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试卷及答案

标准试卷及答案

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2、第一个在中国比较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作者和作品是()A、陈独秀的《谈政治》B、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C、杨达的翻译著作《唯物史观解说》D、杨匏安的《马克思主义》3、中共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失败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A、武装斗争B、革命中心应转向农村C、必须解决农民土地问题D、支持城市斗争道路4、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是()A、革命路线不同B、革命方法不同C、革命纲领不同D、革命领导权不同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是在()A.辛亥革命后B.俄国十月革命后C.五四运动后D.中共一大后6、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著名学生运动是()A、福建事变B、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C、一二九运动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7、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是指()A、部分国民党军队参加抗战B、不要共产党军队参加抗战C、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参加抗战D、不要民主党派参加抗战8、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一个主体是指()A、实现国家的工业化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轻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它()A、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B、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C、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D、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各占一半10、新中国成立前后,党的领导人对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想是()A.经过充分发展后一举过渡B.边发展过渡C.先发展然后逐步过渡D.先过渡后发展二大题: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10分)11、下列革命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有A.北伐战争B.辛亥革命C.解放战争D.抗日战争E.义和团运动12、从1905年至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过激烈的论战,双方论战的焦点问题主要有()A.要不要“反满”和以暴力推翻清王朝,B.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要不要改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D.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E.要不要废“八股”、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13、北洋军阀集团在袁世凯死后分裂为主要派系是指()A.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B.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C.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D.以陈炯明为首的粤系E.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14.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E.落后农业国和先进工业国的矛盾15、下列经济成分中,属于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的有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营经济C.个体农业经济D.合作经济E.公私合营经济三大题: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分析)(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6.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17.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8.艾奇逊说,“20世纪,人口过剩和新观念(指西方以及西方观念的冲击──引者)的联合力量发动了可以称为中国革命的一连串的事件”。

19.过渡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

四大题: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40分)下面是有关“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策略路线及其变化的材料:材料1:日军进展当与中国亲日军阀之活跃相并行。

日本将利用华北各派军之冲突——特别是在“停战”后防地之分配上,煽起大规模的军阀战争。

冯玉祥方振武已开端于先。

他如四川军阀战争正酣,西南的反蒋的酝酿,都昭示着各帝国主义列强正在积极准备便于他们瓜分中国的军阀战争。

——摘自《中央致各级党部及全体同志的信——论反帝运动中的统一战线》(1933年6月8日。

)材料2:中国民众在福建所谓人民革命政府的存在与破产之中深刻的了解了反革命改良主义的实质。

在福建聚集了一切中国的反革命的改良主义的集团与派别……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一切行动都是动摇犹豫投降出卖妥协与失败主义的行动。

——摘自《中央为福建事变第二次宣言》(1934年1月26日)材料3 :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益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摘自《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935年8月1日)材料4: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东北四省之后,现在又并吞了整个华北,而且正准备并吞全中国,把全中国从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变为日本的殖民地。

无疑的,新的反日的民族革命高潮,不但推醒了中国工人阶级与农民中更落后的阶层,使他们积极参加革命斗争,而且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与知识分子,现在又转入了革命,中国国民经济的总崩溃,千千万万的人民的失业失地,千千万万的灾民难民,更使得新的反日的民族革命高潮,同群众救死救生的日常斗争密切地联系起来,大大的扩大了民族革命的群众基础,广大民众的革命义愤是在全中国一切地方酝酿着,并已经在普及各大城市的学生反日示威运动中开始表现出来。

在反革命营垒中是新的动摇分裂与冲突,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许多的乡村富农与小地主,甚至一部分军阀,对于目前开始的新的民族运动,是有采取同情中立以至参加的可能的。

当然,不同的人,不同的团体,不同的社会阶级与阶层,不同的武装队伍,他们参加反日的民族革命,各有他们不同的动机与立场。

有的是为了保持他们原有的地位,有的是为了要争取运动的领导权使运动不至超出他们所容许的范围之外,有的真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

正因为他们的动机与立场各有不同,有的在斗争开始时就要动摇叛变的,有的会在中途消极或退出战线的,有的愿意奋斗到底的。

但是,我们的任务,是在不但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的基本力量而且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同盟者,是在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去。

——摘自《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1935年12月25日) 请回答:(1)指材料1、2中的策略错误及其性质。

(2)比较材料3、4与材料1、2,指出党的策略路线的变化。

(3)根据材料3、4,说明党实现策略路线转变的主要依据。

(4)从党的策略路线的这一变化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下面是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任务及道路的有关材料,现摘录如下:材料1:中国的封建社会继续了三千年左右。

直到十九世纪的中叶,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这个社会的内部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进了这种发展。

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因此自然经济的破坏,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的市场,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市场。

……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的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这个目的,曾经对中国采用了并且还正在继续地采用着如同下面所说的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殖民地……——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材料2:既然现阶段上中国革命的敌人主要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那末,现阶段上中国革命的任务是什么呢?毫无疑义,主要地就是打击这两个敌人,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

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是互相关联的。

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因此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支持者。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材料3:在资本主义各国,在没有法西斯和没有战争时期内,那里的条件是国家内部没有了封建制度,有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外没有民族压迫,有的是自己民族压迫别的民族。

基于这些特点,资本主义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在于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教育工人,生息力量,准备最后地推翻资本主义。

在那里,是长期的合法斗争,是利用议会讲坛,是经济的和政治的罢工,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作。

那里的组织形式是合法的,斗争形式是不流血的(非战争的)。

……中国则不同。

中国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

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摘自毛泽东《战争和战略向题》请回答:(1)根据材料1、2评述一下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影响。

(2)根据材料2回答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3)根据材料3为什么说中国革命必须是武装斗争的方式?五大题:论述题(共1题,共20分)1.鸦片战争以后,无数先进的中国人和仁人志士为了摆脱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和苦苦的探索。

分析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及其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安徽农业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答题 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二大题: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三大题: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分析)(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6.错误。

如果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来说,它是一朵不结果的花。

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