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
第一节
关于科学素养
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您认为“纳米”是什么?
1.□长度计量单位之一 2.□一种高科技材料 3.□水稻新品种 4.□不知道
第一节
关于科学素养
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您认为“科学研究”是什么?
1.□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技术,使用新技术
2.□观察、解释、结论
3.□观察、推理、实验 4.□不知道
14
题外话:2013国考中关于科技常识的考题
第一部分 常识题
第13题:关于中药,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A. 辛味药:连翘、杏仁; C. 酸味药:陈皮、黄连; B. 甘味药:当归、人参; D. 苦味药:黄柏、乌梅。
解析:本题考查医学常识。A选项中,辛味药的特征是辛温芳香, 杏仁不是辛味药;C选项中,黄连是苦味药,不是酸味药;D选 项中,乌梅是酸味药,不是苦味药;B选项中,甘味药的主要成 分是氨基酸、糖、维生素等,可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当归和 人参都是甘味药,故正确答案是B。
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邪教——“科学教派”就产生于美国。 与此先后存在的,还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邪教和伪科学体系。 极端保守的宗教势力,反对只教进化论,“智能设计论” 。
专家、专业与科学素养
院士与科学素养(水变油,法轮功) 现代社会的任何角落离不开科学;科学、民主、 法律是现代文明的三大基石。 人文学科与科学,例如,高科技领域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二、全民科学素质关于科学素养 《纲要》提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 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 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 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这是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多方面观点的基础上,从我国基本国情
出发,对科学素质内涵作出的界定和定性的描述。
第一节
二、全民科学素质
关于科学素养
乔恩· 米勒(JONMILLER),美国人。在他长期的研究中,解决 了在学术界长期争论的关于公众科学素养标准的问题。 1990年,美国学者米勒首先提出了公众科学素养的标准应该由 三个部分组成: 1.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 2.对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 3.对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基本了解。 与此同时,他认为,公众的科学素养是可以测量的,同时提出 了测试科学素养的一系列指标体系和测试方法。
第一节
三、大学通识教育
第一节
关于科学素养
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您认为“DNA”是什么?
1.□生物学名词、与遗传有关
2.□人体的蛋白质,存在于血液中,是白血球的简称
3.□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一切细胞中,是脱氧核 糖核酸 4.□不知道
第一节
关于科学素养
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您认为“INTERNET(因特网)”是什么? 1.□全球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总和 2.□由一些使用公共协议互相能通信的计算机连接 而成的全球网络 3.□由多台计算机和线路连接而成的区域网络 4.□不知道
第一节
一、科学素养的概念
关于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的定义: 科学素养是社会公众所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 能力。 科学素养的内容 认识和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概念的能力,比如分子、辐射、 DNA等是理解科学技术的基础; 跟上科学推理的基本水平的能力,即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 法要有所了解,具备科学的思维习惯; 理解包含科学及技术内容的公共政策议题的能力,即能全面正确 地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广泛影响,能够对个人及社会生活中出 现的科技问题作出合理反映。
第一节
二、全民科学素质
关于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
对基本科学知 识的了解
对科学方法与 科学过程的基 本了解
对科学技术与社会 关系的基本了解
公众科学素养的米勒三维测试体系
第一节
二、全民科学素质
关于科学素养
米勒体系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对科学素质的把握 是内在一致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把公民具备基 本科学素质界定为“四科两能力”,并作出了一系列修饰与限 定。 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
社会问题、人文问题、伦理问题。
科学素养与职业:在20世纪90年代增长最快的10
种职业中有8种需要科学和工程教育的背景。
“文理兼容、中西融会”文科学生培养的基本理 念。
第一节
关于科学素养
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您认为“分子”是什么? 1.□物质中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该物质一切化学特性的 最小微粒 2.□是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3.□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4.□不知道。
医生为一对准备结婚的青年男女进行身体检查后,告诉他 们,如果他们结婚生育孩子的话,他们的孩子患遗传病的 可能性为1/4。您认为医生的话意味着什么? 1.□如果他们生育前三个孩子都很健康,那么第四个孩子 肯定有遗传病。 2.□如果他们生育的第一个孩子有遗传病,那么,后面三 个孩子将不会得遗传病。 3.□他们生育的孩子都有可能得遗传病。 4.□如果他们仅生育三个孩子,那么,这三个孩子都不会 得遗传病。 5.□不知道。
