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对西方的影响中国绘画对西方的影响在文化交流中,中国对西方有什么影响?在国内,我们大家都看得非常清楚,西方对我们的影响非常之大,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在我们的美术院校或是美术系都有西画的课程,而且比例很大,而在西方的美术院校或是美术系根本没有中国画的课程。
七十年代中期,我在美国教书的时候,他们专门为我开了一门课,叫我用中国的毛笔来教素描,这是因为我的关系,不是特别地把中国画作为他们的课程。
中国的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还是可以看得见的,而且比较重要。
我们把世界上的文化共同体分析一下,欧美是耶稣教的文化背景,在中东及中亚是伊斯兰文化背景,在东亚是我们的儒家文化背景,在文化上有很大的不同。
在西方来说,耶稣教的文化共同体和伊斯兰教的文化共同体都是一神教,都有很大的排它性,耶稣教和伊斯兰教曾经打过百年的战争,在中国乃至于东亚,则没有为宗教打仗的现象,儒家的文化共同体是一个哲学的范畴,而不是宗教的范畴,佛教对我们的精神也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儒家。
在这三个文化共同体里面,耶稣教的文化共同体,它包括天主教,基督教以及以色列的犹太教,在他们的共同体是从油画一直发展下来的。
伊斯兰教的文化共同体宗教的力量非常之大,他们的艺术是为宗教服务的。
东亚的儒家文化,也包括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我们是多神教,而且只要你行善的话,都能成佛,他不是由一个真主,或是由一个上帝来左右的。
儒家共同体的绘画,是以水墨画为主的,这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从艺术史来讲,真正有影响的就是西方的油画的体系和东方的水墨画的体系。
油画的体系因为一神教的观念的支配,上帝创造了万物,整个世界的万物都是上帝的创造,你想要改变神的创造,就是对神的不敬,因此画家一直不敢对自然的万物有所改变。
早期的如安格尔,他说:"一个画家的职责就是像奴隶一样老老实实地把你眼睛看到的画出来。
"甚至到了印象派的罗丹,他还说:"如果说我要改变我的眼睛所看到的,我就创作不出好的作品。
"这是因为如果你要改变自然的面貌,就是对上帝不忠不敬,神是全能的。
安格尔罗丹其实在我们国家也一样是,神是全在的,神是全能的,表现在千手千眼观音的创作上,但是我们并没有因为这样,我们的绘画就走写实的路。
我们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走上了写意的路。
我昨天就和你们提过,不管是西方的绘画也好,东方的绘画也好,走的是同一条路,都是画家在精神上追求自由表现自由的一个过程,在形式上是从写实经过写意到抽象概念的一个过程,是在整个人类的共同的感情下发展起来的,所以有很多的一致性。
但是由于西方绘画用的材料和东方不同,因此这两个发展就截然不同,在画面的表现上也不一样。
西方一直就走写实,而东方老早就不走写实,在二十世纪之前东方的绘画超过西方的绘画最少是几百年。
西方由于接触到东方的绘画之后,才有所变,他们的改变从印象派开始。
1884年,在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日本送了很多浮世绘的作品,当时满清自顾不暇,所以没有送作品,日本出尽了风头。
印象派的绘画已经走到了写实得不可能再写实的地步,他们不但把画架拿到户外,甚至想把时间固定在画面上,绘画本来表现的是三度空间,他们还要把时间放进去,变成四度空间。
我们看莫奈画的教堂,上午几点几分拿着画架去画,没画完,拿回去,第二天同样的时间再去画,第三天也如此,过了时间就不画。
下午的那张画,也有固定的时间,傍晚的画也同样如此,他们想把时间也固定在画面上。
已经写实到那种地步了,但是他们遇到了日本的版画,日本的浮世绘之后,发现绘画还可以用二度空间来表现。
