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实验班)(I)卷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实验班)(I)卷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实验班)(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1分)1. (3分) (2016高二上·庆阳期中) 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光滑金属板正上方有一带正电的点电荷Q,另一表面绝缘,带正电的金属小球(可视为质点,且不影响原电场),自左以初速度V0在金属板上向右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A . 小球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B . 小球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C . 合电场对小球的作用力为0D . 合电场对小球做的功为02. (2分)如图所示,Q1、Q2为两个等量同种的正点电荷,在Q1、Q2产生的电场中有M、N和O三点,其中M和O在Q1、Q2的连线上(O为连线的中点),N为过O点的垂线上的一点。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在M、N和O三点中O点电场强度最小B . 在M、N和O三点中O点电势最低C . 若ON间的电势差为U,ON间的距离为d,则N点的场强为D . 若ON间的电势差为U,将一个带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从N点移到O点,电场力做功为qU3. (2分)下列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在某电池的电路中每通过2C的电量,电池提供的电能是4J,那么这处电池的电动势是0.5VB . 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时,其电源电动势一定也增大C . 无论内电压和外电压如何变化,其电源电动势一定不变D . 电源的电动势越大,电源所能提供的电能就越多4. (2分) (2016高二上·友谊期中) 在电场线如图所示的电场中有M、N两点,一个带电离子(不计重力)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M点运动到N点,则()A . M点处的电场强度比N点处的电场强度大B . 该离子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C . M点处的电势比N点处的电势低D . 该离子在N点的速度可能为零5. (2分)如图,在两根平行直导线中,通以相反的电流和,且,设两导线所受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和,则两导线A . 相互吸引,且B . 相互排斥,且C . 相互吸引,且D . 相互排斥,且6. (2分) (2017高一上·中卫期末) 力学中,选定下列哪组物理量为基本物理量()A . 力、长度、质量B . 位移、质量、时间C . 长度、力、时间D . 长度、质量、时间7. (2分) (2017高一下·宜昌期中) 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沿不光滑的轨道运动到高为h的B 点后自动返回,其返回途中仍经过A点,小球经过轨道连接处无机械能损失,则小球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为()A .B .C .D .8. (2分)竖直放置的一对平行金属板的左极板上用绝缘线悬挂了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将平行金属板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

绝缘线与左极板的夹角为θ。

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在a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1 ,夹角为θ1;当滑片在b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2 ,夹角为θ2 ,则()A . θ1<θ2 , I1<I2B . θ1>θ2 , I1>I2C . θ1=θ2 , I1=I2D . θ1<θ2 , I1=I29. (2分) (2015高二上·内蒙古期末) 如图所示,通有恒定电流的直导线下边有一个矩形线框,线框平面与直导线共面.若使线框逐渐向下远离(平动)通电导线,则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将()A . 逐渐增大B . 逐渐减小C . 保持不变D . 不能确定10. (2分)用电场线能很直观很方便地比较电场中各点的强弱如图,左边是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电场的电场线,右边是场中的一些点:O是电荷连线的中点,E、F是连线中垂线上相对O对称的两点,B、C和A、D也相对O对称,则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 .B , C两点场强大小和方向都相同B . A , D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 E , F两点场强大小和方向都相同D . 从E到F过程中场强先增大后减小11. (2分) (2016高二上·吉林期中) 一段长度为L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电阻为R,现在将其均匀拉长为2L,则此时其电阻的阻值为()A . RB . 2RC . 3RD . 4R12. (2分)一个电容器的规格是“10μF50V”,则()A . 这个电容器的电容为B . 这个电容器加上50V电压时,电容才是10μFC . 这个电容器没有电压时,电容为0D . 这个电容器加的电压不能低于50V13. (2分) (2016高一上·长治期中) 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A . 理想实验B . 控制变量C . 等效替代D . 科学假说14. (2分) (2017高二上·泰州期末) 三根完全相同的长直导线互相平行,通以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电流.它们的截面处于一个正方形abcd的三个顶点a、b、c处,如图所示.已知每根通电长直导线在其周围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与距该导线的距离成反比,通电导线b在a处产生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则d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 . 2BB .C . 3BD . 3 B15. (2分)(2016·泰安模拟) 带等量异种电荷的金属板M、N平行正对水平放置,间距为d,M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一带电微粒从M板上方高d处的P点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M板的小孔后刚好到达N板处的Q点(但未触及N板)而返回.不计空气阻力,忽略金属板正对部分之外的电场.现将M板向上平移的距离,再让原带电微粒从P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则微粒的运动情况为()A . 落到N板上B . 到达与N板相距d就返回C . 到达与N板相距就返回D . 仍刚好到达Q点而返回16. (2分) (2016高二上·会宁期末) 有关洛伦兹力和安培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 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一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B . 安培力是大量运动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C .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受到的洛伦兹力做正功D . 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17. (2分)(2017·株洲模拟) 如图所示,R 是一个定值电阻,A、B 为水平正对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两板间带电微粒 P 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若增大 A、B 两金属板的间距,则有向右的电流通过电阻 RB . 若增大 A、B 两金属板的间距,P 将向上运动C . 若紧贴 A 板内侧插入一块一定厚度的金属片,P 将向上运动D . 若紧贴 B 板内侧插入一块一定厚度的陶瓷片,P 将向上运动18. (2分)如图所示,电子枪发射电子经加速后沿虚线方向进入匀强磁场区域(图中圆内),由图中实线方向出磁场,最后打在屏上P点。

