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与答案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与答案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 ( 每题 l 分,共 30 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我国第一所由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的倡导人是()。

A.陈鹤琴B.张之洞C.黄炎培D.张雪门E.陶行知2.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A.《大教学论》B.《母育学校》C.《世界图解》D.《爱弥儿》E.《教育漫话》3.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是运用了()。

A.观察法B.演示法C.示范法D.范例法E.实验法4.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老年()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A.身体B.心理C.身心D.行为E.习惯5.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能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B.发展适宜性C.活动性D.综合性E.多样性6.社会需求与()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B.教育机构C.政府D.父母E.幼儿园目标7.幼儿的德育必须从情感人手,把重点放在()的形成上。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E.道德练习8.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A.日常生活B.练习C.游戏D.活动E.上课9.下列属于感觉运动游戏的是()。

A.玩沙和玩水的活动B.与视觉、听觉相关的活动C.与嗅觉相关的活动D.与味觉相关的活动E.与触觉有关的活动10.游戏理论生长说的代表人物是()。

A.霍尔B.格罗斯C.阿普利登D.拜敦代克E.福禄倍尔11.儿童享有的权利有()。

A.教育权B.生存权C.发展权D.赠与权E.受保护权12.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幼儿园依据(),有计划地、系统地设计、组织和安排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

A.幼儿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B.幼儿教育内容C.幼儿教学大纲D.幼儿课本E.学前教育政策13.角色扮演训练中提供的行为范例变成幼儿自己的信念与准则,一般发生在角色扮演的()。

A.及时模仿阶段B.简单再现阶段C.认同阶段D.内化阶段E.依从阶段14.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实践的差异体现在()。

A.生活环境B.教育目标C.教育内容D.教育途径E.前四项都是15.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主要有()。

A.分科课程B.核心课程C.活动课程D.游戏课程E.综合课程16.五指课程的课程目标是()。

A.做人B.身体C.智力D.情绪E.品德17.幼儿园主要采用的幼儿教育教学法是()。

A.讲授法B.自学学习法C.游戏法D.操作练习法E.实验法18.与幼儿园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

A.多样性B.丰富性C.率先性D.深刻性E.持久性19.提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是完美教育的基础观点的教育家是()。

A.福禄倍尔B.丁 ?布露丝C.蒙台梭利D.约翰 ?鲍尔比E.德芙里斯20.我国社区教育活动一般在()的基层社会中进行。

A.街道B.区C.市D.县E.郊区21.幼儿教师需要一个涉及()等多方面的宽广的知识结构。

A.教育学B.心理学C.生理学D.社会学E.卫生学22.与中小学相比,我国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管理相对轻松,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

A.被动型B.能动性C.随意性D.自主性E.主导性23.上课时,教师对幼儿的坐姿要求应是()。

A.昂首挺胸B.双脚并拢C.把手放背后D.坐稳且端正E.幼儿自觉舒适即可24.幼儿教师要善于以()目标为中心,深入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实行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A.教育B.保教C.保育D.看护E.全面发展25.教育调查法是学前教育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借助的手段有()。

A.座谈会B.谈话C.查阅文献D.问卷E.跟踪调查26.选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这体现了研究选题的()原则。

A.客观性B.教育性C.理论联系实际D.先进性E.创造性27.说明科研论文写作的目的、意图及研究方法的是()。

A.题目B.正文C.结论D.注释E.序言28.活动法指幼儿家长参与托幼机构的教育活动与管理的一种方法。

依家长参与活动的目的划分,活动法可以分为()四种。

A.观摩B.庆祝C.服务D.管理E.监管29.1996 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A.跳舞B.游戏C.唱歌D.识字E.体育30.目前我国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形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

A.家园联系手册B.家长会C.开放日D.家长委员会E.咨询活动、填空题 ( 共 15 题,每题 l 分,共 15 分)1.民国时期一些爱国人士为平民子女开办幼儿园,如陶行知的乡村儿童团、张雪门的 _____。

2.标志着学前公共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_____。

3.儿童观的变化影响到 _____的变化。

4.1989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_____ ,是世界解决儿童问题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5.国家和地方政府控制幼儿教育的_____和_____。

6._____是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7.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可以相对划分为_____等 5个领域。

8.从幼儿园特点的角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_____ 。

9.幼儿园是 _____的机构,以游戏为主要的活动形式。

10.角色游戏的观察记录有两种:一种是_____,主要记录游戏主题、游戏反映的主要生活内容等;另一种是_____,主要记录游戏中发现的某些典型的、特别有教育意义的事情。

