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承智班物理周练试题(6)一、选择题1.不计空气阻力情形下将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拋一物体,从拋出至回到拋出点的时间为2t,若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水平挡板,仍将该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A、0.2tB、0.3tC、0.5tD、0.6t2.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A.在t1时刻前,甲车始终在乙车的前面B.在t1时刻前,乙车始终在甲车的前面C.在t1时刻前,乙车的速度始终比甲车增加得快D.在t1时刻两车第一次相遇3.甲、乙两物体在t=0时的位置如图(a)所示,之后它们沿x轴正方向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b)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t=2s时甲追上乙B.在前4s内甲乙两物体位移相等C.甲追上乙之前两者间的最远距离为4mD.甲追上乙时的速度大小为8m/s4.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B.牛顿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D .开普勒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证明了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从而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小球质量越大下落越快”的错误观点5.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 内的位移是18 m ,则( )A .小球在2 s 末的速度是20 m/sB .小球在第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C .小球在第2 s 内的位移是20 mD .小球在前5 s 内的位移是50 m6.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
该质点的初速度为A .t s 2B .2t sC .t s 2D .t s 87.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该平面内有AM 、BM 、CM 三条光滑固定轨道,其中A 、C 两点处于同一个圆上,C 是圆上任意一点,A 、M 分别为此圆与y 、x 轴的切点。
B 点在y 轴上且∠BMO = 60°,O ′为圆心。
现将a 、b 、c 三个小球分别从A 、B 、C 点同时由静止释放,它们将沿轨道运动到M 点,如所用时间分别为t A 、t B 、t C ,则t A 、t B 、t C 大小关系是A .t A < t C < t BB .t A = tC = t BC .t A = t C < t BD .由于C 点的位置不确定,无法比较时间大小关系8.物体甲的速度-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 .甲在0~4 s 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 mB .甲在0~4 s 时间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乙在t =2 s 时速度方向发生改变,与初速度方向相反D .乙在0~4 s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零9.如图所示,AB 为斜面,BC 为水平面,从A 点以水平速度v 0抛出一小球,此时落点到A 的水平距离为s 1;从A 点以水平速度3v 0抛出小球,这次落点到A 点的水平距离为s 2,不计空气阻力,则s 1∶s 2可能等于( )A .1∶3B .1∶6C .1∶9D .1∶1210.倾角为030的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平行与斜面向下的力F 作用,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及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中的信息可知(取2/10g m s =)( )A .物体的质量103m kg =B .物体的质量53m kg =C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5μ= D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μ=11.如图所示的位移(x )—时间(t )图象和速度(v )—时间(t )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 .x ﹣t 图象中t 1时刻v 1>v 2C .v ﹣t 图象中0至t 3时间内3物体和4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 .两图像中,t 2、t 4时刻分别表示2、4物体开始反向运动12.如图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对线段OA 、AB 、BC 、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A 、BC 段运动最快B .AB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C .CD 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D .0到4h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60km13.若一质点从0t =开始由原点出发,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A 、在前8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在26~s 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6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2/m s ,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D 、46s ~内与68s ~内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14.一辆汽车做匀加速度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初速度为6/m s ,经28m 后速度增加到8/m 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段运动所用时间为4sB 、这段时间的加速度是23.5/m sC 、自计时开始,2s 末的速度为6.5/m sD 、从开始计时起,经过14m 处的速度为7/m s15.一辆汽车以22/m s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2秒(汽车未停下),汽车行驶了36m 。
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多少( )A 、9/m sB 、18/m sC 、20/m sD 、12/m s16.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 t -图像,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做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A、在10t~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小B、在1t t~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C、在12t t~时间内,由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D、在3417.如图所示,表示做直线运动的某一物体在05s内的运动图像,由于画图人粗心未标明v t-图还是x t-图,但已知第1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一定是v t-图B、该图一定是x t-图C、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D、物体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18.物体做减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取负值,其意义为速度的变化率减小②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取负值,其意义为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③加速度的方向取负值,表示加速度在逐渐减小④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9.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最小值20.小明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让其自由落下,拍摄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0cm,照相机本次拍照曝光时间为1.5×10-2s,由此估算出位置A距石子下落起始位置的距离为()A、1.6m B、2.5m C、3.2m D、4.5m二、计算题21.甲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 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车经过乙车旁边时开始以0.5 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22.在游乐场,有一种大型游乐设施跳楼机,如图所示,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提升到离地最大高度64m处,然后由静止释放,开始下落过程可认为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受到一恒定阻力而做匀减速运动,且下落到离地面4m高处速度恰好减为零。
已知游客和座椅总质量为1500kg,下落过程中最大速度为20m/s,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1)游客下落过程的总时间;(2)恒定阻力的大小。
参考答案1.D2.B3.B4.C5.D6.A7.C8.B9.ABC10.AD11.B12.C13.BC14.C15.D16.A17.D18.B19.B20.C21.(1)36m(2)25s(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设此时经过的时间为t1,则由 v1=v2+at1得:t1=12s此时甲车的位移为:x1=v2t1+12at12=10×12−12×0.5×122m=84m乙车的位移为:x2=v1t1=4×12m=48m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x=x2-x1=84-48m=36m(2)设甲车停止的时间为t2,则有210200.5vt s sa===,甲车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22010100220.5v x m m a --⨯=== 乙车发生的位移为x ′=v ′t 2=4×20m=80m则 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321008025?4t t s s -=+= 22.(1)6s (2)22500N设下落过程中最大速度为v ,自由落体的高度为h 1, 则:212v gh = 1v gt =解得:t 1=2s设匀减速的高度为h 2,加速度大小为a ,则:222v ah = 2v at =下落的总距离h=h 1+h 2=64m-4m=60m联立解得:a=5m/s 2t 2=4s游客下落过程的总时间为t=t 1+t 2=6s(2)匀减速过程中:设阻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 已知m=1500kg ,可得f=22500N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