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中世纪宗教对丹培拉绘画的影响_戴清泉

西方中世纪宗教对丹培拉绘画的影响_戴清泉


·2 6 9·
特殊的文化现象 。 基督教的目的是要教化 、 征服 人们 。 要表现物质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美感或是进 一步拓深艺 术 领 域 , 必 须 受 基 督 教 的 精 神 熏 陶 , 才能真正理解中世纪的圣像画 , 一个从象征性的 描述到程式化的表现过程 。 ( 二 ) 表现内容的影响 中世纪的作品都是集体制作的 , 并且艺术家 们在神的支配及教会的权威下从事艺术制作 , 社 会生活中的一切都以教会建筑为中心 。 不管是木 板丹培拉绘画 、 壁画还是雕刻 , 内容必须说明神 的权威 , 选取的题材要与圣经相关 , 甚至对人物 颜色的要求 也 有 明 确 的 规 定 。 伊 利 亚 德 说 : “ 宗 教信仰是一 种 客 观 圣 化 的 现 象 ” 至 于 平 面 化 的
色 , 而并不是单纯的绘制自然物的本色 , 以此告 诫人们神 的 威 望 是 不 可 侵 犯 、 不 可 复 制 的 。 红 、 黑 、 黄 、 白 、 金色是希腊文化的主要色彩 , 在罗 马人看来 , 红色才是真正能够表现光的色彩 。 这 些色彩 在 中 世 纪 基 督 教 艺 术 中 得 到 了 延 用 。 在 1 2 世纪时 , 艺 术 家 大 胆 选 运 用 被 古 希 腊 罗 马 轻 视的蓝色 , 并与金色结合表现富丽堂皇之美 。 丹 培拉绘画中对色彩的亮度和纯度要求很高 , 这无 疑是对色彩配制的一大突破 , 体现中世纪的探索 精神与宗教的虔诚主义 。 中世纪后期 , 按照一定 色彩的 象 征 义 给 人 物 着 色 , 并 且 搭 配 也 很 有 讲 究 。 比如金色象征着神明和天国 , 圣像的背景一 般选用金色作衬托 , 显示神学的权威 ; 蓝色象征 着光明和幸福 , 用来绘制圣母和耶稣 ; 绿色象征 着青春和繁荣 , 用于描绘圣徒 ; 还有紫红色象征 着皇权 , 黑色象征着死亡和地狱等 。 另外 , 对于 人物的肌肤色也有规定 , 以深绿色作透明底 , 再 以各种颜色调制成肤色层层罩染 , 最后一层用粉 红色 , 透出首层淡淡的绿 , 这样 , 人物的皮肤色 更加透明有光泽 。 中世纪的丹培拉绘画色彩具有象征义 , 但并 不需要创作优美的事物 , 而只是为了忠实地表述 宗教教义的 内 容 和 主 旨 , 追 求 真 实 的 精 神 效 果 。 色彩来源于人们生活中对应的物质世界 , 不仅是 客观的视觉事实 , 更是人们内心的情感写照 。 这 种色彩观对应在在丹培拉绘画中 , 一方面表现着 外在的 物 质 世 界 , 一 方 面 是 人 的 宗 教 情 感 的

