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内涵及实践框架材料汇编一、研究背景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内涵及实践框架材料是基于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总结性评估整理出来的。

此次总结性评估是对电大试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价,客观地鉴定试点项目取得的成果,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理、以评促发展。

评估目的是促进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确立教学模式、完善管理规范、提高教学质量, 使其在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化社会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要求通过试点进一步探索总结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电大向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方向发展。

试点是要探索、总结出电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所以把试点对电大发展的作用和效果作为核心指标。

评估核心是检查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已基本形成。

评估重点: 即在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 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及相应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建设的成果。

与中期评估相比,评估观测点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从对试点的认识到试点对电大总体发展的促进; 从试点教学条件的创建到条件的完善和应用; 从试点规章制度建立到实施情况检测和经验推广; 从教学、管理形式的变化到教学与管理模式的确立; 从重视质量保证措施到试点教育最终质量和效果的核查。

二、核心概念的内涵描述和理论框架(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基本框架和实践模型1.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目标+过程与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明确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实现该目标和规格的教育过程●实施该过程的管理和评估制度●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在此基础上,各试点单位依据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思想、理论和特点,为培养面向基层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种媒体资源,结合本地特点创设出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学习方式,通过办学系统对学习过程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和管理,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此培养过程所总结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就应当是适合本地的实践模型。

(以上摘自任为民在总结性评估网上培训会上的讲话)2.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现代开放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使教育对象达到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多种媒体,对远程教育系统及要素进行优化设计,形成的以学生个体化自主学习为主的创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方式。

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建设适应成人在职学习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第二、建立“天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传输系统和应用环境。

第三、构建导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第四、形成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促进学生保持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第五、完善远程开放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 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家确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的指导下, 对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 根据培养目标, 设计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 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质量等) , 反馈到社会, 接受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的评价, 即学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群体是否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教育发展的需要; 反馈到学校自身, 接受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即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否符合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而且, 人才培养结果还必须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予以评价。

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或者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时, 学校必须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培养途径进行调整。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层次第一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即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

在国家的经济体制、科学技术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或者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的时候,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重大的变革, 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它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 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 并对每一个专业, 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重新定位其培养目标、设计其培养规格、制定其培养方案、选择其培养途径。

第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

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 包括类型与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反馈给社会, 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 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不太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候,学校应当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 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 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主要是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的改革, 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

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用原先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 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 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 应当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 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 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

(摘自曾冬梅等《从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外延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 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 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

内涵:特定的教学理念+参照性的教学环境和活动结构+相匹配的教学策略外延: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实践2.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解释教学模式⏹从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角度——按照不同教学目标设计的操作系统⏹从实施教学的角度——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从教与学的角度——规定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活动3.电大教学模式的演进◆统一入学考试+ 班级教学+ 广播电视授课◆免试入学+ “不组班教学” +(卫星电视授课和VBI广播)◆入学测试+自主学习+(卫星电视网+电信网+计算机网)+(协作学习和集中辅导)4.教学模式的几种概括:⏹以课程为单元组织教学模式⏹“滚动式”教学模式⏹小组成员资源互补学习:知识和智能的互补、学习条件互补(贵州)⏹小组协作学习模式: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大作业、实践教学、网上学习(江西)⏹教学-导学-助学-自学模式(辽宁)+互学(新疆)⏹学时配给模式:1⁄3收视、1⁄3辅导、1⁄3自主(四川)⏹五导与五助模式:导观念、学习技术、计划、内容、方法;助学习环境、资源、解惑、互动交流、社会实践(湖北)⏹自主学习模式:时间安排、方法指导、内容分析、媒体使用,包括预习、自学材料、网上辅导、网上自测、作业、课件使用、调查研究(沈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以自主学习系统为特征、多种教学媒体和辅导手段综合应用的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西安交大)⏹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与学的主体模式(中心城市)⏹以卫星电视、音像媒体为主,计算机及网络为辅的教与学的模式(地市以下)⏹以双向视频和视频直播系统为基础的远程课堂模式(贵州、广西、新疆)(摘自孙绿怡副校长的教学模式浅释和相关试点电大研究成果)5.如何改革并构建教学模式1)确立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境界:远程教学→开放学习⏹调整教学关系:教师中心→学生中心⏹更新设计思路:系统论→关系论2)创设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动态组合⏹信息≠知识≠智慧,智慧是什么⏹优质教学资源与网络课程3)强化教学活动结构⏹活动的前提——“自主”独立与协作⏹自主的精髓——“体验”知、情、意、行的亲历⏹结构的核心——“互动”消除误解、支持服务4)设计教学策略⏹策略的作用:消除“教”与“学”之间的“对立性”⏹教学策略:问题型、案例型、实践型、探究型、协作型、个别化型……⏹策略共用原则5)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教学模式的框架要素⏹网络环境——前提⏹自主互动——核心⏹合作探究——互补⏹适时指导——关键⏹有效控制——保证⏹阶段评价——必要6.教学模式构建的完善与优化⏹加强理论性——归纳与演绎⏹提高综合性——过程与主导⏹突出简明性——本质与形式⏹坚持应用性——操作与移植(摘自徐皓关于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认识和思考)(三)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模式是依据教学管理思想和规律形成的教学管理过程比较稳固的管理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

教学管理模式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学管理模式,是基于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依据教育教学规律,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适应个别化自主学习方式的具有现代化和网络化特征,基于多级的系统管理运行,同一的教学质量标准,资源建设的整合与共享,提供多功能学习支持服务,教学全过程质量监控的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模式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开放教育一定要有可控系统●要适应成人的特点,在管理上要有灵活性●管理是服务,要加强服务观念,要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强调服务的同时,不能放松了检查和监督。

(摘自任为民在总结性评估网上培训会上的讲话)(四)运行机制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以及与高等教育系统运行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工作方式。

这种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影响着高等教育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发挥。

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是指高校在较长时期内,在不断发展、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工作运行的原理、策略、程序与制度等。

三、省级电大研究成果摘编(摘自李力《试论教学模式的内涵发掘与理论创新》)(一)上海电大在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并能主动发展的合格‘当班人’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3L”教学模式:根据教学模式内涵和构建的理论要求,上海电大的教学模式具体表述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教育者引导学习为前提、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手段支助学习为基础的‘导学-自学-助学’三维互动教学模式”,简称为“导学-自学-助学”教学模式、“3L教学模式”或“三学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