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优秀课件 苏教版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优秀课件 苏教版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既:已经
“独酌”无人相饮 (孤独)
徒:白白地,徒然
邀请“月”和 “影”相饮 (看似不孤独) 无人理解, 无人倾诉 (孤独)
从外在的形单影只的孤独,向读者层层剥开,层层 深入,展现给我们他的孤独不仅仅是无人相饮的孤独,更 多的是一种无人理解,无人倾诉的内心的孤独。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光又称为寒光,色调为冷色系,相对于日光而 言是冰冷。所以月亮时常有助于诗歌营造一种凄 凉,落寞,孤寂的气氛。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由月引发对时间和空间,起源与终结等哲 学问题的追问和思考。
“月”在诗词中常见的象征意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 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月”作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 象,以其性质和历史蕴意被赋予独特的 象征意,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个符 号化的意象。
《山居秋暝》 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客观物象
《月夜忆舍弟》杜甫
思乡,思念亲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水调歌头》 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人事聚散悲欢,难 以圆满
《枫桥夜泊》 张继
作用: 从时间、空间两方面的无限延伸中,使整首诗的诗 意、境界再次扩大。同时给人留下了期盼和无限遐 想。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从情感上: 诗人并没有始终沉浸于、耽溺于孤 独、苦闷的消极情绪之中,而是从其中 跳出来,以一种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 表达对理想,对美好愿景的向往和期盼。 使整首诗的情感得到升华。 诗人情感的第三次变化:
孤独
(回归现实)
不孤独
(美好的愿景和期盼)
梳理与总结
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三次变化:
孤独
(1、无人相饮 2、无人理解,无 人倾诉)
不孤独
(及时行乐 的洒脱)
孤独
(1、无人相饮 2、无人理解, 无人倾诉)
最本质,最深层的情感还是内心中无法释 怀和排解的孤独。
不孤独
(美好愿 望和期盼)
浪漫主义诗歌特点 1、自我情感的抒发,情感强烈豪放。 2、想象丰富奇异 3、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 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 的强烈追求。 4、幻想、比喻和夸张是浪漫主 义诗歌时常具备的特点。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关键信息:“行乐”、“春” (表明诗人的情感态度发 生变化)
诗人情感的第一次变化:
孤独
不孤独
(及时行乐的洒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关键信息: “分散” 与“月”和“影”交友欢乐是诗人自己主观营 造的幻想之境,当“月”和“影”各自分散后, 诗人的幻想破灭了,又重新回到了现实。而现实 中自己又是孑然一身,拥抱内心巨大的孤独。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窗。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月下独酌》浪漫主义特点
1、诗人自我孤独情感的抒发。时而欢乐,时而 忧愁,渴望被理解而又放浪形骸。情绪上快速 的转变,有些癫狂和夸张。 2、诗人丰富的想象,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创 作手法,赋予了“月”和“影”生命,营造 了一起欢乐,饮酒的幻想之境。 3、诗人及时行乐的超然和洒脱,以及“相期邈 云汉”的豪情和旷达。 4、尾联抒发了诗人对理想和美好愿景的强烈 追求和向往。
诗人情感的第二次变化:
不孤独
(及时行乐的洒脱)
孤独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明确:主人公:李白 相期的对象:“月”和“影”
这句诗抒发了诗人的理想,以及对美好愿景的向往。
作 用 上
“花间小事物拓展到宇宙银河。
空间上的无限扩大。
“暂伴” “永结”
时间上的无限延长
1、思乡,思念亲人和朋友。寄托相思之情。
2、有助于营造诗歌凄凉,落寞,孤寂的气 氛。 3、以其“盈”、“亏”变化,象征人间的聚 散悲欢,世事无常。 4、以其永恒,长存,引发对时间、空间、宇宙、 人生等哲理性问题的启迪。 5、月亮的洁白,象征君子高洁的品质。
《月下独酌》
李白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