段 , 并增加了蛋液作为调和剂 , 确立了丹培拉绘 画技法的重要地位 。 至文艺复兴时期丹培拉绘画 达到高峰 , 这时期的作品打破神权 , 打破封建制 度对人精神的封锁 , 强调现实与人文精神 , 包括 人的感观 、 信 仰 、 物 质 存 在 等 。 正 如 房 龙 所 说 : “ ”1 基督教在诋 毁 艺 术 之 后 , 又 创 造 艺 术 。 5世
⑦ 。 而是绘画者意象思维的结果 ”
二 、 基督教对丹培拉绘画表现手法的影响 ( 一 ) 材料技法的层面 中世纪的丹培拉圣像画呈现的平面化和程式 化尤为明显 。 圣像画在将虔诚信仰的精神外化为 艺术形式的实践过程中 , 必须要通过特定表现技 法和物质材料来实 现 。 “ 基督教关于上帝是造物 者而人作为有责任的地球生物的供认 , 导致我们 将艺术家的利用材料的创作置于艺术家事业的中
纪丹培拉绘画渐被油画 取 代 。1 9世纪末2 0世纪 初伴随着新的艺术审美取向 , 西方艺术家开始关 注材料本身的审美表现力 , 重新探求坦培拉的技
·2 6 8·
宗 教 学 研 究
2 0 1 4 年第 4 期
复兴做了充分的铺垫 。 因此 , 西方中世纪不是黑暗的 , 而是充满信 仰的 。 丹培拉绘画的主体都是这个时期忠实的基 督信教徒 , 它们的渊源关系是内容和形式载体的 关系 。 正如道教与中国山水画的关系是不可分割 的 , 代表着人们的精神理念与文化思想 。 可见宗 教在此时期统治 着 人 们 的 艺 术 观 念 与 情 感 思 维 , 应从多方位角度审视这个特殊的艺术时期 。 罗丹 如 果 宗 教 不 存 在 的 话, 我 要 创 造 一 种 宗 曾说 “ 教 , 真正的艺术家 , 总之 , 是人类之中最信仰宗 教的 ” 。
瑢 瑏 ” 民族传统的一种继 承 。 根据规定的象征义来设
形式并不重要 , 艺术的个性很局限 。 “ 绘画的内 容 , 主要表现对来世的期待 , 一般不注重对环境 和场景的表现 , 也不从审美的意义上表现绘画情 节 。 基督教画家因受限于宗教法规 , 描绘的神灵
⑨ ” 都是空灵严峻 , 不 带 人 间 感 情 的 形 象 。 为了体
· 宗教学理论与其他宗教研究 ·
西方中世纪宗教对丹培拉绘画的影响
戴清 熊菁菁
提 要 : 中世纪丹培拉绘画实质是宗教和艺术的相互融合 、 相互渗透 。 圣像画作为教堂装饰成为 中世纪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圣像画在将虔诚信仰的精神外化为艺术形式的实践过程中 , 必须要通过 特定的表现技法和物质材料来实现 。 在技法和材料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 所传达的神学思想 , 丹培 拉绘画有着自己特殊的应用语言 。 无论从表现形式 、 技法材料还是精神实质都显示出一种象征性 、 超 自然性 , 仿佛一切皆来自神的力量和指导 。 宗教与艺术情感的互通交流性促进丹培拉绘画的成长 , 但 从其自身艺术高度的发展来看 , 宗教又是其发展的阻碍 。 可以说中世纪丹培拉绘画是在宗教观念和宗 教要求的束缚状态中生存发展的 。 戴清泉 ,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副教授 ; 熊菁菁 , 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 。 主题词 : 丹培拉绘画 圣像画 宗教 中世纪基督教 法奥秘 , 丹培拉技法再次重生 。 作为西方文化特殊表现形式之一的中世纪美 术 , 是一种融合多种文化源流的宗教艺术 。 它为 近代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中世纪基 督教在整个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中占统 治地位 , 丹培拉画技法为宗教美术的发展提供了 温床 。 它改变了希腊美术 、 罗马美术的传统 , 在 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体系 , 成 为此时期人们生活观念 、 思想感情的表现 。 尤其 是作为丹培拉主要表现方式的圣像画 , 是宗教信 仰的重要表达形式 。 乌格里诺维奇在 《 艺术与宗 圣 像 不 是 由 于 画 家 的 发 明, 教》 一 书 中 指 出 : “ 而是普世性教会的不可违背的律法和传说而创作 出来的 , 构图和命令不是画家的事情而是教父的 事情 , 因为构成圣像的权力属于教父 , 而画家只
③ ” 是执行命令 , 按 照 构 思 来 制 作 圣 像 。 因 此, 在
一 、 丹培拉绘画与宗教的渊源 西方丹培拉绘画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 和古埃 及 的 史 前 洞 窟 壁 画 , 赋 有 神 秘 的 宗 教 色 彩 。 直到中世纪 , 宗教成为精神文明的核心 , 几 乎所有文化的形 态 都 是 以 宗 教 的 样 式 表 现 出 来 。 人们希望通过对圣者的膜拜来祈求精神世界的神 的庇护 。 丹培拉圣像画满足了社会与人的心理需 求 , 以其稳定持久的材质和内在的精神特质表现 神的精神性 、 非现实性 。 中世纪丹培拉圣像画的 意义不在于表现一个物质世界 , 而在于超出这个 物质世界的范围 , 进入彼岸的天堂世界 。 “ 实际 上 , 几乎没有一种艺术不与严格意义上的宗教感 ” 此时期 , 丹 培 拉 绘 画 处 于 发 展 探 索 阶 相一致 。
从圣像画本身的材料来看 , 要使观者进入一 个比视觉内容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 绘画的表达方 式与材料的属性密切相关 。 表现技法的选择不仅 是丹培拉圣像画本身存在的前提 , 更是作为中世 纪人精神活动的物化形式在基督教义感召下的表
西方 中 世 纪 宗 教 对 丹 培 拉 绘画 的 影响

