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季学期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依法执教”和“教研兴校”方针,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大校本教研工作力度,以校本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目的,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把我校的教研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而努力奋斗。
听课人员的听课节数要求:
各类人员听课节数规定:校长每学期不少于30节,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每学期不少于30节,教师间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
听课的具体要求:
1.听课记录本由教导处统一发放,各听课教师应认真填写听课记录的各项要求:教学过程、环节简评、总评以及授课教师、科目、课题、课型、时间等。
2.听课人员对授课教师的讲授内容、授课方式、手段、授课态度,学生听课情况、课堂纪律等应作出记录和评价。
3、听课过程中要虚心学习,尊重他人,遵守课堂规则,不做与听课无关的事。
4、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对参与听课人员做好记录。
5、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时,教研组长、年级主任要组织教师按时参加,并为教研活动作好准备,对无故不参加者,教研组长要作好记录。
6、听课教师的听课记录要作到真实,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按学校绩效考核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7、相互学习,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鼓励30岁以下的教师多听课。
每月不少于4节。
提倡跨学科听课,建议看网络优秀录像课等。
评课的具体要求:
1、教师、教研组长和分管领导必须组织评课。
2、教研组长每月检查一次教师的听课记录,并作好记录向分管领导报告。
3、要严格按评课的程序进行,不能流于形式,各教师要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并认真作好评课记录。
4、认真参与每次评课,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每学期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评课文本稿。
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期初备好整册教材、各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要求。
2、各位老师应按要求在一备的基础上进行详尽的二备,二备至少要有一天的余量。
3、建议课后及时反思,反思要有质量,应立足于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或学生学的角度进行认真的反思,每月至少有四篇有质量的反思。
4、校级研究课执教者将教案按教研组规定时间上交教导处;教研组内的成员应在执教者上课前两天,在年级组内备课,将自己好的点子或建议,与执教者及时交流,以供执教者参考。
其他相关要求:
1、按时参加教研活动,不无故缺席。
听课、评课遵守纪律,不做与教研活动无关的事(如批改作业、看报纸等)。
2、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研读一本与教学相关书籍,每月完成1000字以上的学习笔记,每学期完成5000字以上学习笔记。
3、教研组长负责制定教研组计划,组织安排好每次活动内容,学期结束撰写本组教研组总结。
4、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凡发表及论文获奖,竞赛课获奖,按照校《彭场二小教科研奖励规定》进行奖励。
奖励标准如下:
论文类:省级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50元三等奖100元
市级一等奖100元镇级一等奖80元
市级、镇级二三等奖纳入绩效
竞赛课:省级一等奖800元二等奖500元三等奖300元
市级一等奖300元二等奖200元镇级一等奖80元
市级三等奖、镇级二等奖纳入绩效
备注:各项活动若设有特等奖项的,按当次活动的最高奖项为一等奖,以此类推进行奖励。
5、学校将教学案例研究,课题研究工作以及教学反思,校本培训学习、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等情况纳入教师的工作量化,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的一项重要内容。
每学期进行一次考核,对校本教研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和激励,在同等条件下教研骨干教师可优先评优树模、晋职晋级。
对有教研成果的教师实行重奖。
对不认真参与培训的教师予以批评、教育,并在学期考核中扣相应的分值。