西方的绘画是用面和面的关系把对象立体化,学过素描就知道,素描就是画光影,而且光影是用面来表现的,在一个平面的空间上表现立体。
他们看到日本的浮世绘在二度空间里,用线来表现,觉得非常吃惊,他们没有想到二度空间的表现对艺术的掌握比三度空间更到位。
因此,他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很快就开始了变形,并且不久就步入了抽象。
为什么我们比西方早七百年就开始了写意,但还是没有进入抽象?昨天我也提了一下,中国写意画就是抽象绘画,中国画的线条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日本浮世绘我们的胳膊伸出来,它的颜色和明暗和背景的颜色明暗不一样,形就显露出来了,形的边缘并没有线,是中国人把它抽出来了,颜色是平涂的,甚至不涂颜色,人在衣服里面和衣服外面是一样的,中国人没有达到西方那样完全的抽象,和我们儒家的思想有关。
我们儒家的思想是中道思想,是不偏不倚的,它既不完全地写实,不象西方的画家那么像,但也不是抽得一点形都看不见,我们在儒家中道思想的指导下,维持一种既写实又抽象,既不写实又不抽象的似与非似。
中国绘画在写意的阶段走了很长的时间,而西方在写实走了很长,在写意走了很短。
在印象派的时候受日本影响之外,二次世界大战后,抽象表现派是受了中国书法的影响。
真正懂得书法的人知道,你看到书法的时候,首先是一种美的感受,而不是它的内容,一个不太懂或是完全不懂书法的人,上来就读写的内容。
唐朝张旭、怀素是不得了的两个大师,一个是"书圣",一个是"书仙",到现在为止,我相信我们有一多半的人都认不出他们俩的字,认字不是欣赏书法的条件。
张旭书法怀素书法西方人在看到中国书法的抽象美之后,产生了抽象表现派。
而抽象表现派的出现一下子就影响到全世界,随后,他们就希望从世界各地来吸收营养。
下面我们一面放幻灯片,一面讨论。
这是比较早的一些绘画,你们可以看到,就是用面在表现三度空间,一开始还有线,但面的观念已经形成了,在西方绘画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地就把面与面的关系做得更准确,更完整了。
这是安格尔的作品,他是不用线条的,用两个不同颜色不同光影形成线,线在我们现实中本来是不存在的。
这是德拉克洛瓦的作品,已经在面的关系上做得越来越单纯了。
这是印象派画家马奈的画,不管他做得多么单纯,还是受光面和背光面,基本结构还是面与面的组合。
这是表现派的作品,是他们接触到日本的版画之后的一些创作,已经开始写意了。
这是塞尚的画,我把它局部放大,塞尚之所以会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是把面与面的关系做得非常确实,几乎一笔就是一个面,他把面与面的传统发展到了极致。
这是莫迪格里安尼的作品,他的作品受了东方的影响,也有了线。
这张是我在西班牙看到的,这些装饰全是中国的东西。
清朝之前,已经有西方的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他们带回去很多中国的文化,包括马可.波罗带回去的中国的饮食文化。
右边这张图片局部放大,可以看到那时候他们生吞活剥,把我们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做在他们的画上。
那时候他们完全没有消化,和我们早期学西方绘画一样,就是把西方绘画原原本本地搬过来。
这是后期印象主义画家受了日本版画影响之后的作品,这是马奈的画,当时印象派的画家一窝蜂地抢购日本的版画。
日本的浮世绘在那儿出尽了风头,印象派的画家把日本的版画作为他自己的背景,画还是印象派的方式,但是有了许多东方的元素。
他们开始用黑线条,这是西方绘画中没有的,我们知道印象派不承认世界上有白颜色或是黑颜色。
德拉克洛瓦主义——德拉克洛瓦马奈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图片塞尚塞尚——玩纸牌的人莫迪格里亚尼一位波兰女子肖像马可.波罗他们说所有白色东西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世界上没有纯粹的白,他们的画里面,白颜色有很多的变化。
