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立意PPT课件
重要了。作文有了主题思想,文章才有
灵魂,选择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
也才有依据。
-
2
二、立意的要求
1、立意要正确:主题健康、积极向上,能给人
以
教育和启发。
2、立意要集中:
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
3、立意要新颖:
不落俗套,有新的观念、新的见
解、新的思考角度。
4、立意要深刻:
发觉事物的本质、体现自己对事
※同学乙写赶庙会,完后却发现自行车丢了,想到回家没法 交代——那一次,我哭了。
小结:这两篇文章的立意都有问题, 或为肉体的疼痛而哭,或为财物的丢 失而哭,都显得格调不高,缺少一种 感人的力量。
-
7
※同学丙的文章写得非常感人——
那一次,我哭了
母亲从几十里外的乡下到学校给我送衣服, 我嫌母亲穿得太寒伧,就对母亲非常冷淡,催 她赶快走,免得让同学和老师看到。母亲抖抖 地拿出一个包裹,说是天冷了,给我捎来一件 毛衣,我一看还是那件旧毛衣,就扔在母亲的 车篮里,然后丢下母亲,怒气冲冲地回到教室, 同学问我是谁找我,我竟然说那是我同村的一 个邻居。放学后,却在校门口发现母亲没走, 我非常不情愿地走上前问她为什么还不走,母 亲拿出一件新毛衣,说是给我刚买的,让我试 试合不合身,我借故有事把母亲支走了。
-
8
几天后,我回家拿生活费,却发现母亲在打吊瓶,父亲生气地 告诉我:那次母亲本来是去县城看病,顺便到学校看看我, 那件新毛衣是母亲用看病的钱给我买的!
我感到穿在身上的新毛衣一下子箍得难受,泪水无声地顺着 脸颊流了下来——“那一次,我哭了”。
问题:我的哭,有几层含义? 两层,因为从母亲拿看病的钱给我买毛衣的
物的认识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
3
三、怎样提升文章的立意
(一)追求作文立意的高远与深刻
作文立意的高原与深刻,是立意思想健康、 积极向上的进一步深化。
“高远”是外延,是立意向外展开,所谓 “站得高,看得远”。
“深刻”则是内涵,是立意向深度延展。
-
4
【案例分析1】:
作文题《难忘的第一次》,两篇作文都写第一次打工。 ※第一篇作文结尾: 当我手里攥着刚领到的几张百元大钞时,我心头一阵
事情中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爱,感动而哭; 因为母亲对自己这样好,自己却嫌弃母亲丢 脸的不孝行为,愧疚而哭。
-
9
(二)立意“新颖”的指导与训练
所谓“立意新颖”,就是作文立意要有新 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角度,不能 人云亦云。所谓“立意新颖”,就是立意 要跳出陈旧的框框,“言人之所欲言”, “言人之所未言”。
“知足者常乐”讲的是“快乐就在于满足”的这一做
人的道理,相反,“不知足者常乐”也对,讲的是
“积极进取的快乐”,更新、更有意义。
-
11
顺着这个反向思维的思路,我们可 以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写出很 多有新意的作文:
※对于“不要班门弄斧”的警言,我们可以反写 出“弄斧就到班门”立意;
※对于“避免失败”的常理,我们可以反写出 “感谢失败”、“感谢你,我的敌人”的立意;
-
5
总结:
第一篇文章没有深刻揭示材料本
身所蕴涵的积极意义,所表现的情趣
也比较庸俗,因而立意不高;第二篇
文章则在结尾部分水到渠成地点明题
意,而且体验深刻,情趣健康,富有
积极意义,可谓是画龙点睛,升华了
主题,激活了全篇,立意的深邃使文
章升了格。
-
6
【案例分析2】:作文题《那一次,我哭了》
※同学甲写有一次出于去捅马 蜂窝,结果不小心被马蜂蜇了, 疼痛难忍——那一次,我哭了。
狂喜,我还从来没有拿过这么多钱,这下可够我花一阵 子的了。 ※第二篇作文结尾: 我手里攥着刚领到的工钱,尽管只有几张,可我却感 到沉甸甸的,这是我一个假期的血汗换来的啊!现在我 才深深体会到了爸爸妈妈挣钱供我们读书是多么不容易 啊!我为自己昔日那样大手大脚地花钱感到深深的惭愧; 但同时我的心底也涌出了一份自豪和欣喜——艰苦的劳 动锻炼了我的体魄和意志,我长大了!
作文立意
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 谓之乌合之众。”
这里的“意”,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 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心思想好比是统帅, 材料、词句好比是士兵,没有统帅的士兵是乌合 之众,是打不了胜仗的。”王夫之的话说明:一 篇文章如果没有明确的中心,无论材料多么充足, 遣词造句多么讲究,都算不上好文章。
欣赏资料文章:传递为话题
-
13
佳作欣赏
传递快乐 快乐,犹如一缕阳光,照亮 了人们的心灵;快乐,犹如一汪 清泉,洗净了生活的尘埃;快乐, 犹如一抹春风,吹绿了人们的心 田;快乐,犹如一张张笑脸,让 整个世界更加美好。请让快乐传 递,让幸福出发,让世界充满阳
※对于“开卷有益”的忠告,我们可以反写出 “开卷未必有益”的立意;
※对于“人前人后一个样”的道德准则,我们可 以反写出“人前人后不一样”的高尚立意;
※对于“往事如烟”的常识,我们可以反写出 “往事并不如烟”的立意;
※ 对 于 “ 停 电 ” 不 好- 的 常 识 , 我 们 可 以 反 写12 出
【注意】:不是任何一个正向命题,都可 以反向立意,或者说应该特别谨慎,否则 就可能弄巧成绌。比如:“我们要远离毒 品”,“珍爱生命”等等。
【案例分析】:以《关心》为话题,写一 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下面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采用反向思维 立意,从“不关心与关心”的对比来揭示 “爱幼不尊老”的社会问题。
怎样才能做到立意新颖呢?从两个方面去 探索:
1、反向立意
2、变换角度 (包括变换视角)
-
10
向立意
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正面的说教太多,便形成
了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这
就使人恰恰忽视了事物的另一面。一旦把人们忽视的
另一面揭示出来,就会令人耳目一新。
比如:读书要认真要仔细,这是常理,但是陶渊明提 出“好读书不求甚解”,说明为了看更多的书,快速 浏览就可以,这更有新意、更深刻,还特别符合眼下 网络阅读的习惯。
-
1
一、什么是立意?为什么要强调立意?
立意即确定文章的主旨。主旨在文章
中是核心,是文章中所有思想、材料的
概括和集中体现。“意”就是文章的主
题。它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立意是一
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
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招生考试
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的话题或材料作文,
没有明确的标准,如何立意就显得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