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一模物理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各种发电方式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A.风力发电B.潮汐发电C.水力发电D.核能发电考点:能源答案:D试题解析:考查判断能源的种类。
风能、潮汐能、水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是可再生能源,因此风力发电、潮汐发电、水力发电利用的是可再生能源,ABC不符合题意;核能不能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也不可重复利用,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发电利用的是不可再生能源,D符合题意。
故选D。
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A.橙汁B.不锈钢勺C.陶瓷碗D.铁锅考点:电阻答案:C试题解析:考查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橙汁、不锈钢勺、铁锅是导体;陶瓷碗是绝缘体,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不同力度敲击同一编钟的相同位置,所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考点:声现象答案:A试题解析:考查音调、响度与音色区分。
用不同力度敲击同一编钟的相同位置时,编钟的振幅不同,发声响度不同。
故选A。
4.在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B.C.D.考点:光的反射答案:C试题解析:考查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花朵在水珠中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选项A不合题意;霞光中跑步者的“剪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选项B不合题意;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选项C符合题意;“皮影戏”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选项D不合题意;故选C。
5.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B.C.D.考点:物态变化答案:B试题解析:考查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冰冻的衣服变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水蒸气,发生了升华现象,选项A不合题意;铁丝网上结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选项B符合题意;河水表面结冰,由夜态变成了固态,发生的是凝固现象,选项C不符合题意;草叶上结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B.C.D.考点:杠杆答案:D试题解析:考查杠杆的分类。
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选项A不合题意;核桃夹在夹核桃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选项B不合题意;瓶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选项C不合题意;取碗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B.C.D.考点:固体压强答案:C试题解析:考查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滑雪板的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选项A不合题意;书包的背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选项B不合题意;切果器的刀片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选项C符合题意;坦克的履带很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选项D不合题意。
故选C。
8.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B.超声波是电磁波C.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5m/sD.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考点:信息的传递答案:A试题解析:考查电磁波的传播。
手机的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选项A正确;超声波不属于电磁波,它是声波,选项B错误;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选项C错误;电磁波不需要介质,可以再真空中传播选项D错误。
故选A。
9.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人每天应饮水的质量约为100gB.人体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10℃C.初中男生跑1000m所用时间约为1minD.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考点:质量及测量物态变化长度测量答案:D试题解析:考查质量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正常人每天应饮水的质量约为1000g,选项A不符合实际;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选项B不符合实际;中考体育测试,男生跑1000m满分成绩为228s,约3.5min,选项C不符合实际;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20cm,在26cm左右,选项D符合实际。
故选D。
10.在下图描述的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 .B .C .D .考点:内能 答案:B试题解析:考查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是水蒸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选项A 不符合题意;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身体与滑梯接触部分感觉发热,是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选项B 符合题意;利用反射镜采集奥运圣火,是内能的一种转移,选项C 不符合题意; 利用暖身贴给背部保暖,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选项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11.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两个定值电阻的阻值R 1>R 2。
闭合开关S 后,电流表A 1、A 2的示数分别为I l 、I 2,电压表V 1、V 2、V 3的示数分别为U 1、U 2、U 3,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I 1<I 2 U 1=U 2=U 3B .I 1=I 2 U 1>U 2=U 3C .I 1>I 2 U 2=U 1+U 3D .I 1=I 2 U 2=U l +U 3考点:欧姆定律及应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答案:D试题解析: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由电路图可知,R 1与R 2串联,电流表A 1、A 2均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 1测R 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 2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 3测R 1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两电流表的示数I 1=I 2,选项A 、C 错误; 又因R 1>R 2,所以,由的变形式U=IR 可知,U 3>U 1,选项B 错误;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U 2=U 1+U 3,选项D 正确。
故选D 。
1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若电路中的电阻R 出现断路故障,当闭合开关S 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示数不为零,电流表A 示数为零B .电压表V 示数不为零,电流表A 1示数为零C .电压表V 示数为零,电流表A 1示数不为零D .电压表V 示数为零,电流表A 示数不为零 考点:电路分析欧姆定律及应用 答案:B试题解析:考查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 与灯泡并联,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 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 1测电阻中的电流;当电阻R 发生断路时,电路为灯泡的基本电路,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 的示数变小,并且不为零;电阻R 所在的支路电流为零,即电流表A 1示数为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即电压表V 示数不为零。
故选B 。
13.国家规定严禁在公共场所吸烟,小明设计了一种简易烟雾报警装置如图8所示。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0为定值电阻,光敏电阻R 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
当电流表的示数减小至某一数值时,电流表的指针进入报警区域。
闭合开关S 后,当有烟雾遮挡射向光敏电阻R 的激光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R 0两端电压增大B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增大C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增大D .增大R 0的阻值,可使装置在更高浓度烟雾下才报警 考点:电功率欧姆定律及应用 答案:C试题解析: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
由电路图可知,R 与R 0串联,电压表测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光敏电阻R 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所以,当有烟雾遮挡射向R 的激光时,R 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由U=IR 可知,R 0两端电压减小,选项A 错误; 由P=UI 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减小,选项B 错误; 由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等于R 的阻值,则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增大,选项C 正确;增大R 0的阻值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可使装置在更低浓度烟雾下报警,选项D 错误。
故选C 。
14.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乙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且两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同,如图所示。
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1和p 2,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1<p 2 F 甲=F 乙B .p 1=p 2 F 甲>F 乙C .p 1<p 2 F 甲>F 乙D .p 1>p 2 F 甲=F 乙 考点:固体压强液体压强 答案:A试题解析:考查压强大小比较;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如图所示,设甲、乙两液体的质量为m ,液体的深度为h ,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乙容器:F 甲=G 总=(m 容+m )g , 甲容器:F 乙=G 液=(m 容+m )g , 所以F 甲=F 乙;据图可知,V 甲>V 乙,由于它们的质量相等,由得,ρ甲<ρ乙;所以甲、乙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由p=ρgh 得,甲密度小,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
所以,p 甲<p 乙.即p 1<p 2。
故选A 。
15.物块A 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物块A 受到水平拉力F 作用,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小丽从t=0开始,每隔2s记录物块A的位置(用“• ”表示物块A),如图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2s内,物块所受摩擦力为6NB.8~10s内,物块所受摩擦力小于9NC.10~14s内,物块的平均速度为11cm/sD.若18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考点:摩擦力二力平衡答案:B试题解析:考查力与图像的结合;力与运动的关系。
由图丙知,12s到18s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由图乙可知,此时f=F=6N;由图乙知,0~2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F=3N,小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此时物体应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3N,选项A错误;由图丙可知,8~10s内,物体处于运动状态,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有关,由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物体间的压力都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摩擦力仍等于6N,物块所受摩擦力小于9N,选项B正确;由图丙知,从10s到14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选项C错误;若18s时撤去F,物体受摩擦力的作用将做减速运动,选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