他们说世界上也没有黑,只有在没有光线的环境下,才有真正的黑,任何的黑色都会受光影的影响,即使是一个黑色的布幔,它也会因为光线而有转折,就证明没有纯黑,他们使用纯黑的线条,是受了东方绘画的影响,这是()的画,你们看他画的人物,就已经是学中国画家的画法了,你看他这儿用的是勾线平涂,没有画成立体。
右面这张画也是康定斯基的画,他也开始画写意画,他的用笔的方法已经用了一些中国人用笔的方法。
这是()的画,已经非常写意了,用黑线条,画得非常写意。
他们利用东方的线条,写意画走向了抽象画,你看这儿象文字又不是文字,他是用了文字的线条,用细线条把整个的人物都抽象化了。
他自己的画法是不是放弃了呢?没有,他们依然有一批画家在坚持面与面的关系的探索,一个马蒂斯,一个毕加索,他们的画整个已经是平面的,没有立体,没有前后了。
你们看,康定斯基作品发展出了立体派的画,但是西方传统中的面与面的关系依然存在着。
这是他们的人物画,他仍然维持着面与面的关系,但已经不是三度空间中面与面的关系,是平面的二度空间的面与面的关系。
这是立体派的静物,所谓的立体派实际是不立体,他们把物体平面化了。
这是他们的风景,也是平面化的。
从中可以看到他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向抽象,而且是纯抽象,这是他们的这个时期,在台湾翻成极限运动。
这个画家叫做(),他公开表明他是受了中国的老庄思想的影响。
别人问他:受了老庄什么影响?他说,就是无即有和有即无,他进一步解释说,一个空间人不能居住,不能运用,但是你把四面的墙围起来,把屋顶盖好,就是个有用的空间,你要想摆什么进去都可以,这就是无即有。
那什么叫做有即无呢?比如一个空间里,你摆了课桌,就搬不进机器,你摆了这样就摆不进那样,他说这就叫有即无,他说,有很多的画都画满了,观众看起来就没有悠游的空间了。
他说他的画,空的部分就让观众自己去想象是什么东西,你想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是他对中国的老庄思想的运用。
当然不是很正确,但是,有时不正确的观念也可以出来好作品,也可以走出一条路来,他对老庄思想的不正确的认识,也做出了一批好作品,在西方也是个大师了。
这是他们的理性的抽象画,是七十年代以后的事,他们也把硬边的技术用在他们的绘画中,这这画太大了,不能看到全部,绘画就直接用在他们的生活中,他每一层楼都不一样,这是抽象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
这两张画很有意思,这张是七十年代末的作品,右边这张是二十年代的作品,两张画要差五十年以上,从这儿你可以看到西方的画家在打圈子,这张叫做《白和白》,几乎就是一块大白布。
康定斯基作品康定斯基作品康定斯基作品康定斯基作品康定斯基作品马蒂斯马蒂斯作品马蒂斯作品马蒂斯作品毕加索作品毕加索作品毕加索作品毕加索作品毕加索作品西方的面和面的关系的绘画是受了希腊的影响,他们什么东西都是要清清楚楚,因此他们在他们的美学里面都是这种硬边。
比如西方的庭院里,草长出来一点,就要剪掉,要直直的,而且他们的庭院,你一眼就可以看到底,我们的庭院设计,变化是很多的。
西方的树都要剪成几何形的,在巴黎的凡尔赛宫,两边的树好高好高,剪得像一面墙一样,尼罗河每一次泛滥之后,他们都要把田重新划一下,划的田都是方块的,发展到绘画中也是这样。
我们再看一看,这是印象派的作品,这是我们中国的绘画,大家可以看一看,这其中有没有抄袭,有没有关系。
我昨天讲过,有画家开始用黑白画抽象画,而且画面中白的部分不涂颜色,这在他们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你们看右边的都是我们中国的东西,左边的都是抽象表现派的大师的作品,这画家他说他是受了中国书法的影响,他把他的画叫做"白描",这都是把艺术之都搬到纽约去的功臣,他们把中国的书法乃至是拓片都运用在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