达需要 。 丹培拉特有的乳 、 胶 、 水 、 矿物颜料等 材质为圣像画艺术的表现开拓了眼界 。 水性丹培 拉是中世 纪 的 主 要 画 种 , 画 面 理 性 、 简 单 、 平 面 、 象征 , 不仅在表面视觉上 , 还包括由视觉引 起的心灵上的感受 , 来表达那个永恒不变的神的 世界 。 通过对材料的充分的把握和精心配置 , 涂绘 在木板上 , 进行反复的多层次罩染 , 运用冷暖对 比色 , 罩染的 透 明 色 层 越 多 , 色 泽 越 明 亮 自 然 , 由内而外发散 , 形成丰富的厚度和绚丽的光泽色 彩 。 其颜色的鲜明饱和度历经千年不变 , 与中世 纪对不变的神性的颂扬以及对来世追求的时代精 神产 生 共 鸣 。 丹 培 拉 特 殊 的 调 制 材 料 , 不 溶 于 水 , 速干 、 稳定 , 干 燥 后 持 久 力 很 强 不 易 剥 落 , 对圣像画的长期保存非常的重要 。 材料绘制方法 反复 、 持续的特性 , 以及表现出的纯净 、 永恒的 色彩度都渗透着基督教的精神 , 成就了丹培拉圣 像画在中世纪的全盛 。 如果再使用金箔 、 银箔技 法的处理 , 画面又会焕发出金光闪闪的色彩 , 暗 示基督教金色的含义 , 同时也是肌理的需要 。 丹 培拉画的闪耀光泽与夜晚的烛光相映射 , 加上绚 丽多彩的装饰图案 , 更增加了教堂内部天堂一般 的效果 。 对于丹培拉画在色彩的应用上 , 笔者认 为这与中国古代谢赫六法中的 “ 随类赋彩 ” 的含 义很相似 , 即 “ 客观物象不是以其固有色出现,

塑造形象上丹培拉圣像画并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 实描写 , 以夸张 、 变形的手法表现 , 强调精神世 界的理念 。 中世纪人们围绕着对神的崇拜 , 长期 而虔诚的信仰 , 逐渐使艺术变得单调乏味 , 但也 不乏创新 , 尤其是丹培拉技法 , 它是罗马式美术 的终结 , 又是 哥 特 式 美 术 的 开 始 。 直 到 1 3世纪 的哥特式美术才开始了从神到人的转变 , 为文艺
⑤ ” 在技法和材料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 心位置 。
义 , 所传达的神学思想 , 圣像画有着自己特殊的 应用语言 。 用板绘制的丹培拉圣像画作为教堂装 饰成为中世纪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从圣像画依 托的建筑环境材料来看 , 比如拜占庭和哥特式教 堂建筑都 特 别 重 视 采 光 和 金 属 光 泽 所 产 生 的 效 果 。 马赛克反射出的金色光与玻璃壁窗透射出的 彩色光都明示出神明的力量 。 基督教认为金色背 景可以把每一个形象从世俗环境中解脱出来 , 进 入到永恒不变的超自然的理想境界 。 并且镶嵌玻 璃 、 马赛克都是 具 有 强 烈 装 饰 效 果 的 建 筑 材 质 , 可以营造特殊的气氛 。 玻璃选用红 、 蓝 、 紫等色 为主 , 这些颜色都具有传统的宗教象征含义 。 用 这些材料善于表现二维平面 、 拼凑连接 、 反射透 视的技法 , 与中 世 纪 丹 培 拉 绘 画 追 求 的 平 面 性 、 抽象性 、 象征性达到很好的和谐统一 。 因此 , 可 以说 “ 艺术家对于其材料的创造性的探索 , 使她 超越了共同标准可适用的范围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