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奶牛牧场建设规划与设计ppt
奶牛牧场建设规划与设计ppt
-
9、牛栏 分为自由卧栏和拴系式牛栏两种。自由卧栏的隔栏结构主
要有悬臂式和带支腿式,一般使用金属材质悬臂式隔栏。 拴系饲养根据拴系方式不同分为链条拴系和颈枷拴系,常 用颈枷拴系,有金属和木制两种。 10、饲槽 奶牛的饲槽通常是固定式通槽,槽的长度与牛床总宽度相 等,饲槽要求坚固、光滑、耐磨、耐酸、便于洗刷。饲槽 剖面多做成月牙形或梯形,一般上口宽:成乳牛和青年牛 50~60厘米;高度:靠近牛头部30 -40厘米、另一侧高5060厘米。如果使用TMR饲料车的,可不设饲槽。 11、水槽 水槽是奶牛场(小区)的重要设施,它的种类很多,各有 优缺点,选用哪一种要根据具体条件而定。水槽应方便排 水、保温和消毒,上口距地面的高度为60~70厘米,槽深 为20~30厘米。
-
第一部分、奶牛牧场的选址
1、选址
(1)原则
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总体规划,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 建设规划等相结合,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2)地势
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地面总体平坦并略 有缓坡,以北高南低,坡度1~3%较为理想,最大不得超过25%。 切不可建在低洼或风口处,以免造成汛期排水及冬季防寒困难。
-
(3)生产区
该区是奶牛场的核心。主要包括牛舍、挤奶厅、人工 授精室等生产性建筑。应建在辅助生产区的下风,粪污处 理、病畜隔离区的上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 室和车辆消毒池。要保证安全、安静。
牛舍应建在生产区的中心,要按泌乳牛舍、干乳牛舍、
产房、犊牛舍、育成前期牛舍、育成后期牛舍顺序排列,
包括与职工生活、经营管理等有关的建筑 物。应建在奶牛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 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
-
(2)辅助生产区
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草料库、
青贮窖和草料加工车间等设施,应建在生
活管理区和生产区之间地势较高处,且离
牛舍要近一些,并相对集中,以兼顾饲料
由场外运入,及日常取料、送料等环节。
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按屋顶结构分为单坡式、 双坡式、钟楼式、圆顶式等;按奶牛在舍内的排 列方式分为单列式、双列式、三列式、四列式等。 牛舍建筑材料和结构要量力选定,砖瓦木结构、 钢筋水泥结构均可。牛舍不宜设北门,所设门窗 数量、大小、位置以牛舍长度和跨度而定。
双坡式牛舍可利用面积大,保温防暑性能好, 工程造价低,经济实用,适合规模奶牛场使用。 因此结合我市实际,建议奶牛牧场应建全封闭、 双坡、双列式牛舍。
8、牛床
牛床应有一定的坡度,坡度以1~1.5%为宜,切忌超过3% 以上;牛床应高出粪沟5厘米左右;有一定厚度的垫料, 沙土、锯末或碎秸秆等均可作为垫料,有条件的也可使用
橡胶垫层或压缩海绵。成乳牛的牛床面积长1.70~2.00米, 宽1.10~1.20米;围产期牛的牛床面积长1.80~2.00米,宽 1.20~1.25米;育成牛的牛床面积长1.60~1.70米,宽0.80~ 1.00米;犊牛的牛床面积长1.00~1.20米,宽0.50~0.70米。
奶牛牧场规划、建设与设计
前言
改革开放30年来,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 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国民膳食结构的重要支柱产 业。在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2009年1月8 日,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生 猪、肉牛、奶牛、家禽产业发展的意见》,省委 九届六次全会提出,用三年时间打一场畜牧业加 快发展攻坚战,建设畜牧业大省的目标。2012年 省政府依据三年攻坚战的成果,又提出了四年提 升计划。为此从2009年起,我市整合各种资源要 素,突出以奶牛为主的重点产业,并提出奶牛场 的建设应适时转型升级,建设牧场,以适应我国 奶业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为放心奶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合理布局,以能够满足奶牛分阶段、分群饲养的要求。为
便于采光和防风,牛舍的排列应采取长轴平行,坐北朝南。
当牛舍超过4栋时,可两行并列配置,前后对齐,布局整
齐。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便防疫和防火;挤
奶厅应靠近泌乳牛舍设置,尽量减少与净道的交叉点,并
便于奶车取奶;生产区污道和净道要严格分开,尽量避免
没有污染、取用方便的地方。
-
(4)土质 沙壤土最理想、沙土较适宜,黏土最不适。沙壤土
土质松软,抗压性和透水性强,吸湿性和导热性小, 毛细管作用弱。雨水和尿液不易聚集,雨后没有硬 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卫生与干燥,有利 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5)气象 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
素的影响。
5、地面
牛舍地面最好是10~20厘米厚的混凝土地面。要求致密坚 实,不打滑,便于清洗消毒。
-
6、门
牛舍门高不低于2米,宽2.2~2.4米,坐北朝南的牛舍,东 西门对着中央通道,百头成年乳牛舍通运动场的门不少于
2~3个。 7、窗
能满足良好的通风换气和采பைடு நூலகம்。南侧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
面积比为1∶10~14。一般窗户宽1.5~3.0米,高1.2~2.4米, 窗台距地面1.2米。北侧窗户面积是南侧的1/3-1/4。
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选择有利 地势。
(6)交通 交通便利,但应离公路、铁路主干线不少于500米。
(7)周边环境 距城镇、学校、村庄等居民聚集点500米以上的下
风处;距有毒害的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屠宰厂、 医院、兽医院、同类饲养场等1500米以上。
-
2、布局
奶牛牧场一般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 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等 功能区。具体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生活管理区
交叉污染。
-
(4)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
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牛处理及 粪污贮存与处理设施。应建在生产区外围 下风地势较低处,并与生产区保持100~300 米以上的间距。粪尿、污水处理区和病畜 隔离区应有单独通道,便于病牛隔离、消 毒和污物处理。
-
四、牛舍
1、牛舍建筑类型 牛舍建筑形式较多,按开放程度分为全开放
(3)水源
水源充足。因为奶牛场每天的用水量很大,产奶牛需水量为80~ 100升/(头·天),干奶牛和后备牛为40~60升/(头·天),犊牛 为20~30升/(头·天),工作人员为20~40升/(人·天)。加上 冲刷清洗等用水,每头奶牛每天用水量约在150升左右。所以在 奶牛场(小区)选址时,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源周围
-
2、基础
应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坚固,防止地基下沉、塌陷和建 筑物发生裂缝倾斜。
3、墙壁
要求坚固结实、抗震、防水、防火,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 热性能,便于清洗和消毒,多采用砖墙并用石灰粉刷。
4、屋顶
能防雨水、风沙侵入,隔绝太阳辐射。要求质轻、坚固耐
用、防水、防火、隔热保温,能抵抗雨雪、强风等外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