第一节
关于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彰显出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一个人在初中、高中阶段学习科学知识,应该有条 件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掌握其中的几种科学方法,因为 科学知识总是通过科学探究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才获得的、创造 的。但是,我国目前的高考体制,导致许多学校为了争取提高 升学率,在高中时期就进行文理分科,以至许多在中学毕业后 应该具备的素养,在中学时期并没有习成,学生的智力也被阉 割。这种做法导致单兵突进,虽然在高考中获得了一时的好成 绩,却把分割的恶果一直带进大学,并保持到大学毕业。其结 果是,中学毕业就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直到大学毕业后仍然 不具备,以至“有学历、没知识”、 “有知识、没素质”。
第一节
二、全民科学素质
关于科学素养
第三,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是真正理解科学的体现。 科学严谨的、不容欺骗的本质,宽容和论证的风格影响到人类 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类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活带来了一 种新的价值观,这就是公正和平等。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作 用日益强大,为了让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人类,我们必须重视科 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一旦错用,带来的后果是十分巨大 的;避免这种现象的正确做法,就是把科学交给大众,让公众 理解科学。
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彰显出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节
关于科学素养
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2009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所使用的问卷只有20多道题,其 中对科学术语、科学观点的辨识,具备高中的物理、化学、生 物等知识就能合格。我国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公众之所以出现 “有学历、没知识”、 “有知识、没素质”的尴尬,很大程 度根源于我国的应试教育。
科学家想知道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药是否有疗效。在以下 的方法中,您认为哪一种方法最正确? 1.□给10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有多少人 血压有所下降。 2.□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 人不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 有所下降。 3.□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 人服用无效无害、外形相同的安慰剂,然后观察两组病人 中各有多少人血压有所下降。 4.□不知道。
第一节
一、科学素养的概念
(3)怎样才算具备科学素养?
关于科学素养
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 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对于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公众的科学素养是评价一国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一个迷信和愚昧 的国度里,建设不了现代化。
第一节
二、全民科学素质
关于科学素养
在米勒的体系中,科学素养首先是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 米勒认为:对一个公民而言,并不需要他了解很多的科学知识,但 是要知道基本术语和基本观点;如果不知道DNA是与生物学有关,电 脑软件绝不是电脑中很软的零件,那么这个公民就丧失了通过大众 媒介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能力;他的科学素养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表现和要求。科学方法不 仅是科学探究、获取未知领域真相的钥匙,也是学习、接受、传授 已知领域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更是揭露伪科学、反科学、弄虚作假 等一切假象的工具。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关于科技常识的考题
第一部分 常识题
第12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人的唾液是由舌头分泌的;
B. 胆分泌胆汁不足,容易导致胆囊炎;
C. 食盐、鱼肝油可被消化道直接吸收; D. 正常情况下,卵细胞在子宫内受精。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常识。A选项中,人的唾液是由口腔内的唾 液腺分泌的;C选项中,鱼肝油是脂肪,脂肪要经过消化转化 为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消化道吸收;D选项中,正常情况下, 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在子宫内发育。因此,正确答案是B。
• • • •
20.4%的公众相信“求签”; 26.6%的人相信“相面”; 14.7%的人相信“星座预测”; 22.3%的人相信“周公解梦”。
•
发达国家也存在科学素养的问题
90%的人有宗教信仰。
主流宗教欢迎科学,12个最大的基督教派中有89%的教派 支持进化论。
1991年美国的总统科学顾问在一份提交国会的报告里说, 美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之低,低到有半数被询问的人,不知道 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一年时间。40%不同意“占星术一点也 不科学”这种说法。
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
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