11.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不仅是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进行游戏准备的基础,而且还是教师_____,进行游戏指导的前提。

12.对幼儿游戏的评价应该是_____评价,这样能保持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喻悦、成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激起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

13.教育教学计划可依据课程目标或教育目标的层次分为:_____、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具体教育教学活动计划。

14.幼儿家长参与托幼机构管理的主要形式是。

15.许多幼小衔接的研究结果证明,_____是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

三、判断说明题 ( 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 分,共 25 分)1.幼儿教育主要是教师的事情,保育员主要安排好幼儿的生活就可以了。

2.某个幼儿园制定的某个月计划进行的教学活动属于幼儿园的中期目标。

3.幼儿园体育必须以全面、科学地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

4.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活教育”理论。

5.幼儿喜欢游戏,喜欢把他们的一切活动游戏化。

因此,游戏化的活动就是游戏。

四、简答题 ( 共 4 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1.简述福禄倍尔对学前教育学发展的贡献。

2.国外在学前教育任务认识方面有哪些共同特点与发展趋势? 3.简述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

4.就幼儿园来说,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五、论述题 ( 共 2 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试析家庭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2.教师可以通过哪些方面实现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参考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 ( 每题 l 分,共 30 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B【解析】 l903 年在张之洞的倡导下创办了湖北幼稚园,这是我国第一所由自己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2.B【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3.B【解析】教师通过各种直观教具和实物使得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属于演示法。

4.C【解析】个体发展是身心两方面的发展过程。

5.D【解析】幼儿园课程内容强调综合性。

6.A【解析】教育目标需要考虑个体的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

7.C【解析】在幼儿发展阶段,道德认识、道德意志等发展都相对较慢,对幼儿的德育重点放在道德行为的形成上。

8.A【解析】 El 常生活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有效手段。

9.A【解析】游戏是人与动物都有的一种天赋的本能活动。

最初是实验性游戏,包括感觉运动游戏,这种感觉运动游戏逐渐发展到建造游戏和高级智能的练习。

然后是社会经验游戏,包括争斗、追逐、模仿、社会和家庭游戏等。

实验游戏的目的是发展自制能力,社会经验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人际关系。

10.C【解析】阿普利登认为游戏是幼小儿童能力发展一种模式,是机体练习技能的一种手段,生长的结果就是游戏,游戏是练习生长的内驱力,儿童通过游戏可以生长。

11.ABCE【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儿童权利公约》里,发展权利主要指信息权、受教育权、娱乐权、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参与权、思想和宗教自由、个性发展权等。

12.A【解析】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是为了使各项教育活动有序进行,有效开展,其最终目的是落实课程内容,实现幼儿教育目的,促进幼儿发展。

因此幼儿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依据幼儿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

13.D【解析】内化就是儿童将外在的观念转化为自己的信念的过程。

14.ABCDE【解析】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实践在生活环境、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

15.ABC【解析】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主要有:分科课程、核心课程和活动课程。

16.ABCD【解析】陈鹤琴五指课程目标涉及做人、身体、智力、情绪。

17.CD【解析】幼儿年龄特征决定了幼儿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是游戏法、操作练习法。

18.C【解析】幼儿早期较多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其他几个特点是学校教育体现出来的。

19.A【解析】福禄倍尔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

20.A【解析】我国主要以街道为社区教育基地。

21.ABCE【解析】幼儿教师要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要了解儿童需要教师系统掌握儿童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要促进儿童发展,幼儿教师还要系统掌握幼儿教育科学知识。

22.D【解析】劳动对象的特点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赋予幼儿教师较大的自主权。

23.D【解析】因幼儿本身的特点,教师在上课时对幼儿的坐姿要求为坐稳且端正即可,其它选项对幼儿的要求不太合适。

24.B【解析】幼儿园中心工作是保教工作,保教为主,保教结合是第一原则。

25.ABCD【解析】调查法是借助谈话、问卷、座谈会、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等手段,间接研究幼儿教育现象的方法。

26.E【解析】研究的创造性是指解决前人没有解决前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27.E【解析】研究论文包括题目、提要、序言、正文、结论、引文注释等内容。

其中序言用于说明写作目的、意图及研究方法。

28.ABCD【解析】根据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管理活动的目的不同,活动可以分为观摩、庆祝、服务、管理四种。

29.B【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30.C【解析】幼儿园定期请家长参观和进行亲子活动是经常性的活动。

这一天通常就被定为家长开放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