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


报告分析
报告结论显示,男生的科学素养 水平达到43.15%,女生仅为
关注 度高
30.10%。 学历上的结果令人大跌 眼镜,本科生(43.57%)竟高 于研究生(33.33%),研究生 高于专科生(16.43%)。
34%
17%
专科生
44 % 本科生
研究生
专业上,理工农医类学生高于文史类28.42%,文史类高 于音体美类8.1%,音体美类高于管理类1.8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研究生的科 学素养低于
本科生
2
1 3
男女科学素 养差距大
文理科学素 养差距大
男女科学素养差距大
男生(43.15%)科学素养水平高出女生(30.10%)13个百分点。 原因可能是,两性生理结构、社会分工、身份定位等差异可能导 致思维方式的不同,“常规认为,男生偏向于逻辑分析和理性思 维,女生偏向于直觉和感性的思维,而前者更适宜于学习偏科学 技术方面的知识,并从事与之相关的工作。” 这同时也是造成男女科学素养差距大的主要原因,对此我认为 广大女性朋友应加强科普知识的普及。在日常的逛街购物、娱乐 之余,多读点书,这样不仅是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更对个人总 体气质的提升有显著作用。
目前我国的科普教育与宣传沿袭的是 传统的课堂教学,对90后甚至00后的 人群来说相对比较呆板,不易接受, 大学生对此提出学校可通过“开设科 普选修课”、 “开展科普竞赛”、 “参加科普工作给予学分鼓励” “开 展专家讲座”等形式助力大学生提升 科学素养。 此外,教育界必须重视加强不同专业 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教育,多开设通识 课程,以及多开设素质教育课程,提 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整体水平。
研究生的科学素养低于本科生
研究生的科学素养为何会低于本科生?原因就在于,中国公民包括大学 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主要还停留在知识记忆阶段,随着学历、年龄的增长, 表现出来的素养水平就呈下降态势。此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想保持 科学素养水平不下降,甚至还有所提升,则必须不断学习新内容,不同阶 段接受的科普内容也要依势调整。 况且,研究生的学习课程较于本科生来说,学科针对性更强,课程也更 单一。说白了,学习的内容就只限于考试范围。在这样的课程安排下,不 是自己专业的内容,根本难以涉及。而对于科学技术的了解,除了高中以 及本科时学过的内容外,剩下的也只限于自己的兴趣。这样看来,科学素 养难以提高,甚至还出现了不进则退。
事实上,虽然大学生属于高学历群体,但不少大学生对于物质 最小构成单位以及光年属于何种单位等科学问题一知半解。调研 团队通过对大学生的自评发现,大学生自认为大学生群体的科学 素养水平“一般”者高达62.22%,“很好”仅占4.18%,“较好” 占17.17%。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时,大学生们认为“学生缺 乏积极性”(70.07%)是主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学历 水平较高的大学生群体,科学素养水平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具 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广东省的公民基本科学素质 为3.3%,仅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 初的水平。此外,数据也显示,早在2007年瑞典人科学素养合格 率就已经高达35%。
本科专业:历史学 (1)专业必修课 1-2:中国古代史(上)、中国历史文选(上)、世界上古史、英语历史文献导读(上) 1-3:世界中世纪史、中国历史文选(下)、中国古代史(中)、中国历史地理、英语历史文献导读(下) 2-2:世界近代史、中国古代史(下)、考古学导论、史学概论 2-3:中国近代史(上)、世界现代史 3-2:中国古代史学史、中国近代史(下)、西方史学史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近现代史学史 (2)专业选修课:限选课程 【二选一】 古代遗址考察、近代历史遗存考察 【六选一】 口述史理论与实践、历史人类学理论与实践、“乡土考古学、社区博物馆和村庄史调查”、区域社会历史 文化资源调查、华南侨乡历史文化调查、华南对外贸易口岸调查 【其他】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研读、世界近代史文献研读、中国近代史文献研读、世界现代史文献研读、社会实践
文理科学素养差距大
目前高校开设的课程专业性很强,理工科大学生基本不 学文史类课程,文史类大学生更少接触理工类的知识, 偏科在大学成为正常现象。这也造成了文理科学素养差 距大。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学里文科专业的课程安排。
中山大学的课程分为四类: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 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从性质上来看很容易理解:专业课指 本专业的课程,公共课指全体本科生都能修读的课程;必修 课是指定必须修读的课程,选修课则授予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的权利。由于每个专业都有军事课、大学英语、体育、中国 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公益劳 动、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等公共必修课,每位学生都要修 读一定学分的核心通识、一般通识等公共选修课,在各层中 仅提供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安排,公共课将不再 赘述。
科学素养
指甲钳能剪指甲是基于物理上的哪条规律?洗衣机甩干衣服用 到的力是什么?物质的最小的构成单位是什么?光年是什么单 位? ……对于这些科学素养问题,广州竟然有不少大学生答不上 来。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向社会公布了《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 告( 2016 )蓝皮书》,分报告《关于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建议》指出,广州市大学生整体科学素养水平表现不 理想,基本达到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 36.41%,低于中国数 字科技馆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基本保持在60%以上),大约落 后欧盟20年。 据悉,该调查共设置了 56 道问题,面向中大、华师、华农、 华工、暨大等高校共发放问卷1363份,收回有效问卷1299份。
谢谢观赏
(3)专业选修课:任选课程
2-2:中国环境史、先秦经典文献研读
3-2:宋代政治制度史、中国海洋史、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近 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华侨华人史、基督教史、商周史专题、道教经典与中古佛道关系、 历史哲学、明清史专题、中国近现代史料与史学、新文化史名著导读、俄国史、中国古 代典制、魏晋南北朝断代史专题、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物质文化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经 济史(上)、中国历史文献学、宋明学术思想史、近代中外关系史、近代中国社会思潮、 中国近代社会史、英国史、东南亚史、中美关系史、法国史 3-3:辽宋金史、海外中国研究、魏晋思想研究、隋唐史研究、明清思想文化史、孙中 山研究、民国史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冷战史、中国近代海关史专题、从希 腊到中国、法国启蒙运动研究、印度支那文化史、现代国际关系史专题、苏联史、文物 学概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下)、敦煌学概论、古代西域文明、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近代中日关系史、中共党史专题研究、基督教与中西近代文化、希 腊罗马史、美国史专题、明清中西交通专题 4-2:世界海洋史、唐代法律史、明代经济史专题、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中古外来宗教 研究、中国禅宗史、中国近现代法律史、东方学与近代欧洲的学术与文化、当代中国政 治制度史、明清货币金融史研究、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研究、中国城市史、现代中国乡村 社会、传媒社会史、英国外交史、1880-1914年欧洲社会心态研究、晚期古典时代的世 界、美国外交史、亚太历史与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