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素养的概念

科学素养的概念

对科学素养的收获
在经过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学方法的网课的学习后,我对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让我知道了科研远不止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在如今这个科学主义泛滥的时代,大家普遍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正如我曾经读过的一本书,用二分法对这个世界上的学科进行划分,例如,将人类的知识分成两种——古典的认知与浪漫的认知。

古典的认知依赖于理性和法则,从混乱中寻求秩序,将未知化已知。

古典的认知认为世界是由一些基本形式组成的,就像一台精密的计算机,可以分解成各种零件,通过无数次计算和测量组装而成,这正对应着我们所理解的自然科学。

而浪漫的认知在我们的理解里就相像于人文科学,浪漫的认知最主要的是情感,依赖于情感,直觉和美学。

如上这些因素正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分裂的主要问题根源,人们在思考和感觉的时候往往会偏向于某一种形式,而且会误解和看清另一种形式。

作为现今的大学生,这正是我们需要克服与消化的问题。

无论是只有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只单一存在,都是十分危险的。

人文科学是自然科学的母体,自然科学是人文科学的手足。

互相都是彼此不可缺少的存在,如果只学习自然科学,也会让人觉得死板而又呆滞,不懂得变通,变成一个沉重灰暗的人。

如果只学习人文科学,就会让人觉得轻浮而没有理性,不值得信任,只对享乐感兴趣,变成一个肤浅的人。

那如何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起来呢?通过网课的学习,我的理解是按照人文科学的思想,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解决我们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也就是说,要做有人情味的科研,例如,在进行科研的时候,也要坚持学术态度端正,坚持自己当初选择科研的初心,无论是为国为民还是为了不断追求科学本身的价值。

比如,在科研过程中最不可原谅的就是学术不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人文科学的思想,不顾曾学过的仁义礼智信,不顾人性,不顾良心,做出这些危害民生百姓的勾当。

再比如,在科研过程中,重量而不重质,只顾着发出所谓具有论文名头的文章,而不在乎文章是否对世界有用或者说文章内容是否真的配得上这论文的名头。

在未来追寻科研的道路上,我们要经常思考,思考很多方面。

思考科学的利弊两方面因素,思考科学的价值,思考我们为之努力钻研的核心动力,思考科学本身的意义和科学的人文关怀。

在这条路上,我们也要坚持拥有好奇心,坚持探索,尊重科学,并学会自主探究,学会稳妥的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渡向知识的彼岸,实现自己不负的初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