则磁场的方向为()A . 垂直纸面向外B . 垂直纸面向内C . 平行纸面向上D . 平行纸面向右19. (2分) (2016高二上·桐乡期中) 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和B,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他们彼此接触,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C置于A附近,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A . 此时A带正电,B带负电B . 此时A处电量大于B处电量C . 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D . 若将C与A处接触,A下部金属箔张开,B下部金属箔闭合20. (2分) (2019高二上·抚松期中)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由于电阻元件发生短路或断路故障,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都增大,则可能出现了下列哪种故障()A . R1短路B . R2短路C . R3短路D . R1断路21. (2分) (2017高二下·淮北期中) 在半径为r、电阻为R的圆形导线框内,以直径为界,左、右两侧分别存在着方向如图甲所示的匀强磁场.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为正,两部分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乙所示.则0~t0时间内,导线框中()A . 没有感应电流B . 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C . 感应电流大小为D . 感应电流大小为22. (2分)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和2m ,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B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 ,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为l1;若撤去拉力F ,换成大小仍为F的水平推力向右推 A ,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弹簧长为l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弹簧的原长为B . 两种情况下弹簧的形变量相等C .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两物块的加速度不相等D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3. (2分) (2015高二下·肥东期中) 如图所示,A、B都是很轻的铝环,分别吊在绝缘细杆的两端,杆可绕中间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环A是闭合的,环B是断开的.若用磁铁分别接近这两个圆环,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 图中磁铁N极接近A环时,A环被吸引,而后被推开B . 用磁铁的任意一磁极接近A环时,A环均被排斥C . 用磁铁N极接近B环时,B环被推斥,远离磁铁运动D . 图中磁铁N极远离A环时,A环被排斥,而后随磁铁运动24. (2分)两电阻R1和R2的电流I电压U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可知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1∶R2等于()A . 1∶3B . 3∶1C .D . 1∶425. (2分) (2017高二上·嘉峪关期末)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的电阻大于电源的内阻r,闭合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电压表和电流表均视为理想)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 灯泡L变亮B . 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C . 电流表读数变大D . 电容器C上电荷量减小二、填空题 (共6题;共23分)26. (5分) (2016高一上·绍兴期中) 如图是“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这一实验的实物图,连线已经完成一部分,还差两条导线没有连上,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27. (6分)用实验测一电池的内阻r和一待测电阻的阻值Rx。

已知电池的电动势约6V,电池内阻和待测电阻阻值都为数十欧。

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流表A1(量程0~30mA);电流表A2(量程0~100mA);电压表V(量程0~6V);滑动变阻器R1(阻值0~5Ω);滑动变阻器R2(阻值0~300Ω);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条。

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Ⅰ.设计如图3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Ⅱ.将R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逐次调小R的阻值,测出多组U和I的值,并记录。

以U为纵轴,I为横轴,得到如图4所示的图线。

Ⅲ.断开开关,将Rx改接在B、C之间,A与B直接相连,其他部分保持不变。

重复Ⅱ的步骤,得到另一条U-I 图线,图线与横轴I的交点坐标为(I0 , 0),与纵轴U的交点坐标为(0,U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