余600万元到期不还,现乙主张一并 拍卖全部5幢楼房以优先受偿,可否? (4)后乙公司分立为丙、丁公司,丙分得对甲债权中的600万 元,丁分得400万元。现丙请求一并拍卖全部5幢楼房以优先 受偿,可否? (5)后每幢楼房价值均上涨至500万元,现甲请求将抵押物减 至其中2幢,乙不允,甲的请求有无法律依据?
三、担保物权的功能与作用 1.确保债权实现,维护交易安全; 2.媒介资金融通,利导商品交易; 3.克服信用危机,促进经济繁荣。 四、担保物权的取得 (一)基于担保合同设立担保物权 抵押权和质权均可以通过订立担保合同设立。 1.担保合同从属原则的例外 2.担保合同确认无效后当事人责任的承担
(二)基于法律规定而直接取得 留置权是法定担保物权,基于法律规定取得。 (三)基于受让主债权而取得担保物权 担保物权具有从属性,主债权被让与,受让人取得主 债权的同时,取得担保物权。 五、担保物权的消灭 1.《物权法》第177条规定情形 (1)主债权消灭 (2)担保物权实现 (3)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 (4)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消灭的其他情形 2.《物权法》第175条规定情形 3.抛弃
5.物上代位性 是指担保物权的效力不仅及于担保物权本身, 而且及于担保物的变异物、赔偿金、补偿金以及保 险金等代位物。 二、担保物权的分类 (一)法定担保物权与约定担保物权(以发生原因不 同) (二)留置性担保物权和优先清偿性担保物权(以主 要效力为标准) (三)占有担保物权与非占有担保物权(以是否转移 担保物的占有为标准) (四)动产担保物权、不动产担保物权和权利担保物 权(以标的物的性质为标准)
第二节 抵 押 权 一、抵押权的概念和特征 (一)抵押权的概念 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于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占有 而为债权提供担保的抵押财产, 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或者 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 的情形,依法享有的就该物 变价并优先受偿的担保物权。
(二)抵押权的特征 现代社会中,抵押权是最重要、最优越 的担保方式,甚至被称为“担保之王”。 作为一种担保物权,其主要法律特征是: 1.抵押权为担保物权 2.抵押物的标的为债务人或第三人的财产 3.抵押权的设立不移转抵押财产的占有 4.抵押权是抵押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5.抵押权的从属性、不可分性和物上代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