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

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以诗译诗(要求) 声音要有一些起伏 •注意押韵(原韵) 节奏要有一点快慢 •解释扩展(方法) 味道要有一点古韵
•声音要有一些起伏 •节奏要有一点快慢 •味道要有一点古韵
总结收获:
读诗的步骤: 吟读--译读--品读--背读
我读到了----
重点词语解释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声音要有一些起伏 •节奏要有一点快慢 •味道要有一点古韵
吟读要求:
声音要有一点起伏 节奏要有一点快慢 味道要有一点古韵
品读诗歌
请自选一个角度作一简短赏析(中 心内容、思想感情、语言特点、写 作手法等)
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想象。诗篇描写诗 人在月下独自一人喝酒的情景。月下独酌本 是寂寞的,但是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象,把 影子、月亮凑成三人,表达了诗人排遣寂寞 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邀”字,主动者为诗人,因自己坚持高洁的 品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以物为 友,既表现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
这首诗中“永结”和“相期”表明了诗人在无边寂 寥的天地中,宁愿与“月”“影”为伴,也不愿同 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心愿。
背读诗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孤独:花、酒、人、月、影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不孤独--议论:行乐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孤独:永结、相期)
译读要求与方法:
要求: 现代汉语翻译这首诗 方法: 解释扩展、调换语序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月亮和身影,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我吟诵诗歌,月亮伴随我徘徊; 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翩跹。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影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品读诗歌
这首诗选用月亮这一意象,对于诗人的感情 起了烘托的作用,烘托出诗人难以摆脱的孤 寂感和悲凉心境。
“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清寂寥”“离情别 恨”“征途羁旅”“思念家乡”“渴盼团圆”等 意。在这首诗中“月”的意象含义应该是什么?
“冷清寂寥”和“品质高洁”
品读诗歌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委婉曲折,以乐景写 哀情。独酌,五人亲近,本来冷落寂寞,可 是文中偏偏设置了月夜里芳香静美而有意境 的背景;本来是一人,可是又幻化出月亮、 影子来陪伴,弄出非常热闹的场面,委婉地 表达独酌
孟浩然
李白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 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 林。许多人都妒贤嫉能 , 对李白大 孟浩然 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李 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 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酒销 愁,写下了本文。
过故人庄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